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琥珀的做法
[壹]材料:
生單體——未經過預聚合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無色透明液體,在標本制作中起溶劑作用。
熟單體——經過預聚合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無色透明粘稠液體。5攝氏度以下保持原來性狀,在高溫下逐漸加熱固化。
材料應存放在大廣口瓶中在冰箱中保存。用時用小瓶取少量。
[二]材料準備
最好是充分幹燥的立體幹制標本。
[三]工具
鑷子、解剖針、光滑幹凈的玻璃板及載玻片、抽氣泵、拋光機
[四]過程
1)制模
用玻璃板做底板,玻片做四壁,按標本大小制作模具。搭好後,用鑷子蘸少量熟單體滴在載玻片接縫上方,使其自行流下使縫粘合,粘和過程須重復兩次。隨後放在40攝氏度恒溫箱中使單體固化。模具做好後即可註入4-5毫米厚的熟單體。再放入40攝氏度恒溫箱中12小時使其聚合硬化,作為固定層。將用繪圖墨水書寫並生單體浸泡的標簽放入,再加壹薄層熟單體,並固化。
2)包埋
將幹制標本在生單體中浸泡約1小時,使其完全浸透。在模具中註入壹定量熟單體,隨後將標本放在模具中,用鑷子和解剖針加以整形和扶持,待單體稍有聚合,標本位置固定時,將整套模具平穩移到有蓋玻璃器皿中。在包埋過程中盡量在自然條件下聚合,這樣最然時間較長,但不易產生氣泡。兩日後,用解剖針試探,當單體聚合成半固態尚未完全固化前再加入5毫米厚的熟單體。加入單體時,從模具的壹端註入,使其自然流入另壹端鋪平,並註意用解剖針等隨時整形。重復此過程,直至包埋完成。如果要加快聚合而需要加溫,應在加入單體後使用抽氣泵在密封容器中固化。
如果單體從冰箱中取出並倒入模具過程中如表面有水氣凝結,應停止操作,待水分蒸發後,在單體上滴加少量生單體,使原熟單體溶化後繼續進行。
如產生氣泡,應用解剖針將氣泡刺破,同時在針上滴加少許生單體使其順針流下。令氣泡浮出,再用熟單體將針孔填補即可繼續進行。
3)脫模
單體完全固化後即可進行脫模(從第壹次註入到最後完全固化大約需要半個月)。先拆掉底板,再去掉四壁。可以稍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