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何以渡清歡,池魚思故淵是什麽意思

何以渡清歡,池魚思故淵是什麽意思

何以渡清歡,池魚思故淵的意思是:怎麽樣才能在平淡日子裏找到歡樂呢?池塘裏的魚想念著以前生活著的淵潭。

1、這句話想要表達的是,人跟魚壹樣,想要在過往習慣了的地方生活,如果日子平淡也過得心甘情願。

2、在古代詩詞中,並沒有這個句子,其中“清歡”壹詞,最出名的是蘇軾的《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中的“人間有味是清歡”。“池魚思故淵”則是出自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壹》中“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3、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

作者:蘇軾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 譯文

細雨斜風天氣微寒。淡淡的煙霧,灘邊稀疏的柳樹似乎在向剛放晴後的沙灘獻媚。眼前入淮清洛,亦仿佛漸流漸見廣遠無際。乳色鮮白的好茶伴著新鮮的野菜。人間真正有味道的還是清淡的歡愉。

4、歸園田居·其壹

作者: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壹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歸園田居·其壹》譯文

少小時就沒有隨俗氣韻,自己的天性是熱愛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羅網,轉眼間離田園已十余年。

籠中鳥常依戀往日山林,池裏魚向往著從前深淵。

我願在南野際開墾荒地,保持著拙樸性歸耕田園。

繞房宅方圓有十余畝地,還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間。

榆柳樹蔭蓋著房屋後檐,爭春的桃與李列滿院前。

遠處的鄰村舍依稀可見,村落裏飄蕩著裊裊炊煙。

深巷中傳來了幾聲狗吠,桑樹頂有雄雞不停啼喚。

庭院內沒有那塵雜幹擾,靜室裏有的是安適悠閑。

久困於樊籠裏毫無自由,我今日總算又歸返林山。

擴展資料:

相關詩詞創作背景及名家點評

1、《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

這首紀遊詞,是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蘇軾在赴汝州(今河南汝縣)任團練使途中,路經泗州(今安徽泗縣)時,與泗州劉倩叔同遊南山時所作。

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劉石的評價:這首詞,雨細,風斜,寒小,煙淡,柳疏,歡清,正體現婉約詞文小、質輕、境隱的特點,可知被作為豪放代表的東坡詞原有多樣的面目。不過此詞較之於其他婉約詞還是有區別的,它寫野外的景色,野外的午餐,野外的心情,在婉約的基調中更摻進了幾分晴朗、明媚的色彩。所以能夠如此,是因為時節雖屬寒冬,作者心裏已充盈著燦爛的春天。

2、《歸園田居·其壹》

陶淵明從二十九歲起開始出仕,任官十三年,壹直厭惡官場,向往田園。他在義熙元年(405年)四十壹歲時,最後壹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澤縣令即辭官回家。以後再也沒有出來做官。歸來後,作《歸園田居》詩壹組。

清代方東樹《昭昧詹言》:“此五詩衣被後來,各大家無不受其孕育者,當與爾哉!”

近代梁啟超《陶淵明之文藝及品格》:“《歸園田居》只是把他的實歷感寫出來,便成為最親切有味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