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暴走意大利是壹番什麽樣的體驗?

暴走意大利是壹番什麽樣的體驗?

旅遊愛好者-AY_11248366

很早就定了意大利之行,至今日算是善始善終。此次選擇意大利,起因也只是同學發過來的壹個鏈接,說有個培訓課請了巨匠Andrew Zisserman來做講師。看過好些他的文章,受教頗多,也聽說這邊兒本專業的孩子都用他的書做教材,於是心念壹動,雷厲風行,當即便跟導師請了願,給課程主辦單位發了個人簡歷另導師推薦信,然後臉皮拉成三丈厚,到系主任那兒“找錢”去了。

花開兩朵,各表壹枝,近日偶然能在網上看到同學分享的背包客經歷,踏足大好山河,攬天下風景,心向往之,羨慕不已。自己單身獨行,雖不是沒有,卻總有朋友招待,各種體貼,每每玩兒的盡興,毫無壓力,卻又少了幾分道不出的滋味。做個背包客窮遊暴走,也是積攢多時的沖動了。

此兩因素相互激勵,便有了這八日意大利的行程。話不多說,去威爾士辦理了簽證,終結了博壹的年終答辯,收拾行囊,上路。

早上7點的飛機,即使6點檢入,最晚5點也該登上去機場的大巴了。為以防車晚點睡過頭諸如此類的糗事,訂上4點左右的車票是個不錯的選擇,於是3點起床洗漱用餐的命運是逃不了了。給自己留條後路,壹直是我的選擇,卻又有時候使得自己優柔寡斷,過分謹慎。

學校的交通十分便利,布城有十多路公交車經過我們學校內部車站,而且校內也有大巴通往英國各個主要城市。即使淩晨3點去機場,也是不成問題。訂了票,起個早,背上包,上道,孰知囧事無征兆,臨頭無處逃。提前到達車站守望,左顧右盼,車卻遲遲不來。布城的夜開始冷了,卻阻不了瀟灑的本科生煩囂的夜生活,雖只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往來穿梭,那輕則醉意闌珊重則酒氣沖天裏透著的壹股勁氣卻在這沈沈的黑幕裏脈動著。想起自己作為新生入校,竟已有七年之久了。時間壹分壹秒地流走,時而似飛梭,時而又冗長,壹位出租車司機和我攀談許久,說可以免費載我去市中心,另25鎊載我去機場,被我婉拒後只好悻悻地開走了。總算等來了下壹班車,跟司機抱怨前班車莫名失蹤,但也無毫無心情執著於此了,上車坐定心安,還不太晚,有驚無險。

布裏斯托 - 比薩

早上10點半抵達比薩,這個小城市有著世界文化遺產——奇跡廣場,其中的比薩斜塔更是聞名於世。我的行李總***就只有壹個背包,裏面裝著上課需要的筆記本電腦和換洗衣物,說重不重,只是背著它步伐卻輕松不了。步行約二十分鐘,便到了比薩火車站,繼續直行壹刻鐘便到了比薩的商業街,說是商業街其實也只是其他住宅區略顯繁華而已,以小巷居多,店鋪門面都似乎不大。

走過中橋,繼續前行,探尋者比薩斜塔的蹤跡,不經意間壹轉頭,壹座象牙白塔便那樣隨意地映入了眼簾。沒有想象中的高大,不過這座圓形的鐘樓立馬標榜了自身的獨特,壹根根圓柱頂著壹個個拱,肅穆中又添幾分細膩。

請人幫忙拍照,在其熱情地再三詢問下,忍不住擺了這個俗套的推塔姿勢。想起中學課本裏關於自由落體的壹場廝殺,又何曾想到某日會在伽利略的故鄉看著斜塔想象著這個自由落體實驗呢。接下來去大教堂轉上壹圈,再到比薩高等師範學校門前坐著略歇壹歇,買個傳說中無敵的冰激淩,便折返火車站準備再度啟程了,捧著壹個小型的奇跡廣場雕塑,算是留個紀念。?

