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近日某小學征集家鄉宣傳語時收到的壹則作品。寥寥數字,令人驚艷。近年來,“鄉土教育”越來越受到各地教育部門的關註。它旨在使兒童在學習鄉土語言、歷史、地理、環境和文化中,肯定自己、認同鄉土,是孩子自尊和自信成長的必由之路。
很慶幸,在金報小記者的身上,我們已經看到了濃濃的鄉土情結。小記者胡曦文把慈溪的山水、名跡都裝在了心裏;小記者趙啟靈把寧波美食唱成了順口溜;小記者孫藝寧從小立誌用環保改變家鄉面貌……
慈溪,我為妳點贊!
有人喜歡水平如鏡的湖,有人喜歡美如畫卷的九寨溝,還有人喜歡形態各異的黃山,我卻唯獨最愛我的家鄉——慈溪。
這裏有風光秀麗的上林湖,有古老歷史的鳴鶴古鎮,也有空氣清新的濕地公園,更有舉世聞名的杭州灣跨海大橋,就連最普通的峙山公園,也別有壹番情趣!妳瞧,峙山公園大門北邊有八根巨大的石柱,記載著家鄉的歷史和文化。中間的石頭上刻著“峙山公園”四個金光閃閃的大字,陽光下,顯得熠熠生輝。園中圓明橋的欄板上刻著精美圖案:壹條條龍相互纏繞,嘴裏吐出美麗的水花。所有的龍似乎都在遊動,真像活了壹樣。
家鄉不僅景美,物也美。有酸甜可口的楊梅,周巷的黃花梨,新浦的葡萄,還有回味無窮的庵東小海鮮,讓妳吃不夠。
可愛的家鄉,我為妳點贊!
慈溪市第三實驗小學301班 胡曦文
小記者證號:660002 指導老師:王曉君
舌尖上的寧波
我的家鄉在寧波。這裏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這裏有漫長的海岸線,港灣曲折、島嶼星羅棋布。因此,它既是江南水鄉,又是海港城市。
寧波人以勤勞聰慧聞名,妳看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就知道了:寧波三臭(臭冬瓜、臭莧菜管、臭菜心)、紅膏熗蟹、缸鴨狗豬油湯團、奉化水蜜桃、奉化芋艿頭、邱隘鹹齏、慈城年糕……不勝枚舉。有些美食還被編成了順口溜,比如“紅膏熗蟹鹹咪咪,大湯黃魚擺鹹齏”“跑過三關六碼頭,吃過奉化芋艿頭”“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三更四更半夜頭,要吃湯團"缸鴨狗"。壹碗落肚勿肯走,兩碗三碗上癮頭。壹摸銅鈿還勿夠,脫落布衫當押頭”……是不是很有意思?
我愛舌尖上的寧波,更愛它獨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