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晉疆美食的再度現身——羊肉燜餅

晉疆美食的再度現身——羊肉燜餅

羊肉燜餅子是新疆美食家族的壹個成員,在昌吉州東三縣非常流行,據說有人曾經以紀大煙袋為虎皮,企圖將他的起源納入新疆的原產。其實羊肉燜餅子應該是山西的特色美食和遊牧文明的結合體,畢竟只有三晉人民燦爛的農耕文明才能真正造就出厚重的飲食文化。這絕對不是我的妄自菲薄,就從新疆各種美食均起源於交通要道就可以得知新疆的美食大多來自於借鑒發展。

羊肉燜餅子以其獨特的味道和便捷深受各族人民群眾的喜愛,在邊城許多餐館也有經營,但是壹直沒有非常火爆的市場行情,我估計應該是不適合出現在酒桌上的原因吧。畢竟喝酒需要很長的時間,而紅燒羊肉和被油膩湯汁浸透的薄餅涼了以後是難以下咽的,但這並不妨礙我對它的偏愛。

需要說明壹點的是,山西原產的羊肉燜餅有些類似河北燜餅的做法,就是將餅子烙熟後放入炒好的羊肉中燜熟後出鍋了。這種繁雜的做法並不適應遊牧民族簡潔的廚藝,所以全新的做法就應運而生了。將羊骨頭剁成小塊以紅燒的方式處理後,將面團搟成壹張張薄餅(也有用手抻的,不過那可真的需要技術),壹層層的覆蓋在羊肉上面。大概燜煮壹個小時後,將餅子切塊覆蓋在羊肉上面就可以上桌了。吸收了湯汁的餅子薄如紙張,味道簡直是好到沒有朋友了。

記得我第壹次吃羊肉燜餅子時,碰到的是壹個“山寨版”的。那壹年我十七八歲的樣子,在壹個漢化的回族人家做客時,他采用清燉羊肉的方式,在肉上面覆蓋了厚厚的壹層層的薄餅,確實也是感覺味道好極了,並對此壹直念念不忘。後來有機會到昌吉的壹個朋友那裏,向他提出要吃羊肉燜餅子的要求。並全程參觀了他的手藝,結果自然是讓我大吃壹驚,原來正宗的做法是這樣子的。關鍵是在和面的時候,他采用是半燙面的手法,也就是用紅燒羊肉的湯汁燙熟壹半的面粉,在另壹半加入涼水後和勻醒面後搟至而成。據他介紹的訣竅壹定是要將餅子全部覆蓋在鍋中不留壹點空隙,只是在餅胚上戳上幾個小洞便於滾開的湯汁滲透,確保味道不散,這才叫羊肉封餅子。

味道鮮美的羊肉燜餅子之所以沒有得到廣泛的流行最大的原因可能也就是制作的時間過於長久了,反正是我在市場上品嘗的基本上都是現將餅子蒸或烙熟後在和紅燒羊肉混在壹起,那種幹紮紮的感覺確實令人心中不爽。所以如果妳真的想品嘗這道美味的菜肴也只能自己動手或者去請行家出手了。

其實羊肉燜餅子還有壹種做法,迄今為止我只在嶽母家中品嘗過。她采用的發面餅的手法,用酵面將面團發好後,將制成的多層蒸餅平鋪在擺上大塊土豆的紅燒羊肉上面,慢火蒸制而成。松軟的發面蒸餅吸收了濃濃的湯汁,比羊肉的受歡迎程度要高了很多。後來我也自己摸索著做了幾回,或許是沒有大鐵鍋和柴火的原因吧,味道總是有些不足,不過也極其受到客人們的贊揚。大家在哄搶完軟軟的面餅後,紛紛表示第壹次吃到這樣的做法,但絕對比市面上的死面餅子要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