比薩 -?Sestri Levante

坐上火車,立馬就困了,靠著椅背壹閉眼,就陷入了半睡半醒中。不知過了多久,只覺忽明忽暗,光影交織,壹睜眼,原來火車進了隧道,正欲繼續閉眼小憩,眼邊閃過壹道景,讓我幾欲驚呼出來。那是金光卷起的壹幅畫,碧波擡起層層浪,拍在青郁點綴的直崖邊,嘩啦壹聲入耳,壹棵彎挺的椰子樹掩不住那的粼粼的波光,卻讓肆掠的驕陽往後靠了靠。也就只有那麽壹幀的時間,整幅絕美的布局轉瞬即逝,再度陷入黑暗,卻就被我在這麽不經意間盡收眼底。也許是來的太突然,驚喜才像狂潮般上湧。至此我睡意全消,扭頭看窗,整個人定格著,期盼著。打開手機地圖,才發現原來火車已經貼著海岸線在行走,剛剛經過五漁村中的蒙特羅索,距離地中海也是咫尺之間。火車隧道是開鑿在海邊的山崖中,時而透過山石的縫隙間可以瞥見外面的景致,這樣的轉瞬即逝,讓我對於即將抵達的城市有了不小的期待,所謂近朱者赤,想來作為壹個海濱城市,Sestri Levante該不會讓我失望吧。

壹天的疲倦就這樣壹洗而空,興沖沖地下了火車,壹路輕快地荷著大背包向著我的酒店踏去。尋了個餐廳,吃了壹個匹薩,感覺這裏的匹薩面皮兒要薄上不少,特別是圓餅邊緣的部分竟也是軟軟的。老板對我比劃半天問我要不要切開,我也對他比劃半天要了張收據,朋友告訴我不要太指望英語,果然不假。隨後舒服地休息了壹晚,可以輕裝上路了。酒店的自助早餐相當豐盛,各式特色面包糕點,蔬菜水果沙拉,還有鮮美的貝類,餐後咖啡也是十分香濃,讓我心情大好。意大利四處都是咖啡,且味道都是極好,難怪星巴克在此無法生存。

學習的場所就在海邊壹個基金會的內部,離開海灘去上課,簡直是壹種對意誌力的極大考驗。清晨的海水藍得很矜持,隨著深淺變換著層次,被那小山丘摟著,嬌羞的很。壹只只小船泊在海面上,又添些許生機。這樣壹個靜謐的城市,這樣壹個讓人忍不住咧嘴歡顏的城市,果然沒有讓人失望。這個海灣有個安詳的名字——靜謐灣。

壹咬牙,去上課。上課自是要認真的,窗外海水撲岸的聲音倒沒有讓我分神。因為課間已經吃了不少主辦方提供的小吃,所以中午只吃了壹個金槍魚三明治。壹張意大利菜單看的我滿眼冒金星,幸好有壹同上課的Sebastiano和Luca幫我點了餐,解了難。之後和他們壹夥兒人在海邊的小桌旁壹邊吃,壹邊聊。有人聽說我在布裏斯托學習,突然問我是否認識我導師,還說曾經造訪過我們實驗室,讓我不知到底是世界太小,還是我這老板聲名在外。三明治長的很奇怪,倒像是個漢堡,不過味道卻很是不錯,餐後壹杯espresso,也是十分解膩。吃罷,繼續半天的學習,又到了晚餐的時間了。離開課堂,準備去周圍的景致探個究竟,沒走兩步便碰到了Luca,閑話兩句,得知他也準備四處逛逛,便正好由他帶路,倆人結伴同行。穿過兩條街道便來到了另壹邊的海岸,順著長長的堤到盡頭,山山水水變得壯闊了起來。嶙峋的山石盤踞,其上山路蜿蜒,目光更遠處海平面壹字劃開,將落日的余暉割去了壹半,便留了壹半滾滾的雲團,壹半逐漸變得深沈的湧動,還有其上蕩漾的霞光和那扇形單影只漂泊的帆。這景似是應著壹句詩的,我暗道。

Luca帶著我找了壹家性價比還不錯的餐廳,推薦我吃吃魚醬ravioli(意大利小混沌)。剛好ravioli也在我的“美食單”之列,便毫不猶豫的點了單。魚醬十分鮮美,不膩不腥,最後用面包蘸著吃也是有滋有味。Luca審閱了壹番我的“美食單”,給我了壹些推薦,雖然他英語不是太好,不過仍是與我暢聊壹番,說這次我去威尼斯他不在,下次要是再去,他可以給我當導遊。飯後和他告別,返回酒店,發現兩個壹起上課的中國人也是和我同壹個酒店,正在大廳上網呢。無奈夜已深沈,便和他們打過招呼,回了房間,呼呼睡去了。

