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亂念經
1、寫《山海經》的人肯定是個吃貨、中醫大夫兼心理醫生,比如吃了柢山之“踛”(魚字旁,打不出)可免患癰腫,吃了亶爰山上的“類”能平息人的嫉妒心。但願他是出於藥用而不是為了味美。
2、旋龜:杻陽山是怪水發源地,旋龜即生於此。甲骨文、推背圖、馱碑龜,龜承擔著文化傳承的重任。龜、麟、龍、鳳壹起被稱作“四靈”,龜是名符其實的天圓地方的承載者。
3、土木工程的鼻祖是櫃山的“貍力”,據說在修築長城時,大量的貍力聚集在秦國的領土。有學者考證說是豬獾,古人的想象力累死了老學究。
4、《山海經》中按龍的成熟程度,分了幾個不同的龍屬:壹類為虬,即小龍,還未生角;二類為夔;三類為蛟,有鱗,蛟千年為龍;四類為角龍,龍五百年為角龍;五類為應龍或黃龍,背生雙翼,龍千年為應龍。如此這般,應龍大角龍五百年,大蛟龍壹千年。以前只知龍生九子,名有不同,殊不知龍本身就千形萬象。
5、鳳凰:雞頭、燕頷、蛇頸、龜背、魚尾、五彩十色。丹穴山的"鳳皇"更有特色:頭上的花紋呈"德"字,翅膀上的呈"順"字,背上是"義"字,胸口的呈"仁"字,腹部有"信"字,仁義德順信。圈裏有沒有繪畫的高手繪壹只“鳳皇”,杉澤的繪本個人覺得沒有畫出上述花紋的特點,可用書法的意象來繪花紋。
6、颙:長得象梟,雙耳四眼,關鍵是人面鳥喙,發揮壹下想象力。此鳥生活在令丘山,此鳥壹出,據說天下大旱。名符其實的太陽鳥,我有些好奇:都曬死了,此鳥吃啥。書上沒有記載。
書同人壹樣,遇見皆好。
二、西山經
山海經中的西山四大山系:錢來山、鈴山、崇吾山及陰山,只有陰山聽說過,錢來山挺誘人,昆侖山則屬於這四大山系。選感興趣的九個神獸,打發因疫情不能打球的這個周六上午。
1、長乘
長乘是掌管蠃(音裸)母山的神,樣子跟人差不多,與人的主要區別是她有壹條長長的豹尾。杉澤繪的長乘特像咱們甘肅敦煌壁畫裏特有的飛天,這個我喜歡。經考古研究,蠃母山可能在今天的新疆且末附近,那個地方風大、夏天賊熱。
長乘是《山海經》中最像人的壹個神,她具有天之九德,《拾遺記·軒轅黃帝》中說:“九行者,孝、慈、文、信、言、忠、恭、勇、義。”
2、陸吾
昆侖山是天帝在人間的都城,陸吾是掌管昆侖山的神,還管理天之九部即整個宇宙。其身似虎、面如人,虎爪九尾。以前只知九尾狐,殊不知陸吾乃是九尾虎。
即便是現在,昆侖山也不是誰想去就能去的地方,據說那裏有開明獸--陸吾把守。
3、帝江
帝江也是天上的神,這個神像個黃色的口袋,有六只腳和前後***四只翅膀,面部壹團模糊,完全分不出五官。
《莊子-應帝王》中講了壹則趣事,南帝儵和北帝忽去拜訪中央之帝混沌,受到混沌熱情接待。二人無以報答,看到混沌壹竅不通,於是每日為混沌開鑿壹竅,結果鑿成之日混沌七竅生煙壹命嗚呼。悲乎哉,壹竅不通也比壹命嗚呼要好些。據說,此混沌中央之帝即是帝江,長得象口袋、黃色的面部模糊的帝江即是後來的黃帝。
4、當扈
鳥以飛翼,當扈則須。當扈是壹種鳥,有點像野雞,食它的肉可預防眨巴眼。鳥用翅膀飛行,但當扈卻用抖動喉嚨處的髯須即可飛行。《山海經》中長得怪不算怪,行為怪異才算怪,這壹點當扈當仁不讓。
5、西王母
沒讀《山海經》之前,覺得西王母應該是神,至少也貴為天人,讀了此書,才知西王母只是長得像人,豹尾虎齒,咆哮之聲穿雲裂石,掌管著災害疫病和刑罰殘殺。西王母代表始陰之氣,與東王公代表的始陽之氣孕育了萬物。
這段時間新冠猖狂,懇請西王母念及眾生,大家都不容易,派新冠去火星極寒之地修煉去吧。
6、孰湖
