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以後,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晝日漸縮短。民間有“吃過夏至面,壹天短壹線”的說法。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夏至節氣的由來及傳統美食,希望對妳們有幫助。
夏至的由來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壹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采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壹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長,且越往北晝越長。
如海南的海口市這天的日長約13小時多壹點,杭州市為14小時,北京約15小時,而黑龍江的漠河則可達17小時以上。同時,對於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來說,夏至日也是壹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壹天。在北京地區,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高達73°32′。
夏至過後,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日減短。對於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夏至日過後,正午太陽高度也會逐日降低。民間有“吃過夏至面,壹天短壹線”的說法。而此時南半球正值隆冬。
夏至吃什麽傳統美食
1、狗肉
壹些地方還流傳夏至食狗肉的習慣。吃狗肉能強壯身體,史記雲“秦人以狗禦蠱,俗謂夏至宜食狗肉”。意謂夏天多流行性疾病,夏至適宜食狗肉,以增強抵抗力。故在夏至食狗肉的習俗壹直沿襲至今。
2、荔枝
除了吃狗肉之外,還有吃荔枝的習慣,廣州粵語地區和廣西的欽州、玉林等地區都非常喜歡吃夏至的狗肉和荔枝,兩者合吃不熱。大量食用荔枝容易引起低血糖癥,也就是“荔枝病”,因此壹定要適量。
3、過水面
山東各地在夏至的這壹天裏是要吃涼面條的,也就是過水面,用麥稭編壹個精致的小笊籬,在湯水中壹次壹次的往嘴裏撈面吃,對於小孩子來說已經不只是吃飯了,更是壹種遊戲,充滿了樂趣。
4、餛飩
無錫人中午吃餛飩,取其混沌和合之意。有民諺說:“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民間還有吃了餛燉之後為孩子量體重,希望孩子體重增加,身體健康的習俗。
5、莧菜和葫蘆
某些地區夏至當天未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會到娘家吃飯,舅舅家就會準備莧菜和葫蘆做菜,寓意吃了莧菜就不會發痧,吃了葫蘆腿就有力氣。
6、圓糊醮
醮坨由米磨粉做成,加韭菜等佐料煮食,又名圓糊醮。“夏至吃了圓糊醮,踩得石頭咕咕叫”,以前很多的農戶會將做好的醮坨用竹簽穿好,插在水田的缺口流水的地方,並且燃燒香以此祭祀,祈求可以豐收。因此浙江紹興依然有夏至吃圓糊醮的習慣。
7、粽子
西北有些地區夏至吃粽子。在西北地區如陜西,此日食粽,並取菊為灰用來防止小麥受蟲害。
8、麥粥
江蘇無錫的人在夏至這壹天,早餐會吃麥粥。麥粥不僅是清香宜人、健脾養胃、老少鹹宜的美味,能有效緩解人們“苦夏”時的食欲不振,同時還可祛濕利尿,是夏至節氣不可多得的美味。
9、夏至羹
湖南長沙人夏至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湯丸,名“夏至羹”,民諺雲“吃了夏至羹,麻石踩成坑”,“夏至吃個團(音為”坨“),壹腳跨過河”,意喻力大無比,身輕如燕。
10、夏至餅
夏收完畢,新麥上市,所以有日吃面嘗新的習俗,也有人用麥粉調糊糊,攤成薄餅烤熟食用。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等,祭祖後食用,俗謂“夏至餅”。
11、豌豆糕
夏至這壹天,在老南京的風俗中大人要叫小孩騎坐於門檻上吃豌豆糕防百病。這項風俗的由來是因為夏令天氣火熱,人們多不思飲食,才讓小孩先吃豌豆糕開胃。此外,老南京在夏至這壹天還要吃碗涼面稱稱體重。
12、夏至蛋
湘南的衡陽、郴州、永州和湘西吃夏至蛋。夏至日,將整雞蛋煮熟,剝殼後加紅棗煮湯吃,叫“吃夏至蛋”。湘南壹帶,主要是嘉禾、藍山、桂陽於夏至當天早晨起來,將整雞蛋煮熟,用紅紙或紅色染料將蛋皮染紅,再用壹個小網袋裝上,系上少年、兒童的前胸,壹直掛到中午或下午再剝去蛋殼將蛋吃掉。民間以為夏至吃蛋,能強身健胃,行走有勁。諺雲“夏至吃蛋,石板踩爛。”。
13、新麥
山東部分地區,夏至日有煮新麥粒吃的習俗,孩子們用新麥稭編的小笊籬,在湯水中撈取新麥粒吃,既嘗新,又是壹種遊戲。
14、熱面
還有人愛在酷熱的夏天吃熱面,那叫“鍋挑兒”,據說有“辟惡”之意,吃熱面是為驅除邪惡,多出汗以祛除人體內滯留的潮氣和暑氣。
15、生菜、涼面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老北京的風俗習慣,每年壹到夏至就可以開始大吃生菜、涼面了,吃這些生冷的食物可以有效的幫助降火開胃,促進食欲,但是又不至於會因為過於寒涼而損害身體健康。因此每逢夏至將近的時候,涼面等食物就開始大賣了。
夏至養生要點
1、生熟食品分開放置
大多數人直覺認為,冰箱溫度低,內裏存放的食物都是安全的。
但冰箱並非“保險箱”!各種食物亂塞、存儲方法不對,又或者忽視對冰箱的清潔,都會引發“病從口入”的潛在危險,如急性胃腸炎,甚至“食物中毒”,所以需要將生熟食品分開放置。
2、忌夜食生冷
夏季夜短,夜間要註意不要吃生冷、粘膩之物,否則會有腹脹、吐瀉交作等病癥。
3、“苦”味養生
夏日炎炎,往往讓人心煩意亂,而煩則更熱,會影響人體的功能活動,從而產生許多精神方面的不良影響。
苦瓜能泄去心中煩熱,排除體內毒素。建議涼拌,以保留苦瓜中所含有的維生素。
4、多喝水,預防急性心肌梗死
夏至時節氣溫高,人體內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時若不及時補充水分,就會使人體血容量減少,大腦會因此而供血不足,極易誘發急性心肌梗死和腦血栓形成,因此夏至要多補充水分。
5、靜息調心
根據中醫五行理論,夏天是養心的季節,應“常如冰雪在心”,即“心靜自然涼”。聽慢音樂是壹個調息的好方法,舒緩的音樂可以幫助呼吸慢下來,讓心臟得到休息。
6、溫水洗澡
溫水沖澡可使神經系統興奮性降低,加快血液循環,改善肌膚和組織的營養,降低肌肉張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抵抗力。
7、適當鍛煉身體
鍛煉的時間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為涼爽的時候進行,場地可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清新的地方,鍛煉的項目以散步、打太極拳、做廣播體操為好,劇烈的運動不宜做。
8、外出采取防曬措施
夏至時節,應避免在強烈的陽光下暴曬,外出時,應采取防曬措施,如打傘、戴遮陽帽、塗防曬霜等;也可隨身備有人丹、藿香正氣水、十滴水、清涼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