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湖南小年的美食有哪些

湖南小年的美食有哪些

湖南在我國的中南部,對於喜歡看綜藝節目的同學們來說,湖南臺就是假期絕配。在寒假期間,大家幾乎可以壹整天不換臺,因為湖南臺的節目實在太適合假期,各個節日的晚會也格外精彩。寒假的時候我們會先過小年,小年夜也會有特別的食物和習俗。湖南過小年都會吃什麽?湖南美食向來出名,下面就來看看湖南小年的美食有哪些吧。

1、香喝辣團年肘子湖南人熱衷放鞭炮,據說這是因為瀏陽鞭炮是湖南的特產之壹,當年開國大典上燃放的便是瀏陽鞭炮。基於此,湖南過年時簡直就是滿城響聲震耳。

壹條1公斤的大鯉魚,壹個3公斤左右的大肘子——這是湖南地區過年的必備年菜,俗稱“團年魚”和“團年肘子”,而“團年”,顧名思義,也就是“團團圓圓又壹年,辭舊歲迎新年”之意。湘人嗜辣,在民間,基本上家家戶戶門口都掛著幾串風幹紅辣椒,方便主人每餐烹飪時,好灑上幾個辣椒,滿足味蕾對“辣”的需求。而這也同樣延續到了農歷新年的飯桌上。他們說,這是吃香喝辣過好年。年夜飯,吃的便是個吉祥如意,即要能反映出家裏過去壹年的喜人收成,又要為來年卯足幹勁,因此飯桌上的菜,越大個、越豐盛、越吉利,在湘南等傳統風俗習慣較為保留的地區尤為盛行。

以“團年肘子”為例,3公斤大小的肘子,放到桌上絕對是個龐然大物,壹般都吃不完,但這沒關系,端上桌,取的便是個好彩頭——湖南當地人管這叫做“扯皮有勁”,意為“過去的不開心都結束了,要迎來的是有壹個新年,要脫胎換骨從新開始”,所以年夜飯桌上,大多數家庭都是“意思”壹下,動動筷子甚至純當擺設。然後,過了除夕夜,在正月裏把這個大肘子慢慢消滅掉。就做法而言,湘菜裏的這道過年菜“團年肘子”,融合了“鹵”和“蒸”的烹飪方法,先把大肘子放在由醬油、鹽、香料等配料調成的鹵水中進行浸泡,過幾個小時後,拿進蒸籠,以大火隔水蒸至酥爛。這道年菜,最大的特色便在於,蒸好後,要澆上大量的剛在熱油中爆炒過的湖南當地紅辣椒,火紅的色澤和鮮香的麻辣味,不禁讓人垂涎。

2、椒滿盆紅紅火火肘子之外,除夕夜還壹定會吃雞、肉、魚等,而且得是大魚大肉。雞要整只清燉,順便加些黨參、枸杞、天麻之類的藥材,要選公雞,燉好後把雞頭立起來放;魚蒸好後再在上面撒滿紅紅的辣椒,而且三十晚上的魚千萬不要吃完,要留到初壹再吃,象征著年年有余、五谷豐登,辣椒當然代表的就是紅紅火火了;有的家裏還會出現雞爪子,名為“抓錢爪”,意味著明年招財進寶,此外還有當地日漸盛行的大羊肉火鍋,圖的便是個熱鬧;至於涼菜、炒菜和點心,特色其實已經並不明顯了。

涼菜和燒菜,脫不了的還是個“辣”字:拿紅辣椒和剁辣椒炒臘肉、臘腸、圓子、臘牛肉,拿香菜和辣椒拌臘魚肉、豬耳朵,再加上幾種蔬菜——必有青菜,寓意全家人新年和和氣氣,事業欣欣向榮。這滿滿當當地拼成壹桌,湖南人的年夜飯也就準備得差不多了。

3、主食米飯加甜酒另外,這邊同樣沒有吃餃子的風俗習慣,拿米飯當主食,而喝的是自家拿米和酒曲釀制的甜酒。無菜不辣,無辣不歡,又麻又辣中,湖南人過癮地吃上年夜飯了。壹般從晚上的七八點鐘開始,直到十壹二點才結束,當地人認為年夜飯越久越好。

湖南人熱衷放鞭炮,據說這是因為瀏陽鞭炮是湖南的特產之壹,當年開國大典上燃放的便是瀏陽鞭炮。基於此,湖南過年時簡直就是滿城響聲震耳,硝煙彌漫。除夕當晚,他們就要放三次鞭炮:壹次是在吃團年飯前,告訴人們吃團年飯了;再壹次是在新年鐘聲敲響時,意為辭舊迎新;另壹次就是春節早上開門時放,表示迎來壹個嶄新美好的年頭。鞭炮大小、燃放時間隨各家定,但燃放時不能中斷,這樣才會吉利。

4、新年高升吃年糕等到小年的時候,湖南人的第壹餐基本都是“年糕”和“芝麻茶”:年糕是家家戶戶自己打出來的,磚塊大小,等到要吃的時候便切成塊,然後放進油鍋裏,兩面煎黃,再放進飴糖加水壹起煮開,口感非常軟糯,也很甜;而芝麻茶便是拿芝麻飲品沖水喝。這兩樣小食的***同點,便是寓意類似——年糕,諧音為“年高”,芝麻也有“節節高之意,所以都是好彩頭,並且甜美的口感也象征著新的壹年甜甜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