第二天課程依舊,中午並未饑腸轆轆,於是跑去吃了個提拉米蘇,卻未嘗出什麽太多的與眾不同。又突發奇想,覺著來了海邊不下水似乎有些天理不容,於是邀著兩個中國人說課後壹起下海遊泳吧,忖著到時候好歹有人來救我壹命。下午六點半下課,太陽卻給足了勁兒,絲毫未見疲倦,我們沖回酒店整裝待發,想著得在七點半日落前樂上壹陣子。我跟機器貓似的從背包裏翻出壹條沙灘褲,穿個拖鞋飛也似的直奔海灘。海水非常幹凈,細細尋覓也難以看見絲毫的雜物,吐口唾沫都能在海裏清楚地看見。不對我的遊泳技術做自我評價,有些難以啟齒,且把壹切能浮起來的狀態都稱作遊泳吧。刻意地灌了口海水,真鹹!在海裏遊泳,在地中海遊泳,還真是第壹次,有這麽壹遭,膚淺地覺著就憑這,參加這課程也算是值了。晚餐回酒店吃,食欲大開,首先是自助菜肴,各種小菜和面包吃了壹碟兒,然後上了頭盤意大利千層面,之後主菜是壹大塊金槍魚,最後還有甜點水果提拉米蘇。我們仨人點了壹瓶酒,吃吃喝喝,飽到不行。中秋節,差點沒給忘了,無意間賞到如此的景,也是不錯了。

第三天課程依舊,中午和新認識的倆中國朋友壹起吃飯。估計是好幾個月沒怎麽見著中國人了,又或是來到了這個說英語都不管用的地兒,看著同胞兄弟姐妹,格外親切。菜單上沒有Luca推薦的那道沙丁魚,我便點了壹道聽著相似的鳳尾魚馬蘇裏拉奶酪加番茄,鳳尾魚味道比較重,馬蘇裏啦奶酪比壹般的芝士卻溫和許多,加上番茄的酸甜和牛至葉兒那股略辛的勁兒,卻也搭配的不錯。飯後跑到海灘上吹著海風曬太陽,自在非凡。

下午的課程提前了壹小會兒結束,趁著溫度正適宜,二話不說,再赴海灘。同樣的海灘又帶來了同樣的新鮮感:下午的海灘在陽光下更加通透了,透過沒及胸口的海水,也能把海底的每壹顆石塊兒都看的壹清二楚。壹簇簇細長的魚兒在身邊飛快地穿梭,不遠處海中有人捧著大把在手心蹦蹦跳跳的銀閃閃的魚兒,真不知他是如何抓到的。想學他撈個幾條兒,卻遠不如魚兒敏銳。不多時,又看見壹只海鳥停在海面,想去它旁邊湊個熱鬧,它卻淡定地扭頭就走,似乎還斜了我壹眼。

晚餐在酒店吃了青口意大利面,劍魚還有各色芝士,散漫了幾天,美酒美食美景滋養了幾天,是該再度踏上旅程了。自我制造壹場暴風雨,挑戰壹下精神極限吧。淩晨三點起床,四點離開酒店,四點半登上火車,七點半抵達米蘭中轉,九點登上晚點壹小時的火車,近三小時的站票,約十二點到達下壹站——威尼斯。

Sestri Levante - 威尼斯

行前忖度了許久,不知是否要將威尼斯納入行程。倘若將其囊括,則需從中部繞經北部再折返中部往南,填了不少旅途的煎熬;倘若此次放過它,又覺終有遺憾,畢竟不知下次再返意大利將是何時,似是負了威尼斯之名。終被暴走精神激勵,心頭壹定,就去瞅瞅吧。

即將抵達威尼斯主島,火車從威尼斯內陸火車站開往主島火車站時便立即讓人眼前壹亮。鐵軌淩於海面,兩面碧藍的天,澄澈的水,以及那些半身沒於海面的路燈,將這個水上城市徐徐拉近。下了火車,走出車站,天似是驟然明朗了起來:還是壹樣烤灼大地的朗天,壹樣綻著金光的碧水,但是溝渠交錯間又呈現出壹番不同的樣貌。坐著水上巴士前往玻璃島,吹著清涼的海風,看那拖著壹條長尾的小艇和岸上五顏六色的小屋,經過壹個個橋洞,晃蕩著抵達了這個以玻璃制品聞名的威尼斯外島——慕拉諾島。島上無數的小店讓人應接不暇,各種玻璃制品層出不窮。