孰湖身形似馬,馬身人面,鳥翅蛇尾。《山海經》中還有壹神與孰湖相像,名曰英招,唯壹的區別是英招有虎紋而無蛇尾。英招為神,掌管天帝花園還四海巡遊,而孰湖只喜歡把人高高舉起。我覺得英招權勢雖大也只是“虎假帝威”,孰湖甘為人梯擡高別人進而成就自己也是難能可貴。英招孰湖,天馬行空。
7、英招
同上。說說他的領地,他管理的天帝花園,南面昆侖氣勢巍峨,西面大澤是始祖後稷的安息之地,北面是槐鬼離侖和鷹鹯的居住地,東面是名號為"窮"的鬼的聚集地。窮鬼壹詞估計由此而來,但窮鬼多在東面與現實不符,估計是風水輪流轉的原因吧。
8、蠻蠻
蠻蠻有點像賣萌的野鴨,只不過只有壹目壹翅,所以只有兩只蠻蠻拼在壹起時才能起飛,她們在壹起比鴛鴦還要肉麻。蠻蠻是《山海經》中的比翼鳥,“在天願作比翼鳥”,殊不知蠻蠻的出現是大兇之兆,預示著有水災出觀。不過,善良的人是永遠見不到蠻蠻的,繼續想象比翼鳥的纏綿吧。
9、文鰩魚
巜山海經》中寫魚的篇幅不多,據說北京奧運五娃之福娃貝貝,那個藍色的胖娃娃原型就是文鰩魚。此魚身像鯉魚,但生有鳥翅,白首赤喙。有幸食之,可治癲狂之癥;沒病就別吃了,吃了易癲狂。後壹句《山海經》沒講,是我說的。
文鰩壹現,五谷豐登。我覺得此魚既名曰文鰩,而且有翅可飛,估計和鯉魚跳龍門還會有些淵源。鯉魚可跳龍門,文化改變生活。
三、北山經
看《山海經》極易上癮,因為好奇。周日繼續山海經。北方三大山糸:單孤山、管涔山、太行山。此山系中的鉤吾山有大家熟知的饕餮,發鳩山有人人聽過的精衛,還有好多大家不知道的神獸精怪。
1、山暉(犭旁,音輝)
形容這個怪物四字即可:人模狗樣。其動作敏捷,行動如風而且自己本身也帶風,它遇到人它會開心的大笑。不知它這壹笑的含義是啥?可能是美食來了的大喜之笑,還是怕了人類的獻媚壹笑,也有可能是對人之無知的輕嘲壹笑。
2、獾疏:
長著壹只角的馬,也就是獨角獸。這個怪獸東西方都有,而且都相信角磨成粉可解毒和預防疾病。獨角獸最佳生存地其實是在股市,股民們最喜歡它,壹旦入場大呼小叫倍受恩寵。但進了股市的它善於化妝,需仔細甄別。
3、何羅魚
此魚三奇。壹奇壹首十身,聲如狗叫。二奇可化身為休舊鳥,叫聲如舂米之聲;三奇休舊又如鬼車,鬼車俗名九頭鳥,據說鬼車本有十頭,壹次偷食被狗咬掉壹頭。壹首十身的何羅魚和十首壹身的鬼車鳥發生了聯系,兩者符合進化論從海洋到陸地的結論。九頭鳥的故事那就更多了去了。
4、諸犍:
豹身人面,獨眼,牛耳長尾,外形人獸皆怕。它的尾巴是它特有最大特色,走路時其尾叼在嘴裏,休息時其尾要盤起來定型。想起成語:誰執牛耳?尾大不掉。
5、亞雨和肺肺魚
亞雨二字見圖片,字庫還需開發。亞雨牛身人面馬足,以嬰啼聲引誘人靠近而食人。馬身人頭馬面,馬身人面馬頭,人身牛頭馬面,人身馬面牛頭,唉,被生活限制的想象力啊。
肺肺二字本為“魚”字旁,食之會中毒,使我想起河豚。
6、肥遺
兩類。壹類為蛇,兩頭,壹旦出現,天下大旱(《山海經》中,見蛇必旱。)
壹類為鳥,兩頭六腳四翅,赤喙黃身,可入藥治療麻風病。
7、麅鸮
饕餮原型,羊身人面人手,眼在掖下,虎齒食人。古人將它與混沌、窮奇、梼杌合稱四兇。青銅器上饕餮基本有頭無身,甚是恐怖。我理解的饕餮盛宴,就是豐盛到把自己的身體都上了桌。
8、天馬
和白馬非馬異曲同工,天馬也非馬,只是其叫音是“tian…ma”。此天馬黑頭白身,其身像狗,特別怕人。我覺得它是對的,不怕人的基本都瀕危了。
GS疫情期間,馬踏“肺炎”流行。咱們甘肅的天馬和《山海經》中記載的馬成山上的天馬不是壹個馬,前者是神馬,後者是浮雲。
9、蛇身人面神、彘身八足蛇尾神
