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咖哩牛腩飯
印巴,原本有些略為生疏的詞語,卻因為這壹季的時尚,成了如今最熱門的話題之壹。那種濃墨重彩的大紅大紫,民族到極致,卻也時尚到了極致。這壹次,時尚帶動味蕾,神 秘面紗下的印度美食也開始蠢蠢欲動,探頭張望起來。
吃薄餅蘸“菜糊”
與中國菜基本以米飯為主食搭配菜肴壹樣,印度菜也主要以面餅或者米飯為主食,通常佐以咖喱。菜肴幾乎都煮成糊狀,壹般用手撕下面餅,蘸著或卷著菜糊來吃。如果是米飯,則將米飯和菜糊拌在壹起,用手指撮著吃。
印度美食中有十幾種餅,有些類似中國北方的烙餅,是在壹種很像“餅鐺”的鐵板上烙出來的;壹種薄薄的可以卷成不同形狀的薄餅,可以蘸椰奶、青椒香菜汁等幾種醬料吃;還有壹種長相古怪葉子形狀的餅以及類似印度薄餅之雞蛋餅壹樣的餅。
有種發音叫做“達裏”(牛油黃豆)的菜是人氣最旺的印度菜之壹,幾乎每桌必點。雖然說是黃豆,其實是壹種類似豌豆的印度豆子。豆類是印度人每餐必吃的東西,並永遠是作為主菜姿態出現。把“黃豆”加上咖喱和多種香料壹起煮熟,口感如同土豆泥,很香濃而且滑嫩,這種菜如果不說是印度菜,也能想象是米飯或者饅頭的絕配,事實上印度的很多菜都是這樣的感覺,用來配飛餅和炒飯,這些東西混合在壹起的味道很奇妙,感覺棒極了。
在印度有用手吃飯的習慣,現在用餐具和用手吃基本上是壹半對壹半。撕餅的時候都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來操作完成,看似輕松的撕餅動作,可是如果沒有練過的話,就會發現很容易出洋相的哦。
印度烤雞烤成焦黃
當然,印度也有不成糊狀的菜,那就是印度烤肉,有烤雞、烤羊肉和烤魚。很多印度菜是烤出來的,不過用的不是烤箱和烤爐,如果妳在街邊上看過新疆人做饢的話,用的就是那種土竈了。
印度菜講究燒烤,而且要烤成焦黃才罷休。他們大多使用壹種大烤爐,在這個有壹個洞口的傳統竈臺裏可以烤雞、烤魚、烤印度羊肉串和很多種餅,非常實用。
用土爐土法烤出來的東西顏色都很鮮艷,例如印度烤雞呈現出的誇張紅色,是因為選用了很多印度香料腌制,之後又經過小火慢烤才形成的,味道很獨特。
馬沙拉奶茶和“小豆子”
通常飯後當地人會喝壹杯加了香料的印度奶茶,也叫馬沙拉奶茶。原本的奶茶和我們壹般喝的並無差異,只不過在添加了壹種叫“馬沙拉”的香料之後,就非常有個性了。
在印度,有些餐廳門口的收銀臺上,可以看到壹個小碗裏裝著奇怪的像小茴香壹樣的東西。這是提供給每個客人臨出門的時候吃的,效果如同口香糖。還有壹小袋零食,撕開袋子倒出來看,會發現是個頭、形狀和顏色都不規則的紅色和綠色小球,印度人吃的時候壹小撮壹小撮地放到口裏,學著他們的樣子吃了壹口,嚼了嚼發現味道如同小糖豆,除了甜,似乎還有種特殊的香氣。因為印度菜都用很多辛辣調料制成,吃過之後嘴巴裏會有味道,而嚼上壹把這種五彩迷妳的“小豆子”之後,不好的味道就會立刻消失。在小吃鋪,有時還能見到門口放著壹口碩大無比的鍋,裏面文火溫著白乎乎的牛奶,上面壹半還覆蓋著奶皮,非常香濃。
甜得出奇的印度甜品