威尼斯的面具世界聞名,此島的玻璃制品也是如此,我便買了個小巧的玻璃面具,算是壹舉兩得了。

回到威尼斯主島,在聖馬可廣場登陸,繼續漫步。熱鬧的廣場,獨具特色的貢多拉,高聳的威尼斯鐘樓,宏偉的公爵宮,還有那拜占庭式的聖馬可大教堂。很少在教堂裏看見這種泛金的馬賽克壁畫,透著壹股東方的風韻。站在運河上的壹座石橋上便能看到不遠處的嘆息橋,橋比較小巧,遠觀不太能細細端詳,也只能從橋頂的圓形雕刻面和密閉窗口的鏤花中揣測出壹絲巴洛克的味道。正細細看著,只聽跐溜壹聲,旁邊壹個亞洲大叔壹把鼻涕就甩到了地上,引來周圍壹陣驚呼,各種目光投射過來,雜著幾聲“…亞洲人”的評論。心裏不是滋味,也只能看著面前的嘆息橋壹聲嘆息。

看過“威尼斯商人”中的壹小段兒,後來得知莎士比亞便是以威尼斯的裏亞托橋作為背景展開了這個名劇,於是欣然前往。橋頂的浮亭算是它的特色了,比之威尼斯其他的橋也大上了不少。兩旁的各種店鋪也是熱鬧非凡,想買個面具帶著,又想到背包早已沒了空間,於是只好作罷。晚餐吃了壹碟兒墨魚意大利面,黑乎乎的壹盤子墨汁拌面,鮮嫩彈口的墨魚,就著壹杯白葡萄酒,也是相得益彰。

沒有繼續去逛威尼斯的美術館和博物館,總覺著到了威尼斯看水就好,看文化看建築看歷史,我可還有下面好幾站呢。閑遊不多時,再次乘船抵達火車站,背著這個巨型背包,遊玩壹天可真是不容易,心裏想著就當是負重訓練,自我安慰壹番。

離開威尼斯的時候已是疲憊不堪了,坐下就直不起身,躺下就睜不開眼。坐在前往佛羅倫薩的火車上,看著窗外又漸漸開始黯淡的景,對著斜陽嘴角壹咧,似調侃又似自嘲,心道,妳也是持不住了呢。然後壹邊揣摩著晚上的旅社會是什麽樣子的,壹邊又開始計劃第二天的行程了;心裏默念兩個字——暴走。

威尼斯 -?佛羅倫薩

下車,疾行,大街小巷,穿梭不止。不知是我自覺困頓,還是佛羅倫薩氣派外顯,即使身處小巷中,兩側夾進的樓舍毫不掩飾地彰顯著肅穆之感,壹棟棟在街燈下顯得暗黃而深沈。屋舍表面磚石突兀,卻無拼接之感,有棱有角,卻不錯亂乖張,四方布陣,卻不呆板乏味,雖不過分高大卻騰起壹絲古意,又不雜分毫敝舊的氣息。即便如此,想著青年旅社幾個字,實無多少期盼,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壹片滿是水漬的小街,壹扇冷風中搖曳的小門,壹道陰暗的走廊連著壹排搖搖欲墜的樓梯。各種情境在腦海中閃過,卻不知不覺中在導航的指引下停在了壹棟建築前:壹扇雙開的拱券式赭色大門足有兩人高,嵌在鼠色的墻面裏,讓人頓生欲推無力之感,壹排屋舍三至五層,雖略有錯落卻又齊整。