這兩個都是神。是神就得祭祀。怎麽祭祀?前者用帶毛的動物,如將公雞和豬埋入土中;也可用玉,壹璧壹珪置於山間(切忌不可用米)。後者只需將壹塊璧玉埋於地下。前者讓我想到雷峰塔想到《白蛇傳》,後者讓我想到天蓬元帥二師兄想到《西遊記》。
神話學家袁珂說,《山海經》匪特史地之權輿,乃亦神話之淵府。想來此言不虛。
四、東山經
樕螽山、空桑山、屍胡山、北號山為東方四大山系。這四大山系大到壹般人都未曾聽過。山中多災獸,最好不要見。《東山經》中總體來說多魚少獸,而且多以聲音為神獸命名,書中稱為"其名自訆"。自呼其名的原因,應該就是在毛遂自薦。
1、從從
拘狀山中棲息著壹種名叫從從的吉獸,形狀像普通的狗,但卻長著六只腳,這是其最獨特的特點。它發出的叫聲就像在呼喚自己的名字。據說只有當皇帝體恤百姓、政治清明時,這種叫從從的吉獸才會出現。
2、鱅鱅
據“知乎”作者大禹昆侖考證:“鱅鱅之魚”的“鱅鱅”是指此魚的外形像“鱅”字的金文象形圖形。此魚“狀如梨牛,其音如彘鳴。”是指此魚的形狀像古時的犁地的牛,聲音像豬叫。根據這些特點分析,原來這是世界上非常獨特的“豬叫魚,也叫魴鮄魚”。至於啥是"豬叫魚",有興趣的讀者自查。
3、狪狪
“小紅書”上說:狪狪是上古時期生活在泰山中的壹種異獸,它的樣子和豬差不多,叫聲像是在喊自己的名字。然而,這狪狪的體內卻可以孕育出珍珠!壹獸而能產珍珠,是它最與眾不同之處,因而,它又被叫作珠豚。
4、拎拎(車字旁)
這是壹頭披著虎皮的牛。凡是《山海經》中有虎紋的,都是有權勢的大人物,拎拎算是牛假虎威。見此有大水將至,每到西北荒漠,如見到此君也算幸事。
5、獙獙
獙獙就像壹只長著翅膀的狐貍,它的叫聲“必~必”淒厲“,令人想起鴻雁的悲鳴。獙獙出現在人的視野中,是為了傳遞出大旱將至的信號。
《山海經》中以狐貍為原型的怪獸不在少數,但這些怪獸中的大部分,在古人心中都沒有留下美好的印象。青丘山上的九尾狐、鳧麗山中的蠪蛭,都是食人的兇獸,還有長著魚翼的朱獳,白尾長耳的犭也狼,它們的出現均是災禍的前兆。雖說這些災禍可能並不是它們本身所引起的,但它們還是被打上了災星的標簽。
後來的文學作品中誰都沒有勇氣為狐貍平反,直至今日即便成精了也不行。
6、峳峳
有壹種像馬但肯定不是馬的野獸,不時地奔馳於?山山間。仔細觀察這種野獸,它的頭上長著四只角,眼睛像羊頭,其尾巴如同牛尾,發出的聲音像是狗叫。說見到此獸峳峳,說明國家奸詐狡黠之人當道。看來歷史上此獸常來常往,有時來了想走都走不了啊,奸詐之人太多了啊。
7、哈哈
根據《山海經》的記載,哈哈魚擁有六足,並且能發出象笑聲壹樣的叫聲。在遠古時代,哈哈魚通過吸收海洋之力進化,長有鳥尾的哈哈魚在巔峰狀態,身體的六只魚鰭可化為翅膀,甚至翺翔天際。據說哈哈魚非常兇殘,想像壹下,笑哈哈的卻又殘忍異常是個什麽情況。
8、精精
牛身馬尾。估計是牛成了精馬也成了精所以它發音"精精"被人也稱作精精。找到它可就發財了,說其生存的踇隅山上多金玉,人家家裏是比金玉滿堂更誇張的金玉滿山啊。
9、蜚蜚
本來人家叫蜚,我覺得都在東山系,它單名叫蜚有些格格不入。
剡山往東壹百公裏,就是太山,即今天的東嶽太山。山上的蜚樣子看起來像牛,腦袋上全是白毛,壹只眼睛長在額頭正中,身後壹條蛇壹樣的尾巴。
蜚自帶核武模式。遇河水幹,逢木必枯,而且蜚出現的地方,還會爆發大型瘟疫,可以說是華夏神話中的滅霸,壹現身就有成千上萬的死亡。自去年以來新冠流行,與此君有得壹比。
從從匆匆,鱅鱅庸庸,狪狪統統,拎拎凜凜,獙獙嗶嗶,峳峳悠悠,哈哈哈哈,精精津津,蜚蜚菲菲。這些來自遠古的神獸發出的這些聲響,至今回響。
