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誠誠愛美食

誠誠愛美食

1,容縣郎水紅菇

2002年,玉林在“名、新、奇”產品博覽會上獲得食用菌評定優質產品壹等獎。“蘑菇雞湯”於2004年被評為玉林市“十大名菜”之壹。它被稱為“蘑菇之王”。野生蘑菇產量不高,屬於珍稀野生食用菌。

2.梧州龜苓膏

梧州龜苓膏距今已有2000年的歷史,說它是廣西梧州人發明的也不為過。

據考察,龜苓膏的產地在梧州,梧州古稱蒼梧縣。公元3世紀(三國時期),蜀漢皇帝劉備去世,南方郡縣的當地人趁機發動了叛亂。蜀國丞相諸葛亮親自平定亂局。諸葛亮南下時駐紮在蒼梧縣。當時蜀軍的士兵大多是北方人。剛到南方時,他們大多上吐下瀉,嚴重影響了戰鬥力。諸葛亮急了,急忙向當地百姓打聽。當地人說梧州的氣候濕熱多霧(古代稱為瘴氣),所以他們提供了壹個用當地特產甲魚和土茯苓煮湯的妙方。諸葛亮讓軍士試了試,效果神效,大多數士兵都痊愈了。

這個典故在正史中沒有記載,應該是杜撰的。然而,梧州氣候炎熱潮濕多霧是真的,龜苓膏是梧州民間傳統藥膳也是真的,梧州是龜苓膏的原產地。早在上世紀40年代,梧州就有了龜苓膏的生產經營。

據調查,它是由廣西梧州市第三制藥廠(梧州雙錢公司的前身)飲料部於20世紀70年代末開發的。可以說梧州雙錢牌龜苓膏是梧州最正宗的。

龜苓膏能促進新陳代謝、清熱降火、潤肺止咳,還能美容養顏、滋陰補腎。患有喉嚨痛、痔瘡、痱子和便秘等疾病時,食用它也可以起到壹定的改善作用。現代營養學研究發現,龜苓膏含有多種活性多糖和氨基酸,具有低熱量、低脂肪和低膽固醇的特點,可以調節血脂和血糖,以及人們不可缺少的壹些東西。

3.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的傳說已經傳了很多年,沒有人清楚地知道它,也很少有人研究它。傳說秦始皇派石魯帶領民工挖掘靈渠,靈渠完工。秦始皇在宰相李斯的陪同下微服遊覽了桂林山水。秦始皇有壹個愛好,他喜歡喝鯉魚須和魚肚酒。當我來到漓江時,我看到,哇,漓江裏的鯉魚可以用手抓住,於是秦始皇讓船夫趕緊弄來很多魚,並給了很多錢。我不知道炒壹碗飯需要多少條鯉魚。秦始皇在漓江上遊呆了半個月,殺死了數千條鯉魚。鯉魚王跳進漓江,發誓要把秦始皇的遊船翻過來,讓他去死!河伯知道這個警告,他說皇帝的事情不應該亂來,所以妳應該迅速找到另壹種方法。鯉魚王急中生智,用大米做了魚須(米粉)和魚肚(粉末)。秦始皇吃了它,驚嘆不已。從此,桂林米粉問世。

傳奇歸傳奇。桂林米粉是由哪壹種制成的?原來,秦王嬴政為了統壹中國,派屠睢率領50萬大軍前往南越,然後派石魯帶領民工挖掘靈渠,溝通湘江和漓江,解決交通問題。南越少數民族英勇頑強,不服秦王。秦軍三年都無法擺脫盔甲,而且他的武器從未離開過他的手,這表明了戰鬥的激烈。由於南越地處山區,交通不便,秦軍水土不服,食物供應困難,大量士兵經常挨餓和生病。這些西北士兵生來就是吃小麥粉長大的。西北拉面、刀削面、羊雜湯饃饃都是他們的美食。現在他們遠離故土,在南方作戰,山高水深,糧食運不到。人們不可能空腹行軍打仗,只能就地征糧,解決糧食最重要的問題。

