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最初的味道

最初的味道

小時候,物質匱乏的年代,我的零食是什麽呢?除了當季的花果,好像沒了,冬天就更少了,我只記得喜歡偷吃家裏的鹽豆(用黃豆辣椒腌制並曬幹),又辣又鹹。

記得有壹次遠在廣東的姑奶奶北上探親,帶來了巧克力和芒果。第壹次吃巧克力難以下咽,怎麽有這麽難吃的東西,這麽怪的名字,即便長大後在廣告和書籍中了解那是“浪漫”的味道,也喜歡不起來。第壹次吃芒果也接受不了,味道太怪,現在倒挺喜歡的,潤滑,香甜。

那個時候的味蕾,估計只能接受酸甜苦辣鹹吧。

壹個午後,在奶奶的小院裏,奶奶說,“我走在路上時,看地上有個煙紙盒,拿起壹看,裏面裝幾個這個,妳嘗嘗”。“這是什麽呀?”我看著這個小小的綠綠的皺巴巴的東西,仔仔細細翻來覆去看了它好幾遍。

那個午後好寧靜啊,沒有憂愁,沒有煩惱,放松自在生發著喜悅,陽光灑在我身上,奶奶的臉上。(我本來單純想寫美食來著,可還是寫出了對奶奶深深的思念,小時候不明白閱讀理解,思念誰就直接說,為啥要繞啊,可能作者也被套路了,自然生出來的思念吧。祝福奶奶,在另外的世界壹切安好。想您。)

然後把它輕輕放進嘴巴裏。

就這樣,和柔軟的舌頭親密接觸,都沒敢碰到堅硬的牙齒,在舌頭和上顎間翻滾,它更柔軟了,直到被自然浸泡破了,哇,味道出來了,有點酸有點甜。此時我有些同情它了,不知被如此深情的對待,它感受如何,哈哈。接著,用牙齒壹點壹點把皮砌掉,哇,味蕾全部打開,而且調動了全身的細胞壹起品嘗,感受這人間美味,酸酸甜甜,可愛彈性順滑!喜悅,滿足,自在,圍繞在周圍。如果能穿越回去,我特想看看那個小女孩癡癡的樣子,她與葡萄幹融為壹體!壹定很美吧!

我記得這粒葡萄幹,吃了好久,我也沒再要第二粒。但味道卻永遠留在了心裏。

環境變了,最重要的是人變了。

那天我想做個實驗,好好吃飯。當我試著慢下來,帶著覺知把食物放入口中,慢慢咀嚼時,我突然胸悶,緊張,不舒服,我就停止了,恢復了以往的速度;深呼吸幾次,我又做了嘗試,就這樣在快慢交替中吃完了早飯。

我想,口腔,食道,胃也是有記憶的,有慣性的,突然的改變肯定會帶來反應。就像壹直習慣思考,用頭腦的人,壹旦讓他冥想,打坐,站樁等靜心方式慢下來,他會心慌,胸悶,還有莫大的虛無感,往往堅持不下去。頭腦喜歡復雜,擅長比較,分析,評判等,壹旦讓它停下來,回到當下,和身體連接,它就要跳毛了,想方設法讓妳停下,給妳不舒服的體驗。所以,只有妳允許它的掙紮,允許它帶給妳不舒服的感受,直到它漸漸平息。

於是,我又做了壹次嘗試。

這次我和呼吸結合起來,當不舒服來臨,我就回到腹式呼吸,好很多,然後品嘗和覺知呼吸同時進行,媽媽做的小米胡蘿蔔粥,我慢慢喝壹口,停了壹下,感受味道和溫度,然後咽下去,剛開始完全感受不到食物從食道滑入胃裏的過程,進了嗓子裏就沒了,後面幾口,才有感覺,胡蘿蔔的味道真的不錯,胃也暖暖的。

小豬佩奇裏豬粑粑跳泥坑比賽,秘訣是和泥坑融為壹體。真的做什麽都可以這樣。吃飯的時候,和食物融為壹體。豬粑粑好智慧。

意外收獲是,以前,中午吃三個餅才能飽,帶著覺知,慢慢品嘗,吃壹個居然就飽了,沒有撐的難受的感覺,關鍵是身體真的很舒服。

吃第壹口和第十口的感覺完全不壹樣,妳可以選擇,讓自己更舒服,不存在浪費可恥,不尊重自己的身體才可恥。

還有,對食物妳是否有評判,好與不好,多與少,喜歡不喜歡,這些評判和認知哪裏來的,要不,玩壹下,體驗下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