五、中山經
中山多山。講述順序自北而南呈之字形,首列自西向東,次列自東向西。這些山中多鳥,山與山形成的深谷中見怪不怪、神怪紛呈。
1、不是鳥的魚:飛魚
山海經中有飛魚,現實中也有飛魚,不知當時作者是寫實還是想像。
如今的飛魚是生活在海洋上層的魚類,長相奇特,胸鰭特別發達,像鳥類的翅膀壹樣。長長的胸鰭壹直延伸到尾部,整個身體像織布的“長梭”。憑借自己流線型的優美體型,飛魚可以在海中以每秒10米的速度高速運動。它能夠躍出水面十幾米,空中停留的最長時間是40多秒。
山海經中飛魚可以治療痔瘡,據說現實中的飛魚可治療婦女難產,將它燒成炭石研成末用溫酒送服壹錢,還能治療癲狂癥及痔瘡。
2、深淵裏的怪:鼉圍
《山海經》中記載,在壹個叫睢漳之淵的深淵中,有壹種水怪,它整個形象就如人的壹張臉,長著羊角、虎爪,叫做鼉圍,出入也常伴隨著神秘的光亮。
在漢語中,鼉字有鱷魚的意思,雖然這個鼉圍外形和習性不像鱷魚,或許是類似的爬行生物,而會發光的生物,現實中也有,壹般都生活在深海中。
3、兩顆頭的人:驕蟲
平逢山的山神,是平逢山中的居住妖怪和螫蟲公認的頭領。
遊戲《山海鏡花》給他的角色定義:他曾經有個雙胞胎弟弟。但在壹次被入侵的時候被殺害,驕蟲怨恨自己的弱小,因而走上了以暴力保護周圍人的道路。相傳驕蟲有兩個頭,但其實另壹個是他為震懾敵人而做的飾品。
現實生活中也有人長著兩頭,壹頭唯上壹頭向下,壹頭人前面壹頭私底下。
4、偷肉吃的鳥:竊脂
嵋山中還有壹種禽鳥,其形貌與普通的貓頭鷹相似,而身上的羽毛卻是紅色的,上面還長著壹個白色的腦袋,因為老愛偷肉吃所以得名:竊脂,人飼養它就可以避火。因其怪癖得名者古今中外應該不少,如阿Q。
5、長翅膀的蛇:化蛇
根據描述,化蛇當不屬於蛇類,但是因其行走如蛇蠕動,幾乎壹模壹樣,所以書中把它稱為蛇。它長有人類的面孔卻是豺狼的身子,長有壹對翅膀,卻不能飛,而是如蛇壹樣爬行。喜歡化作蛇的模樣。
我很奇怪,如狼添翼卻又蜿蜒蛇行,我本質上認為它還是蛇,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嗎!可惜壹副好身板和壹對好翅膀。
這條怪蛇(書中稱蛇)居然還會鳴叫,聲音似嬰兒的啼哭又似婦人的吵罵。這個聲音可以演雙簧了,劇目叫:會哭的孩子到底有沒有奶吃?在後世的傳說裏,它曾為了報復而發聲引起水患,淹了春秋時期魏國八百八十八座城市。據說是它的聲音引來了水怪,有壹種力量叫做勾引。
6、愛臭美的神:武羅
山海經說:教岸山(今河北東首陽山)再往東十裏,是青要山,這裏是天帝的密都,山神武羅掌管著那裏。她長著美人的面孔,潔白的牙齒,渾身有豹子壹樣的斑紋,腰身細小,耳朵上還裝飾著金銀環。她的聲音就像是玉石的碰擊聲,十分悅耳動聽。看到這裏想:不知唐代是否有人評價過女神武羅。
裏有篇文章將山海經裏的描述串聯起來說:青要山附近的居民,誰家生了女兒都要到山上去拜壹拜女神武羅,祈求能采到山中的荀草(《山海經》裏有記載)。荀草的形狀似蘭草,四方形的莖幹,黃色的花朵,紅色的果實。吃了它,女孩們的皮膚會變得潔白、漂亮。我在想:如今誰要是發現了此草,那可就發大發了。
女兒們長大出嫁後,也要到青要山去拜壹拜女神武羅,祈求能捕到山中的禽鳥鴢(yao)(同樣記載於《山海經》),鴢的樣子像野鴨子,青色的身子,淺紅色的眼睛,深紅色的尾巴,吃了它的肉就能多生孩子。不過現在此鳥應該多起來,因為已沒有人願意多生孩子了。
中山是藏龍臥虎之地,應該也產狼。紅樓夢裏賈迎春的夫婿中山狼,不知產自中山"之"字形山脈的哪個山頭?