印度本地的甜品可謂品種繁多,但壹般都偏甜。有壹種叫Rasgullas的甜品在印度很有名,似乎也很受歡迎,它是壹種乳白色的球狀物,樣子看起來就像壹個糯米球,用調羹壓了壓能感覺到外表的滑膩和彈性,是用奶皮、糖漿、發酵粉等做成,飽含糖水,吃起來幾乎每壹口咬下去都能讓嘴裏充滿糖漿,甜得膩人。若是不喜歡吃太甜的朋友們,盡量少買那些直接浸潤在糖漿中的甜品,因為它們往往甜得出奇。另外,有些成球狀的甜品,看起來飽滿豐潤晶瑩剔透的,也要小心,多半也充滿了糖漿。
印度菜最佳拍檔:酸奶
說起印度的冷飲,酸奶飲品絕對是首選,它口感充實而柔和。除了各大飯店提供酸奶之外,印度街頭也有不少專門賣酸奶的小店。烈日下的旅人在壹番奔波後,坐在酸奶店裏,來上壹杯清涼的酸奶,實在是壹種享受。這裏的酸奶有兩種基本口味:或甜或鹹。另外還有各種水果口味的,如芒果、香蕉,以及多種水果混合的,都不是加香精,而是加新鮮果肉。
由於印度菜的主菜多為羊肉、雞肉和海鮮類,而且每道菜裏洋蔥和咖喱必不可少,在中國人眼裏有點油膩、不好消化,所以酸奶就成了印度菜的最佳拍檔。用牛奶制作的醇濃酸奶可以化解掉飯菜裏的油膩,這種酸奶非常濃,濃得沒法喝而只能用小勺來吃。而且不像中國酸奶是甜味的,大部分印度人喝酸奶時不是加糖而是加鹽,或者幹脆就原汁原味。
然後是大的飲食文化:
印度老百姓在美食文化上南北差異較大,北方烹飪中有許多肉、谷物和面包,喜辣味;南方多素食、米飯、辛辣咖喱。印度人家庭基本食品是米飯、家常餅、小扁豆,普通佐料是幹青酸辣泡菜和香菜葉。
印度人的正餐常以湯菜開始,通常是稀薄咖喱,其余菜肴壹般全部同時搬上,不分幾道上菜。正餐之外有輔佐食物,最普通的是凝奶或酸奶、咖喱拌青菜、凝奶拌蔬菜、蔬菜泥和酸辣醬。餐後食品通常有阿月子果仁冰激淩、用米做的布丁、用玫瑰水提味的奶油奶酪球、加糖水的煎餅、用奶酪和牛奶做成的糖和鮮水果等。飯後印度人常用壹種檳榔子、熟石灰和香料做成的包在檳榔葉中的調制品招待客人,以助消化。不過壹般尋常百姓家用餐沒有上述復雜。
印度的飲料多種多樣。在南方,人們喜歡喝濃咖啡,因為那兒靠近咖啡產地。在北方,人們喜歡喝茶,因為那裏有恒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下遊平原,氣候濕潤,所產茶葉量為世界之最。兩種飲料總是同牛奶和糖壹起端上來,如果妳在茶中不放牛奶和糖,應要“清茶”。印度其它的飲料隨地方和季節而異,新鮮果汁是印度人普遍喜歡的。印度的酒類不像西方國家那樣流行,在許多省,特別是穆斯林居住的地區,旅館和飯店以外是禁止喝酒的。在新德裏,每個月的第壹天和第七天以及節日是禁酒日。去印度旅行,旅遊者可在簽證時申請壹種“全印酒類許可證”,持有這個證件將會準許妳在禁酒地區攜帶和消費酒類。
印度人用餐通常不使用餐具。在北方,人們用右手的指尖抓食物吃,把食物拿到第二指關節以上是不禮貌的。在南方,人們用整個右手攪拌米飯和咖喱,並把它們揉成團狀,然後食用。印度人用手進食,但不能用手觸及公***菜盤或為自己從中取食,否則,將為同餐人所厭惡。就餐時常用壹個公用的盛水器供水,喝水時不能嘴唇接觸盛水器,而要對準嘴往裏倒。餐後印度人通常給客人端壹碗熱水放在桌上,供客人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