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什麽叫吃九大碗 九大碗的來歷

什麽叫吃九大碗 九大碗的來歷

 永川松溉古鎮,歷史上素有“小山城”之美稱,承載了厚重的人文遺存和獨特的碼頭文化。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其代表性美食不得不提及“九大碗”。

 九大碗民間說法不壹,古代農耕文化時期,風調雨順之年帶來農事豐收。各家各戶就會殺豬慶賀,喜歡用九個鬥碗盛滿大肉,斟上粗酒,大家圍坐壹起談天說地暢享其樂。壹說九大碗是客家人款待遊子榮歸故裏的傳統佳肴。無論咋說,九大碗已經廣泛用於慶節祈年、賀喜禳災、祭祖吊喪活動。沿襲至今,這項民俗有增無減,特別風行永川南部壹帶。

 巴渝人視“九”為吉數,深深信仰九九鴻福,九九長壽、九子登科等儒家思想。九大碗數量不能任意改變,絕不可設八大碗或十大碗。

 制作九大碗當首選本土肥豬、土雞鴨、長江跳魚。配料也多用松溉自家出產的調味佐料。傳統菜是:頭碗大菜、排骨酥肉湯、幹鹽豇豆土雞湯、甜酸鯽魚、香糯豬肘、酸蘿蔔鴨湯、夾沙肉、荷包蛋、燒白。民間有壹首流傳久遠的《九碗歌》,歌曰:

 主人請我吃晌午,九碗擺得勝姑蘇;

 頭碗魚肝炒魚肚,二碗仔雞燉貝母;

 三碗鯉魚燕窩焯,四碗豬肉燜豆腐;

 五碗金鉤勾點醋,六碗金錢吊葫蘆;

 七碗蹄膀有砣數,八碗肥肉火巴嚕嚕;

 九碗清湯把口漱,酒足飯飽壹身舒。

 九九重陽節吃九大碗,相傳是為了紀念松溉人之先祖,南宋宋高宗恩師陳鵬飛(字少南),陳與蘇東坡、張子昭同被譽為宋代註經三傑,人稱“陳夫子”。為官時與奸臣秦檜政事不和,常遭秦排斥暗算,於是憤然辭官返鄉,在松溉設館教學,傳授儒家禮義仁愛之道,廣受敬仰,直到69歲離世。重陽節因儒家陰陽觀,民間有六陰九陽之說。九為陽數,故重九亦稱重陽。又恰好吻合陳夫子卒年。這天,松溉鄉民會自發到夫子墓祭掃,同時召開家族會強調族規民則。擺開九大碗席首敬先祖,然後鄉民盡興舉箸端杯,年年如是歷久不衰。

 民國27年(1938),主張婦女獨立自由的宋美齡,發起新生活運動總會婦女指導委員會,在四川設立紡織試驗區,建起松溉新運紡紗廠。廣招500余女工就業,她們壹邊生產壹邊掃盲,出廠的布匹、毛巾、紗布、藥棉、線毯支援前方抗戰,余下投放市場。壹年後,身在南京的宋美齡時時牽掛紡紗廠,決意視察。1939年7月18日,宋美齡上穿藏青底白花綾綢旗袍,下著長筒緊腿 *** ,腕挎法式弧皮女包,乘坐水上飛機抵達長江上遊北岸,在軍警的嚴密護衛下,沿紅色地毯走進松溉。中午,鄉公所負責人潘道昌特聘名廚劉二師掌勺,烹調九大碗款待夫人及隨行人員。夫人養生喜好清淡飲食,劉廚特別挑選長江上等江團,精心制作了魚糕、魚丸和魚羹,細嫩酥軟,甜而不膩。她還熱情地向記者和外國友人碗裏夾菜,連說,嘗嘗中國菜,口味如何?回頭對鄉裏人贊不絕口:“松溉九大碗、江團魚糕,果然名不虛傳。”

 幾番風雨幾度春秋,2010年春,永川迎來央視《歡樂中國行·魅力永川》劇組。特別安排松溉九大碗在繽紛的大舞臺上擺開籠竈,現場表演。名嘴董卿以主人身份邀請李玟上臺,董卿先自品嘗,然後夾壹塊魚糕餵給李玟,問其感受,久在國外生活的李玟竟用重慶話答:“巴適,安逸得很﹗”瞬間引來滿場掌聲。松溉九大碗名聲遠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