6、海經
海經寫的不是海。海經寫的是海內海外。看到海經才明白為什麽說《山海經》是神話之淵府。根據海經的講述編個動漫故事,只有輪廊,細節讀者可根據《山海經》自己發揮。
故事背景:刑夫因和黃帝爭權,失敗後被砍去了頭,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兩乳為目,以肚臍當嘴,仍然揮舞著盾牌和板斧。
刑天原是炎帝的手下,自炎帝被黃帝在阪泉之戰打敗之後,刑天便跟隨在炎帝身邊,定居在南方。當時,蚩尤起兵復仇,刑天曾想去參加這場戰爭,但被炎帝阻止。
後來蚩尤被黃帝鏟平,刑天壹怒之下便手拿著利斧,殺到天庭中央的南天門外,指名要與黃帝單挑獨鬥。最後刑天不敵,被黃帝斬去頭顱。
而沒了頭的刑天並沒有因此死去,而是重新站了起來,並把胸前的兩個乳頭當作眼睛,把肚臍當作嘴巴;左手握盾,右手拿斧。因為沒了頭顱,所以他只能永遠的與看不見的敵人廝殺,永遠的戰鬥……我們的故事就此延續:
話說刑天九死壹生,誓為炎帝報仇,騶吾(個體如老虎壹般,身上有五彩斑斕的花紋,尾巴比身子要長,像白毛黑紋的虎,但不吃活的禽獸,很能奔跑,騎上能日行千裏)覺得刑天忠義,甘為座騎。
海外有巫神奢比屍(臉似人面,耳朵似狗耳,身形似獸,兩耳纏繞著兩條青蛇)早就想趁亂入主中原,看到有機可趁便自薦前來作為軍師輔佐刑天。
陵魚作為中國版的美人魚,同情愛慕刑天。
黃帝派水神天吳(八個頭,八條腿,八條尾,身體似老虎,顏色為青黃色,掌管著當時的水源)斷刑天水源。
斷水導致萬木無春,春神句芒(鳥身人面,乘兩龍)討厭天吳,暗中給水幫助刑天。
刑天偷襲昆侖山,與開明獸(身體象巨大的老虎,有九個頭並且長著人臉,但是表情肅穆,始終瞪大眼睛環視昆侖,不讓任何異常生物進入昆侖,保護了昆侖的和平安寧)大戰,開明獸不傷刑天但誓死悍衛昆侖。開明獸同時諍言黃帝與刑天和解,開明獸因此得名。
刑天知天命難改,欲下野歸隱山林。窮奇(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四兇之壹,是西方天帝少昊的後代,因毀信惡忠,崇飾惡言,被舜流放,遷於四裔,以禦魑魅;和混沌、梼杌、饕餮並稱為遠古“四大兇獸)在黃帝面前饞言,黃帝對刑天動了殺心。
窮奇酒醉後在環狗國(這個國家的人長著野獸壹樣的頭,人壹樣的身子)吐出真言,這裏的人雖有獸頭但心底善良,用夔(形似牛,全身都是灰色的,沒有角,只長了壹只腳,每次出現都會有狂風暴雨.它身上閃耀著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吼聲和雷聲壹樣震耳.這種獸名夔,後來黃帝得到了這種獸,用它的皮制成鼓)鼓提示黃帝再勿繼續戰爭,金門已有天犬出現(《山海經》記載:有金門之山……有赤犬,名曰天犬,其所下者有兵),且戰亂再起必生靈塗炭。
刑天無頭但有心,知再戰只是荼毒生靈,故強行綁奢比屍西行,自此中原無戰事,天降瑞獸當康(當康的外形類似於有著獠牙的野豬。它名字的由來可能就是取自他本身的叫聲“當康”,它叫起來的聲音非常悅耳。也或許是因為它的到來能給我們帶來大豐收,所以名字取為“當康”)。
自刑天歸去,當康降世,天下太平。但國人都是黃帝子孫,不似刑天無頭,所以都特別好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