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不吃零食的孩子失去的不僅是快樂,還會有哪些變化呢?

不吃零食的孩子失去的不僅是快樂,還會有哪些變化呢?

零食,是孩子們的快樂源泉,但有不少家長卻視之為洪水猛獸。無法想象沒有零食的童年會是什麽樣,但有些孩子確實壹直被家長禁止吃零食。

誠然不吃零食的孩子身體素質可能更健康,但這項行為帶給孩子的心理影響同樣不可小覷。

從小不被允許吃零食,長大真的會更健康?

大概十年前我第壹次去表叔家串門,我特意買了兩大包高檔零食給小表妹做禮物。

沒想到嬸子執意讓我拿走,說她家孩子從小不給吃零食。

小茗茗眼巴巴地看著,而我也很尷尬。直到去年過年我才再次見到茗茗,與幾年前相比,眼前的茗茗判若兩人。

壹米七的身高倒是很高挑,只是未免太胖了些,看起來完全不像個花季少女。

原來,自從上了寄宿高中,茗茗在同學的影響下開始偷偷吃零食。

小食品、辣條、可樂......茗茗就像沖出牢籠的鳥,

對父母也不像之前那麽言聽計從,偶爾吵架還會奪門而去。

表嬸對茗茗的變化痛心疾首,她很後悔在小時候壓抑孩子的天性,導致現在叛逆得這麽厲害。

垃圾食品?應該遠離孩子?完全戒斷不是好事

很多人對不給孩子吃零食的行為不能理解,然而確實有很多父母認為那些都是

垃圾食品?應該遠離孩子。

比如說油炸食品會讓孩子早熟,添加劑不益於孩子健康,吃糖會壞牙齒等等,如果從壹開始不給孩子吃,養成習慣就好了。

但是對孩子來說,完全戒斷零食並不是什麽好事。

不被允許吃零食,孩子失去的不僅是快樂

1. 在同伴中格格不入

我們雖然都知道多吃零食不好,但實際上孩子吃零食才是正常狀態。

在寶寶上幼兒園有了自己的朋友以後,

即使同伴不會嘲笑他,他自己也會產生自卑感,同時非常羨慕有零食吃的小朋友,在心裏對父母產生埋怨和不滿。

2. 影響心理健康

壹個從小被禁止吃零食的孩子,壹定是每天被這樣的命令環繞:?不許吃,妳吃不了。?不行,妳只可以吃這些。?

長期被拒絕被否定,也沒有嘗試新食物的機會,會讓孩子喪失主動性,不願接觸新鮮事物。

3. 長大後報復性補償

營養學家張怡筠認為,吃零食的行為過程中除了美食帶來的愉悅感,嘴巴與食物接觸時同樣能給大腦中樞傳遞信息,產生令人興奮的多巴胺。

零食對味蕾的刺激是美好的、無法讓人拒絕的體驗,吃到美味的食物是壹種滿足感。壹旦孩子脫離了父母掌控,很難有堅持不吃零食的自控能力。

中國家庭教育指導師林高龍指出,孩子小時候沒有力量反抗外在壓力,但會無意識或有意識地進行家長不認可的行為,尤其是在青春期會形成壹種爆發式的力量。

如果不是因身體健康原因不能吃零食,在他求學、外出等沒有約束的情況下,

往往會進行報復性補償大量吃零食,對身體也會造成壹定負擔。

給孩子吃零食,可以參考以下原則

1. 註意食品衛生和營養

休閑食品生產行業為適應市場需求,自2015年起開始逐步轉型,低熱量、低脂、低糖食品是今後新品開發的主流產品。

並不是所有零食都是?洪水猛獸?,壹些幹果類、奶制品、水果制品都是營養豐富對孩子身體有益的零食。父母可以為孩子做壹個甄別,選擇安全又營養的品類。

2.控制孩子吃零食的量和時間

為了保護孩子的牙齒和身體健康,家長可以對孩子吃零食的行為適當幹預。比如不在飯前吃,不能無節制地吃,養成良好吃零食習慣。

3. 為孩子灌輸正確的零食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