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人只有每天通過吃攝取營養素來滿足自己身體輸出的需求。人類的食物成千上萬種,但歸根結底都會轉化為七大類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類、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水。
從嬰幼兒時期,保健醫生就會說,該補充維生素D了。也有很多家長擔心,就這麽壹直吃,會不會吃過量,有不好的影響。對於嬰幼兒來說,會。人體需求的兩大類維生素:
壹類叫作脂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D、E、K。這類維生素必須溶解在油脂裏才能被吸收。
壹類叫作水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C,水溶性維生素可溶解在水中,很容易流失。
由於脂溶性維生素不溶於水,難以從腎臟排出,易在身體裏積存過多產生毒性作用,所以在補充維生素A、D、E等脂溶性維生素制劑時要註意用量,別過猶不及。給孩子吃魚肝油的時候建議嚴格按照說明書吃。
那成人呢?市面上推廣的復合維生素是不是有必要?我們成人真的還需要補維生素嗎?回答是肯定得。夏萌在《妳是妳吃出來的》壹書中對維生素平衡的評價是:極容易缺乏,很難過量。
維生素在人體中的含量很少,不到1%,但如果沒有維生素,人體內很多重要的生命活動都無法完成,所以叫作維持生命的元素,簡稱“維生素”。
現在已知,維生素D對30多種器官上的細胞生長都有影響。也就是說,大約10%的基因表達是不是正常,都跟維生素 D 夠不夠有關系,假如在好幾十種維生素中選壹個最重要的出來,維生素 D 應該是第壹位。
而維生素D是壹種強烈依賴皮膚產生的維生素,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需要多曬太陽。成人,冬天需要在戶外有陽光的地方待上1個小時到2個半小時,才不會缺維生素D。
正如壹開始所說,我們通過吃攝取營養素來滿足自己身體輸出的需求。那維生素D的日常的飲食補充是什麽?
植物首先排除,因為維生素D是脂溶性維生素,必須溶解在油脂裏才能被吸收,所以植物裏幾乎沒有什麽維生素 D ;豬、牛、羊肉裏的維生素 D 也很少,比例上還不如雞蛋高;但要滿足每天維生素 D 的需要,需要10到25個雞蛋才可以。
維生素D平時都臨時存在肝臟裏,需要的時候會被身體調出來用,所以大部分動物的肝臟裏的維生素 D 含量都挺高的,吃2兩豬肝、羊肝,那就足夠壹天的量了。
但活得比較久的動物,它們的肝臟和腎臟往往都是有害物大量聚集的地方,只是為了補充維生素 D 就大量地吃肝顯得有些得不償失。像燒烤店的腰、肝,這些能少吃盡量少吃,如果非想吃,建議吃心。
對於維生素D的最推薦攝取是:深海魚,像鮭魚,金槍魚,同質量下的含量都是雞蛋的10倍。但對於北方內陸人來說,買深海魚不僅麻煩,而且成本高。那就直接維生素 D 的補充劑,這個最經濟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