按下門鈴,踏入大門,還未轉上二樓,迎面壹個黑色的瘦小哥已經咧著嘴隔著樓梯在向我打招呼了,這定是房東了,我心道。不動聲色地打量著他那招搖的長卷發,那年輕瘦弱的樣子,似不是那麽可靠,我心裏不免有些惴惴,壹面暗自把警惕心提了提,壹面卻呈出自如的樣子,問好,介紹,壹樣都不少。小房東倒挺是熱情,立馬兒拿出張佛羅倫薩的地圖,開始給我盤點著其中的景點和美食,其間還不忘推薦壹下他朋友的餐廳,順帶給了張優惠券。雖然我早有了自己的計劃,不過以我的性子自然是全盤照收,時而加上幾句評論,以免失了禮數,況且兼聽則明,括納壹下地主提供的信息總是好的。繳完房租等壹應費用,領了鑰匙,就準備洗洗睡了,想著好久沒有像住大學宿舍壹般幾人壹個大房間了,希望不會有誰夜半雞鳴犬吠,擾人清夢。不料壹推門,壹個長發美女正坐在桌前上網,金發碧眼,看著很是年輕,看著我來,沖我壹笑,熱情的開始自我介紹。壹番短暫的寒暄才知道原來她來自福羅裏達,剛高中畢業,想趁大學前做些自己想做的事兒,於是申請了個到意大利照看馬匹的工作,不料來了意大利,所在的小城市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且照看馬匹又臟又累,並非所想的那般童話夢幻,心下失望之極,辭了工作跑到佛羅倫薩來打零工,於是便在這個旅社裏面幫忙料理日常瑣事。我心中不免對她有些佩服,想我在她的這個年紀,自己哪裏有勇氣為了自己心中的壹點點憧憬跑到異國他鄉獨自闖蕩呢。聊了壹小會兒,睡意也消散了許多,便索性走到客廳,也和大家禮節性地打個招呼吧。

客廳裏壹張長桌邊兒已經坐滿了男男女女,大家給我騰了個地兒,說有免費紅酒可以嘗嘗。和大家都交換了姓名和國籍,倒上壹杯酒,開始閑聊了起來。說話未到三十秒,原本熱鬧的壹桌都停了下來,楞著壹種似笑似訝的表情盯著我。這下該訝的便是我了,揣度著自己剛才說的話,自覺沒有什麽不合適的呀。旁邊坐著的壹個美國女生終於忍不住了:“妳說的是英音哇,不說妳是中國來的麽!”,“繼續說,別停呀”旁邊另外壹個美國女生笑道。我這才恍然大悟,這壹屋子美國的加拿大的各位,許是很久沒有聽過英國腔了。坐在桌尾的壹個加拿大男生對我豎了豎拇指,贊我的英腔已很是地道了。看過了“老友記”,“生活大爆炸”,“歡樂壹家親”,也知道壹些美國人對英國腔是頗有好感的,只是平日裏身邊多是英國人,雖被贊過,也從未遇過如此的反映,此番雖然有點出乎意料,不過自然也是喜上心頭,給虛榮心也餵上幾顆糖果,美它壹下吧。

幾杯紅酒下肚,竟絲毫不覺酸澀抑或乏味,入喉還有壹股香氣回味,不免贊嘆壹聲,意大利不愧是葡萄酒之鄉。隨後漸漸地和大家就聊開了,從音樂到旅行,從中國的網絡審查到某國的毒品泛濫,無賴困意再度襲來,想著明日免不了早起,只好跟諸位告罪,辭了壹同出去夜遊的邀請,整理整理便睡下了。

壹睡便是人事不省,天昏地暗,直到被鬧鐘叫醒,仍是睡眼惺忪,思緒朦朧。環顧四周,凈不知何時周圍的床位上已有人酣睡,於是躡手躡腳地起來洗漱,收拾好行囊,用罷早餐,上路。

徑直走到學院美術館的門口,想著是否要進去看看大衛雕像,那門口長長的列隊卻讓人望而生怯。不過因為美術館中沒有其他特別著名的作品,加上佛羅倫薩中還有兩尊大衛雕像的仿制品,真品贗品的在我的濁眼中必定是沒差,於是立馬轉身,前往我行程單中的必到之處——烏菲齊美術館。壹路上很多街道都被圍了起來,給交通帶來了不小的困擾,擠到近處才知道原來是在進行自行車比賽。許多行人圍在壹旁,每每選手們呼嘯而過,四周便爆發出壹陣吶喊助威之聲。如此熱鬧的壹幕倒也讓我的腳步加快了。

廢了好大的氣力才擠出這片封閉的路段,繼續行進間,經過徐誌摩“翡冷翠的壹夜”中那座“三環洞的橋”。在這樣壹個艷陽天裏無法體味詩中那復雜的情致,但他給佛羅倫薩“翡冷翠”這個名字無疑讓這個古老的城市變得溫柔清新了許多。這座歷經戰火洗禮的老橋上早已沒有了臭味熏天的豬肉鋪,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黃金首飾店,還有壹旁的長廊上或行或倚的眾人和他們眼中那秀麗的阿諾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