但是南方盛產水稻,卻不種小麥,這叫壹方水土養壹方人。

4、藤縣生魚

藤縣的生魚非常有名。在藤縣,如果有人用生魚招待客人,這意味著他把妳當作貴賓,而不是每個人都吃生魚。如果壹個家庭做生魚,只要他們知道如何吃生魚,他們就不用打電話,每個知道的人都會嘗壹嘗。在廣東,壹般是老鄉聚會,會吃壹頓魚。如果是其他東西的食物,壹點也不吸引人,有時候人都不來。如果有魚可以生吃,每個知道的人都會來。

5.柳州螺螄粉

螺螄粉也叫螺螄粉。

螺螄粉是廣西柳州的著名小吃,具有酸、辣、鮮、涼、辣的獨特風味,居柳州風味小吃之首。它由柳州特有的軟滑爽口的米粉制成,再加上酸筍、木耳、花生、油炸腐竹、黃花菜等配料,鮮嫩的蔬菜,豐富而適中的酸辣口味,以及更多的煮螺螄湯》》gt;。廣西柳州的著名小吃,以其酸、辣、鮮、爽、燙的獨特風味,在柳州風味小吃中名列前茅。它是由柳州特有的軟滑爽口的米粉、酸筍、木耳、花生、炒腐竹、黃花菜、新鮮蔬菜等食材,以及濃郁適中的酸辣風味和水煮螺螄湯組成。由於蝸牛湯的奇特和美味,人們可以吃壹會兒。

柳州的螺螄粉遠近聞名,中國獨壹無二。螺螄粉具有酸、辣、鮮、涼、熱的獨特風味,在柳州風味小吃中名列前茅。它是由柳州特有的軟滑爽口的米粉(像牙簽壹樣粗的圓形粉絲)制成的。

螺螄粉是柳州最有名、最受歡迎的小吃米粉。據說很久以前,柳州人吃螺螄的方式只有壹種。除了壹些配菜,很少有人添加其他東西。後來有個開螺螄店的老板突發奇想,用蔬菜煮螺螄,然後逐漸加入粉絲(現在加米粉),沒想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大家吃了之後都覺得很好吃,附近的商店也紛紛效仿。螺螄粉在1984左右開始流行。

柳州盛產螺螄,愛吃螺螄。柳州人吃螺螄粉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當他們回到家鄉時,他們總是在第壹時間尋找壹碗螺螄粉來擺脫思鄉之情。

6.梧州裹雞

“紙包雞”,顧名思義,就是用紙包著主料油炸而成。這是壹種用紙油炸的烹飪方法,制作獨特。菜肴能保持雞肉鮮嫩,調味濃,香味特別。梧州紙包雞色澤金黃,香味誘人。它吃起來甜、滑、甜、軟,吃後在牙齒和臉頰上留下香味。原汁原味,肉嫩骨脆,香氣四溢,鮮美適口。它由純三黃雞制成,切成塊,調味,用紙包裹並浸泡在花生油中。因此氣味清香、鮮甜,制作工藝獨特,享譽國內外。梧州裹雞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由民國初梧州國營餐館環翠樓的廚師關良創立。起初,紙包雞僅限於招待達官貴人。後來,壹家著名餐館粵西樓的老板花了壹大筆錢聘請廚師關良。這道菜經常用於政府和臺灣舉辦的宴會。它又嫩又滑又脆,贏得了客人的贊賞。從那時起,紙包雞就以其獨特的制作方法而聞名。從那時起,紙包雞的美味被普通人品嘗到,並在廣西、廣東、香港和澳門以及東南亞各地日益聞名。100年來,經過廚師選材、配料和烹飪方法的不斷發展和改進,風味變得更加美麗。據說,粵軍將領陳曾派專機從綏棱來武品嘗這種美味。紙包雞是壹道名菜,代代相傳,現已成為梧州的傳統名菜。來到梧州的國內外遊客和商人都把品嘗紙包雞視為壹大樂事。1985年,梧州裹雞入選風情電視紀錄片《中華壹絕》拍攝。

