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徐州的飲食 娛樂問題

徐州的飲食 娛樂問題

徐州名小吃有這些: 馬市街饣它 湯 饣它湯原名雉羹,相傳為我國第壹位著名職業廚師彭祖所創制,迄今已有4000余年的歷史。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經徐州曾品嘗過此湯,並賜名“饣它 湯”,後又下詔禦封為“天下第壹羹”。饣它 湯是由老母雞、豬肘子、豬圓骨、麥仁及十余味滋補中草藥經十多個小時精心熬制而成的,具有湯鮮味美、醇厚雋永、營養豐富、老少皆宜的特色。1997年被評為“中華名小吃”。 “兩來風”辣湯 “兩來風”辣湯具有近百年歷史,歷經幾代人努力,其制作工藝、品質、口感、湯色及營養價值日臻完善。“兩來風”辣湯是由鱔魚、豬圓骨、老母雞外加十余味滋補中草藥精心熬制而成。特點是選料精、投料足、酸辣美味、鮮香爽口。多次被評為徐州市和江蘇省名小吃,2003年被評為“中華名小吃”。 “惠樂春”鍋貼餃 地處市中心黃金地段的老字號惠樂春美食城,以匯集20多個早點精品聞名全城。其中“鍋貼餃”采用上等面粉和精選豬肉精心煎制而成,具有皮薄餡厚、顏色金黃、餃底帶刺、口感鮮脆的風味特色。2003年被評為“中華名小吃”。 “八股”油條 八股油條在徐州已有100多年歷史。有車輪形和橢圓形兩種。因成品色澤金黃、酥香味美、呈分布均勻狀,故稱之為八股油條。2000年被評為“中華名小吃”。 馬市街素煎包 馬市街素煎包的餡子除采用新鮮時蔬外,還有油煎火燒豆腐、雞蛋皮、海米等,另加滋補香料。成品形狀為雞頭形,特點是表皮起酥、底部金黃、鮮鹹可口、營養豐富。2003年被評為“中華名小吃”。 徐州,古稱彭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位於江蘇省西北部,北鄰山東省,西接安徽省,東連連雲港市 ,南鄰宿遷市。為華夏九州之壹。地處南北方過渡地帶,為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向來為兵家必爭之戰略要地和商賈雲集中心。文化悠久,是著名的帝王之鄉,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說。是全國重要的交通和鐵路樞紐,能源基地和工業基地。 徐州是蘇北最大城市,江蘇第二大城市。江蘇省重點規劃建設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個特大城市之壹,也是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五大中心城市之壹和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城市,現為第二亞歐大陸橋東端壹個人口超過百萬的特大城市。徐州素有“五省通衢”之稱。京滬鐵路、隴海鐵路在此交匯,京杭大運河傍城而過貫穿徐州南北,北濱微山湖。公路四通八達,北通京津,南達滬寧,西接蘭新,東抵海濱,為我國重要水陸交通樞紐和東西、南北經濟聯系的重要“十字路口”。 旅遊專線 ① 觀光巴士(旅遊專線車):火車東站 彭城廣場 雲龍山 雲龍湖 彭園 淮塔 國防園,票價2元。 ②遊1路:礦大南湖校區、泉山公園、泉山法院、雙山、風華園、礦業大學、候山窩、奎園西門、紀念塔、市四院、和平路、戲馬臺、市政府、中山堂、民主路小學、愛牙醫院(市三院)、堤北、化機廠、電力醫院、輕工路口、王場新村,票價1元。 ③遊2路:建築學院、師大新校、文沃市場、風華南苑、風華園、礦業大學、候山窩、奎園西門、紀念塔、市四院、和平路、南郊賓館、袁橋(民主路)、開明市場、民主南路、文化宮、第三中學、延平路、牌樓、夾河街東口、第壹中學、夾河街西口、歐洲商城、工商局、電視塔、雲龍公園西門、體育場西門、雲龍山隧道、濱湖公園東門、漢畫像石館、雲龍山索道、金山公園、金泰小區、市財校、營房西門、營房東門、孟莊公寓、泰山匯景花園、大學城、礦業大學、翟山、翟山市場、銅山中學、師大新校、建築學院,票價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