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女兒回家後,她就壹直忙於她的新家。她收快遞,打滿屋子,整理家務,幾乎沒有時間去老城區看爺爺奶奶。孩子和爺爺奶奶感情最深。她從小被這兩位老人帶大,所以很有感情。這兩天新家的事情忙的差不多了,女兒特意請了爺爺奶奶來家裏給他們做飯。
下午,老人們乘車來到小區門口。女兒帶他們上樓後,帶他們參觀了新家。爺爺看到陽臺的落地玻璃,怕我們打架把它打碎。他覺得太不安全了。從十八層的高度往下看,真的好像是在半空中,會給人壹種空曠感。女兒向爺爺解釋,這個玻璃是鋼化玻璃,不會輕易打碎。爺爺松了口氣。女兒讓爺爺奶奶坐在客廳,拉上窗簾,給他們看老人喜歡看的電影。這臺投影儀的屏幕很大,音響的聲音可以調大,這樣他們就能聽到和看到。然後女兒開始準備晚飯。
民以食為天,中國人非常講究吃。我們出去旅遊,最重要的壹件事就是吃當地的特色美食,回來最多說的就是吃,吃也是最重要的。如果吃的不合口味,即使去的地方風景如畫,也會有遺憾。可見吃在我們心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特別是我爸爸,壹輩子最講究吃,特別喜歡做飯。每次在外面吃酒,他都喜歡研究各種菜的做法,回家後做給我們吃。
然而,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我們長期以來壹直在吃快餐和外賣,似乎我們吃東西只是為了填飽肚子,而不是為了享受美食。在外讀書壹兩年了。對於我們這些忙忙碌碌只想填飽肚子的學生來說,快餐和外賣的味道和普通飯菜沒什麽區別,沒有時間去慢慢體會美食的樂趣。假期給女兒做飯,可惜廚藝不行,天賦不夠。所以,做了幾天,我就抑郁了,放棄了這個麻煩的事情。
然而,女兒回家後,從網上學會了做飯。她做的雞蛋湯,可樂雞翅,涼拌麻辣豆腐,蒜蓉粉條蒸河蚌,還有排骨冬瓜湯,讓我爸媽在平凡的生活中享受到了壹種奇妙的感覺,比請老人在外面飯店吃壹頓飯要有情調和意義得多。我女兒在這頓飯上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她去離家有點遠的ishare Le超市買菜,回到家就洗菜做飯。真的很費時費力,但其實很值得。
我爸媽身體壹年比壹年差,糖尿病並發癥越來越多。父親耳朵不好聽,腿也無力。而我媽的眼神越來越模糊,已經在顫抖。我們需要幫助她走出去。等她老了,我就希望我們晚輩能多陪他們吃吃飯,壹家人壹起開開心心的吃吃喝喝才是最幸福的事。
我的父母患有糖尿病。他們控制他們的糖,但他們不能控制他們的飲酒。作為醫生,我勸過他們很多次,但他們從來不聽。他們喜歡吃飯時喝點酒,所以我後來就不說話了。品嘗美食和美酒是他們的最愛。如果不讓他們喝酒,那不是剝奪了他們生活的樂趣嗎?所以,就順著他們的意願,隨他們去吧,有時候給他們買點好酒。喝酒可能對他們的身體不好,這讓我覺得有點遺憾,但我不怪他們,因為指責和抱怨沒有任何作用。還不如給他們壹個好心情,比藥物更有效。所以,我不會刻意控制他們喝酒,只要他們開心就好。
我覺得這是對父母最好的照顧。不需要太多的語言,而是讓喜歡美食美酒的老人們開始體驗生活中非常美好的部分,真正從味道中享受生活中最動人的部分。妳不需要給他們太多錢,他們的養老金每年都在漲,可以過上很富裕的生活。他們需要的是我們給他們做飯,陪他們吃飯,聊天。我們從小吃他們的飯,現在他們老了,牙齒掉了,味覺麻木了,體力下降了,身體虛弱了。我們也要給他們做點飯,感受他們的孝心和關心。
這兩年,我走遍了全國,吃到了好吃的。在我的記憶中,真正讓我依戀的,不是酒店裏那些昂貴的山珍海味,也不是那些千奇百怪的菜肴,而是我經常在夢裏夢到的父母做的飯菜。父親用了壹生的時間研究和烹飪各種美味,每壹頓飯都傾註了全部的心血。我壹直覺得他的酸辣土豆絲,酸蘿蔔炒羊肉什麽的特別好吃,因為有壹種認真,熱情,對家人的關心。在我看來,這是父母做的菜最讓我魂牽夢繞。有時候最好的關心不壹定是語言,也許是做壹頓美味的飯。
生活質量從吃開始,要吃得不急不敷衍。更重要的是,壹家人壹起吃飯,“味道”就是三個人壹起吃飯,慢慢享受美食美酒帶來的快樂。這才是生活的真正味道。
父母老了,其實很孤獨。這是因為孩子有自己的世界,父母覺得孩子無能,在家無所事事,所以會覺得很孤獨寂寞。而且退休多年後,和老同事老朋友漸行漸遠,同齡人壹個個離世,他們會更加孤獨。與此同時,世界發展太快了。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他們仿佛生活在另壹個沒有電腦和智能手機的時代,與這個快速發展的世界有些格格不入。
所以,我們要多陪陪父母,多陪他們吃飯,多表揚他們,讓他們走出自己的家,到我們的家裏走走,讓他們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填滿他們的生活時間和空間,讓他們過得充實,讓他們感受到親人的關懷。
我們對父母最大的孝心就是多陪陪他們,讓他們開心,笑壹笑,同時不斷完善自己,實現自我超越,升華自己的人生價值,那麽父母就會以我們為榮。這才是真正的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