7.南寧老友粉

南寧老友粉是百年美食。據說壹位老人每天都去周吉茶館喝茶。有壹天,他因為感冒沒有去茶館。周吉的老板用香蒜末、豆豉、辣椒、酸筍、牛肉末和辣椒煮了壹碗熱米粉,並送給了他的老朋友。老人吃完後出了壹身汗,癥狀有所緩解,因此得了“老友粉”之名。老友粉食品的開胃和驅寒很受食客的歡迎,並持續很長時間。如今,它已成為南寧的標誌性小吃,無論是本地市民還是外地遊客都喜歡品嘗。老友粉是南寧必吃的美食之壹,由百年小吃老友面演變而來。它是南寧小吃的金字招牌,味道鮮辣,湯汁香濃,開胃散寒,深受食客好評,經久不衰。在南寧到處都可以品嘗到正宗的老友粉,街上的老友粉價格在5元左右,物美價廉,經常讓人大汗淋漓,麻辣鮮香。

8.岑溪三黃雞

岑溪三黃雞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名雞,是廣西歷史四大名雞之壹。這只雞被壹只野雞馴化了很長時間。1977年,廣西外貿系統對靈山16肉雞品種進行統壹加工和實地品嘗鑒定,最終品酒師認為岑溪三黃雞肉質最佳。1993年,廣西外貿系統邀請在香港九龍有數十年家禽經營經驗的客商對省內供港的16活雞品種外觀進行評估。商人們壹致認為岑溪三黃雞和和縣新都雞是最好的品種。同年在北京國家出口商品生產基地建設成果展中展出,受到對外經濟貿易部領導的表揚和稱贊,並向岑溪市人民政府頒發了榮譽證書。為了全面發展這壹優秀地方品種,岑溪市外貿雞場從1983選育出岑溪三黃雞,並從1987開始,連續7年嚴格系統選育。經過系統選育的岑溪三黃雞,充分保留了體型、外貌和肉質的經典特征,是廣西唯壹經過系統選育的地方雞種。目前,岑溪市外貿養雞場將精選的岑溪三黃雞放在果園、林區和山區放牧,用傳統飼料餵養。肉雞保持了傳統雞的特性,是制作白切雞的最佳品種,受到廣州十大名廚白天鵝賓館中廚主任莊先生的稱贊。

9.廣西少數民族特色食品——莊佳五色糯米飯

五色糯米飯是壯族地區的傳統小吃。因糯米有黑、紅、黃、白、紫五色而得名,又稱“黑米”。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或清明節,廣西各族人民普遍制作五色糯米飯。壯族非常喜愛五色糯米飯,認為五色糯米飯是吉祥和豐收的象征。

10.廣西少數民族名菜之壹——苗族竹板魚

麗江加繆竹板魚

食材:漓江鰱魚1 450克,姜、蔥、蒜、紫蘇葉、假枯葉、米椒少許,鮮竹葉4片,鮮竹板2塊。

調料:鹽、胡椒粉(眼疾患者不宜食用,可用桂林三寶豆腐代替)、味精、香油、金珍牌精選醬油、料酒。

方法:

(1)紫蘇葉、假籮葉、米椒洗凈,切成米粒,竹葉、竹板洗凈。鳀魚的脊骨去除後,用姜、蔥、蒜、紫蘇、假雞胗、米椒和調味料腌制2小時。

(2)用竹板在裏面放上兩片大竹葉,然後放入鰱魚,鋪上竹葉,再放上另壹塊竹板將其夾住並用竹簽紮牢,放入烤盤中,用烤箱烘烤,取出竹板放入盤中。

特點:烹飪獨特,家鄉味濃,魚肉嫩滑,香氣濃郁,味道鮮濃。

制作關鍵:鳀魚必須新鮮腌制,竹葉和竹板必須新鮮翠綠,夾緊牢固,烘烤溫度要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