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民間美食 --紅燒肉燉毛蛋

民間美食 --紅燒肉燉毛蛋

民間美食 --紅燒肉燉毛蛋

 齊鳳池

 子生科長的妹妹在農村有個養雞場,場子規模不大,但每月也能孵化出千八百只鵝黃的小雞。小雞剛出殼就開始嘰嘰喳喳地歌唱了。千八百只鵝黃小雞壹起歌唱,就像看到了壹個很大而嶄新的世界,又像看到了壹個非常大的春天。小雞在黑暗的殼裏需要呆二十壹天才能走出黑暗的世界。它們突然看到了壹個新鮮的世界自然要喊兩嗓子唱幾句。就像小鳥學試普壹樣。能出殼的自然要歌唱,沒能出殼的就永遠睡在黑暗的狹小空間裏了。成活的小雞壹批壹批地被賣掉了,剩下沒有走出黑暗的小雞就成了人們酒桌上最好的下酒菜了。我們管這種沒出殼的小雞叫毛蛋。據說,毛蛋的營養價值很高。“營養豐富”、“大補特補”、“吃了能美容”在很多城市都有賣的。

 其實,我在資料上也看到相反的說法,食用毛蛋的習俗是從南方傳到北方來的。“毛蛋”有營養只是傳說,而實際上,死精蛋主要是在孵化小雞的過程中,由於氣溫、濕度或沙門氏菌感染及寄生蟲汙染,使雞胚胎發育停止而形成死胚胎。雞蛋自身所含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無機鹽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在孵化過程中大多已被胚胎的發育消耗掉了。即使能留壹點營養成分也無法與鮮蛋相比。由於多數毛雞蛋的蛋殼已破裂,很容易被細菌汙染,據檢測,幾乎百分之百的毛雞蛋都可測出大腸桿菌,有的還測出了葡萄球菌、傷寒桿菌、變形桿菌等。如果吃了那種加熱不透、有汙染的毛雞蛋,會引起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食用毛蛋幾乎可以說是有百害而無壹利。但老百姓不管這些,只要好吃人們就會享用。

 子生科長妹妹的養雞場孵化成活率很高的,我們吃的毛蛋,可不是沒有出殼的死雞蛋。我們吃的是他妹妹場裏剛孵化十幾天的毛蛋。這種毛蛋可不像專家們說得那種毛蛋那麽可怕,毛蛋孵化到十幾天後,殼裏的小雞壹半成型另壹半還是蛋黃。小雞的頭和翅膀已經成型,下半身還是雞蛋黃。身上沒有毛。子生從妹妹那裏拿來毛蛋,他在家裏加工,具體做法是,先用花椒大料蔥姜鹽煮熟了,就像煮茶葉蛋壹樣。然後撈出,空出水分,把豬的肋板肉切成寸塊,在鍋裏放少許的油,把白糖放在鍋裏炒成黑紅色後再把切好的豬肉放進鍋裏煸炒,然後再放醬油和燉肉的小料比如花椒大料桂皮等加水把肉末過來,用小火燉。等肉皮用筷子壹紮進去了,就把已經煮熟的毛蛋放入鍋內壹起燉。大約燉半個小時後,放適當的鹽味素,紅燒肉燉毛蛋就好。這樣燉出的紅燒肉和毛蛋不僅顏色好看味道鮮美,而且,香而不膩。中午我們幾個朋友聚在我的辦公室,我們每人來壹杯東北七十度棗杠子酒,就著紅燒肉燉毛蛋,每個人喝的是滿頭大汗紅光滿面。大家邊吃邊喝壹點醉意也沒有,都說毛蛋香好吃,毛蛋真是人間美味。

 說起毛蛋,就得說養雞。以前我家裏也養過壹些母雞,到了四五月份雞壹紮窩,我把十幾個雞蛋放進雞窩,老母雞就開始天天在窩裏孵小雞了。等到了二十壹天的時候,毛茸茸的鵝黃小雞就從老母雞的身子下面鉆了出來。但母雞孵化出的小雞出殼率不高,起碼有壹半不能嗑開堅硬的蛋殼,被憋死在殼裏。沒能出殼的毛蛋就被扔掉了。後來我在南方見到壹些小吃店和街上有賣油炸毛蛋的,而且賣的很快,價格在兩三塊錢壹個。我也買了兩個嘗嘗,果然味道不錯。就是第壹次吃的時候有點疑心,後來再吃就習慣了。

 前幾年我女兒的二舅也養雞,他養的都是有名的品牌雞,如莊河雞、格島紅雞、新漢縣雞、蘆花雞、澳洲黑雞、紅育雞、還有當地的鬧著黑、白了橫等。他養的這些雞主要是賣蛋,孵雞。他自己也孵化小雞,由於成活率很低,他就不孵化了。但每次孵不出小雞的毛蛋就給我當下酒菜了。

 說到孵化小雞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但吃毛蛋是隔三差五就能吃的事。如今,我家裏每年春天也買二三十只小雞,目的就是為了吃柴雞蛋,小的公雞長到半斤八兩的時候,來了朋友就炒辣子雞了。而母雞就養著下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