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收視破2,穩居全網第壹,這部劇憑什麽從央視1套火向全國?

收視破2,穩居全網第壹,這部劇憑什麽從央視1套火向全國?

11月29日, 張嘉益 閆妮 主演的新劇 《裝臺》 在央視壹套正式播出了。

這部講述陜西普通市民生活的電視劇壹經播出就從央視火到了全國,短短幾天就收視破2,拿到了第壹,收視率是另壹部熱劇 《大秦賦》 的2倍。

劇中47歲的 刁大順 (張嘉益 飾)帶著壹幫漢子在西安從事舞臺的安裝工作,他們裝臺的有本地秦腔劇團、各色歌舞演出還有壹些婚喪嫁娶表演,在此過程中接觸了壹些形形色色的人和事。

雖然實際上幹的是體力活,可是刁大順卻覺得自己從事的是離藝術最近的工作,他盡職盡責,最終隨秦腔劇團進京演出取得成功。

可是在家庭生活中,刁大順卻有各種煩心事,壹方面兩次婚姻失敗後,遇到了 蔡素芬 (閆妮 飾)抱得美人歸。

另壹方面和前妻所生的女兒 菊花 卻對他的婚姻百般阻撓,除此之外生活中還有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等待他去解決,刁大順在應接不暇中依然活出了生活的滋味。

番茄君壹口氣看了6集,感覺意猶未盡,這部劇的劇裏劇外有太多值得說道的東西要和大家分享了。

1、 改名風波

最近幾個月,很多電影和電視劇都經歷過改名風波,都壹定程度上在票房和收視率上受到了很大影響。

而《裝臺》裏的改名風波更加厲害。

先是演員的改名。

許多人壹看標題就會吐槽,妳是不是把名字打錯了,人家叫 張嘉譯 不是 張嘉益

那是因為“張嘉譯”改名了,熟悉他的觀眾都知道他飽受僵直性脊椎炎的困擾,演戲壹直佝僂著背,有朋友就出了個主意,讓他把名字裏的"譯"字改成"益",以保他身體 健康 ,於是乎,張嘉譯就成了張嘉益。

看來這明星和我們普通人壹樣,也想借著名字討個好彩頭。

接下來是劇名的改名。

相信很多人和我壹樣,第壹次看這個名字是摸不著頭腦的,"裝臺"是什麽意思?

"裝臺"是壹種職業,指的是搭戲臺和舞臺的人,這部劇就是講從事這個職業的人的故事。

《裝臺》 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 陳彥 的同名小說,這個名字帶有壹定的文學性,難怪許多人難以理解。

在拍成電視劇時,主創也考慮到這個問題,這部劇最初的名字叫做 《我待生活如初戀》 ,是不是瞬間好理解多了?

但作為央視壹套黃金時間段播出的電視劇,這樣的名字又顯得太輕浮,所以最後又改回了原名,逼格是有了,但受眾變窄了,導致這部劇在網絡上的知曉度低了很多。

2、 《白鹿原》班底打造

2017年張嘉益主演的電視劇 《白鹿原》 大獲成功,這部劇豆瓣評分8.8分,力壓 《人民的名義》《風箏》 成為當年口碑第壹的好劇。而三年後的這部《裝臺》從各個角度看都和《白鹿原》有相似之處。

兩部劇都是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的作品,雖然壹部是年代劇,壹部是現代劇,壹部充滿史詩感,壹部散發市井氣,但都極具人文關懷與文化內涵。

兩部劇都是講述陜西人民的日常生活,而張嘉益自己就是西安人,拍家鄉的戲肯定更加那得心應手,在《白鹿原》中,他不僅是主演還是制片人,堪稱頭號工程;而到了《裝臺》中,他在演出之余還擔任了美術總監,也是臺前幕後雙管齊下。

《白鹿原》中的幾個演員,如張嘉益、秦海璐、孫浩等人加盟了《裝臺》的拍攝,保證了這部新劇的質量。

《白鹿原》中因為有 何冰、劉佩琦 這樣的戲骨壓陣保證了整部劇的質量,而《裝臺》的陣容也不容小覷——主演女主角的 閆妮 也是土生土長的西安人,而 宋丹丹 的加盟也讓人驚喜萬分。

總之這部劇看壹眼卡司陣容,基本就穩了。

3、 三大成功秘訣

在我看來這部劇能大獲成功的原因有三點: 原生態、接地氣和幽默感。

《裝臺》壹開篇就讓我們領略到了原生態的陜北風,從片頭陜西話的片頭曲,到劇中韻味十足的陜北方言,還有不斷湧現的陜西 美食 ,都瞬間能把觀眾拉進西安的熱鬧街巷裏。而局中人就生活在西安的城中村,透過他們的視角我們能領略古城西安別樣的風情。

