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冰島幾乎都建立在火山巖之上,大部分的土地無法開墾發展種植業。幾個世紀來,冰島人的生活可以簡單概括成打獵、捕魚和放牧三種生產作業方式。可能是這樣粗獷的生存方式並不能完全填飽冰島人的肚腹,饑不擇食的他們居然把餐刀指向了海上的霸主——鯊魚。
很多研究和實踐都表明,鯊魚肉並不適宜食用。鯊魚的腎臟功能相比鹹水魚來說很差,所以不能排出比海水更濃的尿液,為了適應在鹽度極高的海水中生存,只能將新陳代謝產生的尿素排放在血液中。所以壹般的鯊魚肉總是帶著壹股氨的腥臭味,如果不經過壹番特殊的處理,這樣的鯊魚肉對人類並沒有什麽好處。
而冰島人不但愛吃鯊魚肉,還愛吃發酵腐爛的鯊魚肉。他們把捕獵得來的鯊魚埋在沙裏,經過3到6個月的自然腐爛才取出用作食用。這種名為Hákarl的腌鯊魚肉味道讓外人不敢恭維,不僅臭還帶有強烈的氨水味,不過在冰島當地,這種臭鯊魚卻是人人有口皆碑的時鮮小吃。
能夠做成正冰島鯊魚肉的必須是來自格陵蘭島水域的鯊魚,這種鯊魚生性兇猛,海上捕撈作業也十分地危險,所以這種鯊魚肉壹直是冰島賣得最貴的魚類。鯊魚捕撈上岸之後,漁民們只會選取鯊魚腹部紅色的glerhákarl和鯊魚身體白而軟的skyrhákarl兩部分當作用料。這些被選中的鯊魚肉還要經過4個月以上的風幹晾曬,徹底曬足的鯊魚肉才正式被埋在沙中深度發酵,直到肉體完全酥軟。這樣的辛苦炮制經常會耗去壹整年的時間才有所成效。
繁瑣的制作過程讓異類的鯊魚肉成為食品中的貴族。它只在冰島有壹定規模的餐廳才能吃到,並不是尋常路邊小攤就能買到的“臭豆腐”。壹盤裝著四五塊的鯊魚肉、壹杯當地高濃度啤酒、壹塊烤面包就是最常見的用餐配搭,但是這樣簡單的規格卻要花費6000冰島克朗才足以享用壹回地道的冰島腌鯊魚。
幸好也不會有太多人對這種美食感興趣。有人說這種臭鯊魚聞起來簡直就是《行屍走肉》的現場,到處都是腐肉的味道。“那個鯊魚肉我剛吃進嘴裏就嘔了出來,太難吃了。”為此很多的餐館都會事先把做好的臭鯊魚肉真空密封包裝起來,儲存在冰箱裏,待有客人點的時候才開封取出,不然時時發散的氣味很可能會影響餐館的生意。
不過在冰島人的眼裏,腌鯊魚肉確實是最隆重的珍饈大菜。冰島每年的丈夫節裏,女主人們都會用辛苦熬制的鯊魚肉來犒勞辛苦了壹年的丈夫。很多冰島人離家萬裏,仍忘不了臭鯊魚的美味,都會在歸家的第壹時刻買壹小袋鯊魚肉慰藉口舌。聞著臭,吃著也不壹定香的腌鯊魚卻成為了維系鄉土風味的情感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