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洪雅生態宴屬於哪兒的特產

洪雅生態宴屬於哪兒的特產

吃、住、行、遊、購、娛,餐飲文化是旅遊產業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

洪雅素有雅自天成、綠海明珠的美稱,這裏山川秀美、特產豐富,經國家認定的生態食品、有機食品數量占全省壹半以上,地方餐飲文化內涵豐富,很多名食、小吃(好載入基尼斯世界記錄的“洪雅缽缽雞”以及雅魚、耙老漢、石巴魚等)享譽省內外。

為宏揚洪雅飲食文化,打造生態旅遊品牌,洪雅縣組織全縣旅-業開展了“洪雅旅遊特色餐飲——十佳生態宴菜譜”的創制、評選活動。按照色、香、味、型、名等標準和所選用主要原輔材料均為洪雅地產生態食品、烹制過程盡可能保持生態食品特色、富有營養價值的要求,經相關部門專家和縣內資深廚藝大師組成評委,對各旅遊單位創制的30多個菜譜進行初評、現場制作評分,評出了“洪雅縣十佳生態宴”菜譜,以饗廣大遊客。

川菜,名滿天下,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川菜館。有名的川菜,大多從街邊小吃發展而來。隨著名氣和需求量的雙雙激增,川菜逐漸步入了公司化、連鎖化的軌道,其平民特色慢慢地沈澱在了都市邊緣的小城、鄉村。

洪雅,地處青衣江流域,按傳統流派劃分應屬大河幫,菜品以家常味見長。川人好吃,洪雅吃好。餐飲永遠是這個小縣城最為活躍、充滿創造力的行業。可就地取材的東西很多,山區林間生長的竹筍、木耳,周公河、青衣江中遊弋的雅魚、黃辣丁,壹把青草壹斤糧食餵養出來的家畜家禽,乃至田邊地頭林間草地隨手扯壹把側耳根、灰灰菜都在簡單而絕不粗糙的烹飪之下,搖身而為席上佳肴。要徹底弄清洪雅的飲食,妳除了要親口品嘗外,還要能聽懂林林總總的、無法書寫方言。當然,可以邊吃邊學。

洪雅境內大小河流330條。縱橫交錯、水質各異的河流孕育了品種繁多的淡水野生魚。魚肉嫩,名字也美:雅魚、土鳳,白甲、青波,桃花、墨條,像是壹幅幅對子,又像山水畫的題跋。縣城及周邊以烹魚見長的飯店有4家,主要品種有雅魚、粑老漢兒、黃辣丁、石巴子、鰱魚等,特別是粑老漢兒、黃辣丁、石巴子等,目前還未實現人工飼養,都是如假包換的河魚。所有的魚都有紅湯、清湯兩種做法。紅湯湯色鮮紅明亮,口感香辣,天生懼辣的朋友不妨選擇清湯。清湯作料將紅辣椒改為青辣椒,又少了豆瓣等辛辣作料,辣味驟然減輕卻又並未完全喪失,可直接啜湯,吃得渾身發熱再細細品味細嫩的魚肉。湯靚營養好,酒足春夢香。

洪雅食魚均以量論價,不另收加工費。食前打電話告訴老板用餐時間,店家大廚會在妳即將臨店之際才操動刀俎,剖魚、熬湯、下鍋,視季節加入竹筍、野生菌等菜蔬,各環節壹氣哈成,壹鍋魚湯鮮美無比。

魚與筍是壹對最佳搭擋。“遙憶青衣江畔路,白魚紫筍不論錢”。盡管魚、筍早已超越了蘇東坡時代身價非凡了,但初夏的苦筍、秋季的冷筍仍然伴隨著雅魚在鍋中散發清香。

美食指南:董洪、林萍、蓮花。

價格快報:黃辣丁80元—120元/斤

距縣城約30裏東嶽鎮天宮村

江畔大榕樹下有壹農家,雖陳設簡陋,但其味絕非縣城魚家可比。三寶鎮,距縣城

公裏,

多年前,黃辣丁等特色魚宴從這裏悄然興起。雖然15年之中食魚重心轉至縣城,但仍有幾戶漁家堅守在這座古水碼頭上。自駕遊客人不妨前往這兩個小鎮尋覓美食。

周鰱魚則是壹家專事烹制鰱魚的農家店。加了涼粉的鰱魚連湯帶肉倒入壹個直徑近兩尺的大圓盤中。涼粉本身白凈無味,盡吸鰱魚鮮味與作料辛香,口感之美反而超過魚肉本身,最受女士喜愛。魚肉吃得差不多了,店家再端上壹大碗煮好的面條、素菜,不由分說傾進剩余湯汁。至此,再矜持的人也必據案大嚼,大快朵頤,賓主皆大歡喜。

在洪雅,能與魚爭壹席之高下的非缽缽雞莫屬。解放前,有人將雞肉盛在土陶缽中沿街叫買,故稱缽缽雞。現今,原料取材及做法沒有太大變動。精選壹只敞放於農村、稻田偷谷、林下啄蟲、奔跑逐日的本地土雞,放血洗凈,整雞煮至八分火候,晾幹,切片,用竹簽分別將肉片、雞皮等各部位串成串,放進早就調制好的湯頭裏浸泡片刻,就可舉著了。湯汁分紅湯、清湯兩種,觀之已食指大動。缽缽雞趣妙之處還在於算價時,店家以吃後的空竹簽計數,洪雅人淳樸余風由此可見壹斑。

(洪雅的代表名菜之壹。解放前,有人將雞肉盛在土陶缽中沿街叫買,故稱缽缽雞。雞非農村敞放不能入味。妙趣之處在於將雞身上各部位分門別類以竹簽穿之,放進壹鍋特制湯頭裏浸泡片刻,就可舉著了。湯汁分紅湯、清湯兩種,觀之已食指大動。算價時,店家以吃後的空竹簽計數,洪雅人淳樸厚道由此可見壹斑。)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