本劇的人們幹著體力活,卻自詡為藝術家,劇中安排他們合作的是秦腔劇團,是壹種已經沒落的劇中,作者綿裏藏刀,暗示這些裝臺的人不過是隨時可能會被淘汰的"邊緣人物"。

不過小人物也有大歡樂,他們這種"盲目樂觀"和"窮開心"的心態讓人會心壹笑,劇中人物各個有血有肉,刁順子、大雀兒、猴子、轉轉、麻刀、墩墩、八叔…每個小人物都能寫壹部人物列傳。

八叔替自己小狗出氣,追流浪狗追了幾條街,留下了疤痕,最後八叔變疤叔;鐵扣老婆以丹麥人自居;燈光設計師在劇場門口撐把傘擺出壹出講究人的架勢;而大雀因為娶了兩個老婆,別人叫他大雀,"大雀"就是"大鳥"的意思,很難相信央視竟然允許這麽葷的段子出現在電視劇裏。

這幫人熱情善良,卻也有小市民的猥瑣與市儈,比如:他們看俄羅斯姑娘跳舞,目光齊刷刷看著白花花的大腿。他們還捉弄順子哥,讓他從高處跌落下來,然後哄堂大笑。

張嘉益在《裝臺》裏,真正找到了自己最舒服的表演方式,他佝僂著背,頭發裏摻雜著白發,壹個普通中年人的形象就這麽樹立起來了。

在劇團,大順是個熱心腸老大哥,時時刻刻關照著別人。

他常常請大家喝汽水,用這樣的小恩小惠拉攏人心;他排隊時有意讓外國女演員先領飯,吃飯後三言兩語把小弟們的工作安排妥當。

最讓人感動的是他為大家討要工資,劇團的鐵扣主任為大家攬了活兒,卻不發工資,大順嘴上卻大家不要惹是生非,自己卻卷起鋪蓋卷搬到了鐵扣家,用這種最不體面的方式為兄弟們討工資。

可大順也不是完人,他名字裏帶個"順" ,可生活中也是磕磕絆絆。

他第壹個老婆,剛結婚生下女兒沒多久就跟人跑路了。

第二個老婆,剛結婚沒多久就去世了。

第三個老婆蔡素芬,是他騎車撞了人家,把人家騙到家裏,用酒精給人搓腳,搓著搓著就好上了,得勝後的大順還在小弟面前吹噓自己抱得美人歸。

可這邊娶了嬌妻,那邊女兒刁菊花回來後卻不接受這個後媽,各種鬧事,刁大順也在平衡母女關系中苦苦掙紮。

《裝臺》中的人物其實都在很辛苦的生活,但他們用壹種幽默的心態消解了生活的不幸,用李宗盛的壹句歌詞形容就是 "嬉皮笑臉面對人生的難。",這是壹種可貴的品質。

4、 劇中壹個角色堪比林有有

要說今年最讓人討厭的角色,非《三十而已》裏的林有有了。

《裝臺》裏也有個堪比林有有的角色,那就是刁大順的女兒刁菊花,在劇中她無惡不作。

因為不滿父親和蔡素芬的婚姻。她百般刁難,在家啃老還對爹媽出言不遜。

大順辛苦掙的工錢,被她拿去揮霍,壹住就是大幾百的星級賓館,為治療壹只小狗,壹花就是上千元。

她還詆毀父親當年家暴母親,對於後媽也是置之不理。

刁菊花這個角色太惹人厭,以至於很多人因為她而棄劇。

不過原著小說裏,這個角色更加變態,她滿嘴臟話,和別人打架,扇後媽耳光,還剝了小狗的皮,是個反 社會 人格的女瘋子,電視劇裏已經是弱化處理了。

這個極端的角色壹方面讓電視劇的戲劇沖突更強烈,壹方面也引起很多人的不適,算是有得有失吧。

5、 刪減是本劇最大遺憾

本劇最大的遺憾就是刪減,劇中很多植入廣告刪得壹幹二凈,而方言俚語也經過了提純,少了壹些滋味。

原版小說的內核十分悲涼,但拍成電視劇後要反映積極向上的內容,導致劇中很多情節刪除,刁菊花的惡被柔化,最終42集的劇刪減到了33集,導致情節不連貫,很多地方需要靠蹩腳的旁白來填充,也破壞了整部劇的完整性。

但不論如何,《裝臺》都是壹部值得壹看的品質好劇,經歷改名風波、刪改風波後,它的豆瓣評分依然穩定在了8.4分,足見這部劇的質量有多硬。

最近,遭遇劇荒的朋友不妨看壹看這部《裝臺》吧。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忍者愛吃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