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還是西安!古都西安究竟魅力何在?不禁令人心馳神往。所以決定了,這壹站——西安。
得知我要去西安,朋友中十有八九都說,是專門為了西安的小吃吧。誠然,因為琳瑯滿目的西安小吃,古都西安早已被眾多“驢友”視為美食遊的重要壹站。
第壹天:倉皇敗北
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樹,灰色的城墻眼前的西安完全符合我對古城的想象,沾滿了歷史塵埃,壹片古舊的顏色。
火車早晨七點駛進西安站,為了能吃到正宗的小吃,我們直接來到了法門寺。寺外許多小攤上都擺著壹種叫“鍋盔”的食品,很厚很硬,就像烙了許多層的烙餅。攤主告訴我們,很香,壹定要嘗嘗。“哇塞!”壹口下去,我們不約而同地吐了出來,“這也太難吃了,像啃墻皮!”攤主並不生氣,憨厚地笑了。
回到市內已經是傍晚時分,我們走進了聞名遐邇的回民街夜市。人聲鼎沸,叫喊聲,吆喝聲,塞滿了整個街道。特別是沿街的烤肉,壹溜2米多長的烤爐,成排的烤肉全部串在鋼簽上,烤的時候不停地翻動、刷油灑料,煙霧繚繞,肉香四溢。“平娃烤肉館”是家老字號,人氣頗旺,兩角的肉串、五角的腰子,這等便宜價格讓人大快朵頤沒有後顧之憂。賣東西的方式很特別,夥計們托著壹盤盤烤好的肉串在客人之間穿梭,誰招手就給誰撂下壹大把,結賬時數簽子算賬,透著股西北人的豪爽勁。“平娃”肉質鮮美,調料精準,肥瘦搭配得當,再配上壹杯涼絲絲的冰鎮酸梅湯,真叫壹個爽。不知不覺桌面上堆滿了簽子,雖然結賬時不過30元,卻已然吃了個肚歪。
出了“平娃”繼續往前逛,望著沿街的美食,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得望而興嘆。第壹次的腐敗行動就此含恨告終。
第二天:偶得美味早餐
在回民街附近的化覺巷藏著壹座清真大寺,是我國建築最早、規模最大的清真寺之壹。每天清晨,信徒們都要來做禮拜。很早,我們就開始沐浴更衣,準備來參觀這場盛事。沒想到剛壹拐進西羊市街,就被那裏沿街的早點攤吸引住了。為了方便去清真寺做禮拜,回民有圍寺而居的傳統。所以,在西羊市街吃早餐的壹般都是當地人。大家圍坐在壹起喝肉丸糊辣湯,吃著壹種叫甑(zèng)糕的小吃。甑糕由糯米制成,裏面嵌有甜香的棗泥,剛出鍋熱熱的來上壹塊,真能讓妳高興壹整天。糊辣湯裏的羊肉丸頗為筋道,湯裏有土豆丁、白菜條、蘿蔔塊等,再灑上些胡椒及香油,見有當地人把饃掰碎了泡在湯裏,我們也學著吃,真是又香又辣大呼過癮。就這樣,我們沒趕上看回民做禮拜,卻意外地收獲了壹頓美味的早餐,沒人覺得遺憾。
第三天:三探小酥肉 四訪釀皮王
有了第壹次的經驗,這次尋吃盡量控制。回民街的賈三灌湯包在西安大名鼎鼎,為了達到少食多餐的目的,我們四人只點二兩灌湯包、壹碗八寶甜稀飯,惹得旁人側目。包子上桌,感覺不如揚州富春茶社的湯包口感細膩。但八寶甜稀飯值得隆重推薦,壹口喝下去,酸、甜、糯,讓我回到北京仍魂牽夢縈。
回民街南端向西是壹條不大的小巷,這條叫大皮院的小巷隱藏著當地幾家頗具特色的正宗小吃,其中壹家是定家小酥肉,另壹家是盛家釀皮。這兩家挨在壹起,門臉很不起眼。最能顯示名店風範的就是營業時間,壹家營業到晚上七八點,另壹家更狠,下午三點就關門上板。所以直到第三天,我們才吃到傳說中的小酥肉。餐廳裏擺放著80年代的木質舊桌椅,壹律使用掉了瓷兒的搪瓷盆。客人剛壹落座,服務員不等問就直接端上小酥肉和米飯。原來,客人不論熟客或是慕名而來,都是專奔這壹口兒。褐色的小酥肉外裹著壹層粉,用籠屜在火上蒸透,夾壹塊放到嘴裏,原汁原味的鮮香,蘸上點辣油,澆上肉汁拌米飯吃尤其香。原本定下的少食多餐計劃,就在小酥肉裏徹底泡湯了。第四天才嘗到盛家釀皮,這兒是家庭式作坊,涼皮現做現賣,上面澆著壹層誘人的芝麻醬,但吃著感覺壹般。
第四天:尋找羊肉泡饃
來西安,羊肉泡饃不能不吃,哪怕妳不愛吃羊肉。名氣甚大的有老孫家和同盛祥。因為對羊肉心有芥蒂,所以壹直到準備離開時才決定去嘗嘗西安正宗的羊肉泡饃。先來到了老孫家,羊肉泡饃的規矩要自己把饃掰碎。我們幾人守著壹只大碗,開始掰饃,只十來分鐘就完工了。後來被服務員訓斥,必須把饃掰得如黃豆大小,泡著才好吃。經過二十分鐘的再加工,才算大功告成,又等了十幾分鐘,羊肉泡饃才被端上來,嘗了幾口,覺得和在北京吃到的羊肉泡饃無異,就罷吃了。後來打聽才知道,鼓樓東側的同盛祥也是家頗為正宗的老字號。沒說的,不甘就此留下遺憾,壹定要去尋覓同盛祥。
同盛祥腌制的羊肉有種奇異的香氣,而且燉得很爛,湯味醇厚。有了上次的教訓,我們這次很耐心地掰著饃,聊著天,細細體會著泡饃的情懷。難怪連宋代大文豪蘇軾都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詩句。
第N天:吃得爽歪歪
在西安,我不再懷念已經吃了二十幾年的米飯,因為這裏有比想象還要多還要好吃的面食;在西安,我抵禦住了可樂、脈動等現代飲料,只為了能多喝幾杯那涼絲絲的酸梅湯、味道像極北冰洋的冰峰汽水;在西安,為了天天能夠步行到小吃街夜市,我們寧願住在市中心鼓樓旁昂貴的賓館。
在西安的幾天裏,我們記不住壹***“腐敗”了多少頓,卻記住了色白如玉的奶湯鍋子魚,爽滑酸辣的臊子面,鼓樓廣場的八寶玫瑰小鏡糕,總是人滿為患的紅紅酸菜炒米無論是百年老店還是路邊小攤,都能給妳意外的驚喜。
後記:
只有來過西安的人才會明白:在這個城市裏,“吃”不僅是壹種生存的本能與需要,更升華為壹種文化、壹種藝術。吃在西安,不需要奢華,不需要昂貴,更不需要珍奇,妳同樣可以品嘗美食至尊,感受中華五千年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