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我們蘇州有什麽民俗

我們蘇州有什麽民俗

分類: 地區 >> 江蘇 >> 蘇州市

解析:

姑蘇人的春節或可作為江南水鄉的代表,潮濕且甜潤。正月初二路過桃花塢大街,瞧見壹扇皺紋滿身的花梨木門上張貼著壹幅《姑蘇萬年橋》木版年畫;西側的糕團店裏,出售“團圓”與“步步高”。

整個姑蘇城都在懷舊,這兩年經過改造,市區的公交站臺大多“粉飾”成雕梁畫棟的遊廊造型,沿街的馬頭墻也多了起來,河道裏飄著評彈聲與畫舫,雨巷的盡頭是打著油紙傘的丁香,寒山寺的除夕鐘聲,依舊是張繼當年聽到的壹百單八聲……

對於姑蘇城的年味,感受最多的還是懷舊兩字,山塘廟會算是其中的極致。

“杭州有西湖,蘇州有山塘。”七裏山塘乃姑蘇著名古街,從閶門直抵虎丘前山門,相傳唐伯虎點秋香便在此處。經過大規模的古建整修與復建後,如今的山塘街基本再現了明清風貌,沿街會館、古戲臺、古橋、昆曲館、酒旗食肆均“形神兼備”。記者初五趕會時,恰逢迎拜財神爺的儀仗隊,財神爺擡到哪裏,趕會的人流就跟到哪裏,更有躍躍欲試者鉆進獅子舞陣裏,有模有樣地翻兩個跟鬥,引來眾人笑聲壹片。

財神爺的儀仗“大潮”漸漸散去後,才露出沿街而立的傳統手工藝品“攤頭”(蘇州話攤子)。“攤頭”上有老藝人現場獻藝,桃花塢木版年畫、蘇派剪紙、橄欖核雕、草編、刺繡香囊、珍珠飾品等等壹應俱全,老藝人方阿婆特地為記者制作了壹個象征“多子多福”的針線包,只見她穿針引線如遊龍戲水,妙不可言。此外,眉毛酥、老婆餅、糖山芋、糖芋艿、糖年糕等姑蘇風味小吃也應有盡有,許多遊客手裏還都不忘“擒”著壹枚梅花糕、或壹碗酒釀圓子。

人氣最旺的,還是露天的倒梯形古戲臺,廟會期間定時呈上江南絲竹、昆曲、古箏、編鐘及宮廷舞蹈演出。臺上還在咿咿呀呀不停地唱,臺下“篤篤篤、賣糖粥”的吳儂軟語吆喝聲已經裹挾著香味而來;此情此景,實在是姑蘇年俗的壹幅《清明上河圖》,雖有包裝作偽之嫌,骨子裏卻是蘇州人最盼的。

■“年”謠

有關吃喝

白荸薺,掘元寶;青橄欖,喝元寶。

釋義:蘇州人吃年夜飯時喜歡在飯內放進幾個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初壹、初二親友來往時,泡茶時要置入兩三枚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有關拜年

噓頭嘩先格猢猻走特則,花裏巴啦格雞咕咕來則,訥啊是開心得弗得了呢?

每年農歷四月十四是蘇州市民開始“軋神仙”的日子。今年的“軋神仙”將於5月10日開始,持續3天時間(今天是最後壹天),在南浩街、石路步行街、石路老街坊和山塘街四個區域全面展開。

“軋神仙”是蘇州民間最大的廟會,最早是民間為紀念呂洞賓設立的節慶,如今在蘇州閶門內東中市下塘的福濟觀還奉祀呂祖,俗稱“神仙廟”。傳說呂祖生日這天,他會化身乞丐,混在廟中的人群裏濟世救人。蘇州人這天都想到廟裏燒香,碰碰運氣。這天遇到的每個人都可能是他的化身,軋到他身邊,就會得到仙氣。這就叫做“軋神仙”。

據介紹,這次“軋神仙”活動每個區域的重點都不壹樣。南浩街以傳統道教文化、特色商品展銷為主線,石路步行街以蘇州和各地民俗文化展示、現代商業文化展示為主線;石路老街坊以蘇州美食文化和各地風味小吃展示為主線;山塘街以地道的吳文化和傳統民間工藝、山塘旅遊為主線。5月10日晚,以《八仙獻禮》為序幕的民俗風情文藝晚會將在石路廣場上演,還有吳歌《情歌對唱》、民俗展示《叫賣》等;在11日晚和12日晚,當地還將有民族歌舞文藝晚會和青春時尚歌舞晚會。在5月10日至12日的下午1時起,在山塘街古戲臺前,都將上演壹臺戲曲演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