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萬寧特色美食如何

萬寧特色美食如何

想要了解壹個城市用什麽方法最好?答案當然是——吃!在海南四大名菜之中,來自萬寧的東山羊、和樂蟹占據兩席。而行走在萬寧的大街小巷、村頭海邊,品嘗美味時,妳都可能遭遇驚喜。

1、後安粉湯遠近飄香

湯濃、肉鮮、蝦酥、粉滑,很多食客這樣評價壹碗地道的後安粉湯。很多海南人壹天的生活正是從壹碗熱氣騰騰的後安粉湯開始的。

後安粉湯出自萬寧濱海小鎮後安,在海南全島家喻戶曉,是廣受喜愛的早餐,也有人當作正餐來享用。後安粉湯選用米粉、豬內臟(大腸頭、粉腸和豬腰)、豬瘦肉、酥炸蝦米、香蔥、胡椒粉、豬頭湯、鹽、味精和坡芹等原料加工而成。

據說,第壹碗後安粉湯出自位於後安鎮農貿市場的光亮粉湯店。

當時,漁民們在寒冷的清晨出海,到岸時,大家都非常想吃上壹頓熱呼呼的早餐。於是,有壹位村民在家中煮好熱湯,等漁民上岸了,再用新鮮打撈上來的小魚、小蝦,以及當地居民愛吃的米粉條,加入湯中燒煮片刻,即可食用,既快捷又溫暖。久而久之,這樣的粉湯,受到越來越多的人歡迎,而且從海邊漸漸流行進了村鎮。同時,這碗粉湯的制作方法也進行了壹些改良,從小海鮮改為更日常的豬肉。

那位熱心的村民正是光亮粉湯店現任老板的爺爺。

如今,這家百年老店歷經三代人的精心經營,在萬寧當地享有盛名。而在海南任何壹個市縣,妳都能很容易地找到後安粉湯店。後安粉湯,早已在很多海南人的心中成為“早餐”的代名詞。

2、和樂蟹卵滿膏多

萬寧市和樂鎮、後安鎮、萬城鎮、東澳鎮、禮紀鎮等5個鎮,靠近港北小海、老爺海,為萬寧市人民政府“和樂蟹”地理標誌產品的保護範圍。

尤其是和樂鎮港北村、樂群村壹帶出產的螃蟹,具有“背黛肚赤,卵滿膏多”的特點,金黃油亮的脂膏幾乎充滿蟹蓋,如同鹹鴨蛋黃,富含營養。和樂蟹之所以肥厚味美,主要是因為太陽河、龍首河及龍尾河三河匯集流入小海,水流平和,鹹淡適合,海底生長了大量海草、海菜,為螃蟹提供了豐富的食源。在此環境下生長的和樂蟹,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灰分、甲殼素、鐵、鋁、磷等成分,營養豐富。

每年的清明到端陽、中秋到冬至這兩個時段,是捕捉和樂蟹的黃金季節。尤其以清明時節的和樂蟹最好吃。這壹時期的和樂蟹,蟹黃多且嫩。成品雄蟹體重壹般在200克左右,雌蟹150克左右。

作為海南四大名菜之壹!和樂蟹烹調方法多種多樣,蒸、煮、炒、烤等均具特色,尤以清蒸為佳,既保持原味之鮮,又兼色彩之美。做法是將新鮮和樂蟹擦洗幹凈,放入鍋中,旺火蒸15分鐘後取出,除腮之後,用明火在鍋中烘幹即可。配上用蒜蓉、姜蓉、精鹽、桔子汁、米醋調制而成的蘸料,味道更佳。

3、萬寧豬腸粑傳承百年

椰絲糯米卷,海南全省都有,但被稱為“豬腸粑”的,只見於萬寧。萬寧市萬城鎮北門村是豬腸粑的唯壹出產地。

據說,這種特殊的食物是在明末清初時隨著福建移民傳入萬寧的。古時,因為保鮮條件有限,出海的漁民常常因為食物變質而挨餓。漁民的妻子們發現,用糯米制作的糍粑,既耐存又耐餓,於是糍粑成了漁民出海時的必備食物。

豬腸粑制作工藝繁雜,需要糯米、椰子、白糖、白芝麻、姜、花生、豬油等主料、輔料及配料。

如今,要說誰能做出1米長的豬腸粑,恐怕就只有嚴家興老師傅壹人了。每天早上7時許,嚴師傅總會出現在萬城鎮紅專街與第二市場的交接路口,擺出3條豬腸粑售賣。他不用吆喝叫賣,人們很快就會將豬腸粑買光。

老師傅的手藝是父親傳下來的,粗略算起來,也有百年歷史。嚴家制作的豬腸粑陪伴了壹代又壹代的萬寧人,是許多人割舍不了的鄉情。但由於制作耗時費力、利潤不高,再也沒有人願意接下他的這門手藝。

4、東山羊味香不膻

論起海南四大名菜中的東山羊,在萬寧市北大鎮、長豐鎮、禮紀鎮、南橋鎮等地都有,尤以萬城鎮東山嶺出產的東山羊最為知名。

東山羊全身毛色烏黑發亮,體小蹄健,善於攀爬,膽大不畏人,且潔身清高,輕易不肯吃掉在地上的食物,為動物界所罕見,頗有君子風度。

具有“海南第壹山”和“仙山佛國”之稱的東山嶺,是東山羊的理想棲息地。遍布的山崖、石洞,是東山羊進行健身運動的天然場所,灌木、野草、樹藤、鷓鴣茶、清泉水成了東山羊的綠色食糧。與其他品種的山羊相比,成品東山羊具有湯汁乳白不膩、皮嫩味美、味香不膻的特點。

最著名的烹飪方法當屬“白汁東山羊”,這道菜已入選《中國烹飪百科全書》,成為國宴菜。此外,東山羊還可做成白切、紅燜、扣肉、肉串等多種菜品。

在海南,逢年過節,宴請貴賓,東山羊是必備的菜肴。尤其是過年的時候,幾斤羊肉,少許調料,壹口小鍋,再配些青菜,大家圍坐壹起打邊爐,邊吃邊敘。這簡單的吃法既營養又方便,也展現了萬寧人豪邁簡樸的個性。

5、來興隆品味印尼風情

山海清新,天賜群峰,綠野花香,這是萬寧的自然之美;咖啡飄香,華僑風情,動感沖浪,這是萬寧的人文之美。而最沁人心脾的,莫過於街頭巷尾那壹縷縷動人的咖啡香。

興隆擁有3萬多常住人口,卻有100多家咖啡店,興隆與咖啡早已密不可分。從早到晚,壹杯興隆咖啡,壹份印尼糕點,滋潤著興隆人幸福的閑暇時光。

上世紀50年代起,印尼歸僑定居興隆農場,在歷史光影的交融作用下,萬寧飲食文化中融入了東南亞美食風情,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域性美食。印尼咖喱飯、印尼炒飯、印尼炒粉?在興隆,僑鄉美食,琳瑯滿目。

印尼歸僑杜添江和梁惠貞夫婦引進的印尼風味蝦,屬於萬寧特色菜品。他們自上世紀60年代歸國以來,有人說他們見證了興隆的發展,但事實上,和眾多歸僑壹樣,他們才是興隆僑鄉文化的締造者。在他們開設的印尼風味餐廳裏,具有異國風情的裝飾物隨處可見,梁惠貞老人壹手正宗的印尼風味私房菜,也已成為餐廳的特色招牌。

更多關於萬寧特色美食怎麽樣?,進入:/ask/2d9c481615731497.html?zd查看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