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者-西漢
27歲張騫帶著漢武帝的使命出使西域,希望與大月氏合作擊退匈奴,然而走到河西走廊時被匈奴俘虜,在匈奴生活了9年帶著隨從堂邑父才逃出來,從現在內蒙古走到烏茲別克斯坦,雖然大月氏已不願向匈奴報仇,但是張騫還是收貨豐富增進對西域了解。回來路上又被匈奴俘虜,張騫趁匈奴首領去世抓住機會逃回大漢。從離開算起13年回到長安,為漢帝國帶來寶貴的信息,被司馬遷稱為“鑿空”之舉。張騫被封為“博望侯”,取“廣博瞻望”之意。此時,“打通河西走廊,挺進更加廣闊世界”成為了中原帝國越來越清晰的宏闊夢想。
2.通道-西漢
霍去病,姨母是皇後衛子夫,舅舅是將軍衛青。17歲開始上戰場,輕騎兵突襲戰術,首戰告捷被封為冠軍侯。河西走廊原屬於匈奴境內,南連接羌國包圍漢帝國。歷經三次戰役,河西走廊歸於漢帝國。河西之戰後霍去病獲得焉支山馬場,從此漢帝國有了理想的馬場,漢武帝表彰霍去病,霍去病回答“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公元119年,發動漠北大戰,封狼居胥。公元前111年,河西走廊設置4個行政管理區,漢武帝親自命名,武威(武功軍威,顯示漢帝國的武功和軍威到達河西)、張掖(斷匈奴之臂,張漢朝之臂腋)、酒泉(因城下有泉,泉水若酒)、敦煌(盛大輝煌),修築漢長城,壹直延伸到羅布泊。漢帝國的使者、商隊通過河西走廊進入西域,1877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將其命名為“絲綢之路”。
3.驛站-西漢
漢帝國擁有河西走廊之後便開始屯田計劃,派解憂公主與烏孫國和親,解憂公主壹直致力於漢帝國與烏孫聯盟,漢宣帝派長羅候常惠作為使者出使西域,實現軍事合作,實現漢武帝以來與西域東西夾擊匈奴的夙願。公元前60年,漢帝國在烏壘城(今新疆輪臺縣)建立西域都護府,管理西域,漢之號令班西域也。
4.根脈-五涼
魏晉之後,中原開始戰亂,壹部分世家大族遷往河西,貢獻出很多儒家學者郭荷、郭瑀、劉昞,河西儒學空前發展,為中原亂世保留典籍並貢獻新的著作。隨著北魏統壹北方,將河西儒生遷往大同,結束了140余年的河西文化,為北魏文化建設及政治改革提供支持。河西文化、中原文化、江南文化***同奠定隋唐文化。
5.造像-五涼
公元327年,亞歷山大入侵東方,同事帶來了古希臘雕塑人像的文化和藝術,犍陀羅藝術開始雕刻釋迦牟尼雕像,與石窟相結合創造“石窟佛像綜合體”。鳩摩羅什被呂光從龜茲押回後梁,鳩摩羅什開始傳授佛法,後被後秦姚興請到長安講經,並開始譯經,最早弘揚佛教思想,並創造“煩惱、心田”等詞。曇無讖在河西走廊翻譯《涅槃經》,曇耀先在河西走廊天梯山造建石窟後又建造雲岡石窟。河西走廊成為西域佛教文化傳遞到中原的第壹站。
6.絲路-隋
隋煬帝即位後選定裴矩肩負恢復與西域貿易的重任,裴矩與胡商廣泛交流,寫出《西域圖記》,並且記載了從地中海到敦煌的三條路線算是絲綢之路記錄。由於戰亂,河西走廊驛站荒廢,西域商人最遠僅在張掖交易,裴矩學習三國時期敦煌太守倉慈,恢復驛站,降低關稅,發展貿易。公元609年,隋煬帝親征河西走廊,大敗吐谷渾,在張掖舉辦峰會接見西域諸侯。後世對隋煬帝評價“其罪也彰,其功也卓,弊在當代,利在千秋”。
7.敦煌-唐
公元344年,樂遵在鳴沙山趕路時看到千佛顯現,於是不再趕路,開窟,便是敦煌第壹個石窟。後續當地人、西行商人都陸續捐錢造窟壹祈求平安。莫高窟220窟不同於其他窟的風格,是將長安繪畫風格結合進去。每壹座家窟都有屬於自己的歷史,他們是佛教社會化最具體最深刻的體現。中國藝術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與來自印度及中亞地區的佛教文化交流融合,獲得壹種蓬勃生命力,到了隋唐時期這種混血藝術逐漸完成本土化過程,從而醞釀出中國美術黃金時期。莫高窟有壹半的洞窟在唐朝修建,集中反映了唐代文明的宏大輝煌。
8.會盟-元
元朝希望穿過吐蕃攻打大理國,駐守河西走廊的闊端邀請吐蕃人前去商討,包括薩班及侄子八思巴。公元1247年,涼州會談奠定吐蕃歸於蒙古政權統治,蒙古皈依佛教。會談後發布《薩迦班智達至蕃人書》,結束青藏高原400年分裂,也為青藏高原納入元朝版圖奠定基礎。八思巴跟隨忽必烈,成為其精神導師,回到薩迦協助管理政權,公元1270年八思巴被封為帝師。
9.蒼生-明清
明朝在嘉峪關建立防禦體系,號稱“天下第壹雄關”,明長城自山海關開始到嘉峪關結束。鄂本篤肩負基督教探索契丹與中國關系歷經跋涉來到嘉峪關,發現明朝朝貢制度使得貿易已不像絲綢之路繁盛時便利,朱元璋定下的“海禁政策”與“朝貢制度”限制了民間貿易。鄂本篤是歐洲經陸路到中國第壹人。林則徐因銷毀鴉片而被貶到西北,面對沙俄入侵,希望在西北建立軍事防禦,而後左宗棠接過林則徐的願望,在西北重新布局防禦,公元1880年,左宗棠擡棺兵出嘉峪關,收復新疆。
10.寶藏
玉門油田及蘭州煉油廠被同時列為第壹個五年計劃的重點項目,為新中國解決能源需求。鏡鐵山礦產,酒泉煉鋼廠,重工業城市嘉峪關市。金川鎳礦,鎳可用於制造雷達、火箭等重要設施,金川壹躍成為世界第二大復合銅鎳礦床,鎳都金昌自此崛起。風力發電、光能發電。蘭新鐵路,全廠1903公裏,西氣東輸工程,壹帶壹路思想。
河西走廊早已不是單純地理上的概念,它意味著壹種歷史,壹種文化和壹種使命,它是絲綢之路的象征和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