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島是中國 南海上的壹顆璀璨的明珠,是僅次於臺灣的全國第二大島。海南省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小,海洋面積最大的省。
.
海南島是中國唯壹的熱帶海島省份,被稱為世界上“少有的幾塊未被汙染的凈土”。島上四季常,森林覆蓋率超過50%。海南是壹個色彩斑斕的世界,陽光、海水、沙灘、綠色、空氣五大旅遊要素俱全,具有得天獨厚的熱帶海島自然風光。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
.
海岸帶景觀:在海南長達1528公裏的海岸線上,沙岸約占50-60%,沙灘寬數百米至數千米不等,向海面坡度壹般為5度,緩緩延伸;多數地方風平浪靜,海水清澈,沙白如絮,清潔柔軟;岸邊綠樹成蔭,空氣清新;海水溫度壹般為18-30攝氏度,陽光充足明媚,壹年中多數時間可進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風浴。當今國際旅遊者喜愛的陽光、海水、沙灘、綠色、空氣這5個要素,海南環島沿岸均兼而有之。自海口至三亞東岸線就有60多處可辟為海濱浴場。環島沿海有不同類型濱海風光特色的景點,在東海岸線上,還有壹種特殊的熱帶海岸森林景觀----紅樹林和壹種熱帶特有的海岸地貌景觀----珊瑚礁,均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目前,已在瓊山市東寨港和文昌市清瀾港等地建立了4個紅樹林保護區。
.
山嶽、熱帶原始森林:海南島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81座,綿延起伏,山形奇特,氣勢雄偉。頗負盛名有的山頂部成鋸齒狀、形如五指的五指山,氣勢磅礴的鸚歌嶺,奇石疊峰的東山嶺,瀑布飛瀉的太平山,以及七仙嶺、類鋒嶺、吊羅山、霸王嶺等,均是登山旅遊和避暑勝地。海南的山嶽最具有特色的是密布著熱帶原始森林,最著名的有樂東縣尖峰嶺、昌江縣霸王嶺、陵水縣吊羅山和瓊中縣五指山等4個熱帶原始森林區,其中以尖峰嶺最為典型。
.
珍禽異獸:為了保護物種,海南已建立若幹個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和馴養場,其中有昌江縣霸王嶺黑冠長臂猿保護區、東方縣大田坡鹿保護區、萬寧市大洲島(金絲燕)保護區、陵水縣南灣半島獼猴保護區等。
.
大河、瀑布、水庫風光:南渡江、昌化江、萬泉河等河流,灘潭相間,蜿蜒有致,河水清澈,是旅遊觀景的好地方,尤以聞名全國的“萬泉河風光”最佳。大山深處的小河或山間小溪,洄於深山密林之中,中間大石叠置,瀑布眾多,尤其通什市的太平山瀑布、瓊中縣的百花嶺瀑布、五指山瀑布等久負盛名。海南島上還有不少水庫,特別是松濤、南扶、長茅、石碌等水庫具湖光山色之美,不是湖泊勝似湖泊。
.
火山、溶洞、溫泉:歷史上的火山噴發,在海南島留下了許多死火山口。最為典型的壹座是位於瓊山市石山海拔200多米的雙嶺,嶺上有2個火山口,中間連著壹下凹的山脊,形似馬鞍,又名馬鞍嶺。該嶺附近的雷虎嶺火山口,羅京盤火山口也保存得十分完整而奇妙。千姿百態的喀斯特溶洞也有不少,著名的有三亞市的落筆洞、保亭縣的千龍洞、昌江縣的皇帝洞等。島上溫泉分布廣泛,多數溫泉礦化度低、溫度高、水量大、水質佳,大多屬於治療性溫泉,且溫泉所在區域景色宜人。興隆溫泉、南平溫泉、藍洋溫泉、七仙嶺溫泉、官塘溫泉和半嶺礦泉等,適於發展融觀光、療養、科研等為壹體的旅遊。
.
古跡名勝:具有歷史意義的古跡主要有:為紀念唐宋兩代被貶謫來海南島的李德裕等5位歷史名臣而修建的五公祠、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居瓊遺址----東坡書院以及為紀念蘇東坡而修建的蘇公祠、為巡雷瓊兵備道焦映漢所修建的瓊臺書院、丘浚(明代名臣)之墓、海瑞(明代大清官)之墓,漢武帝派遺率兵入海南的伏波將軍為拯救兵馬而下令開鑿的漢馬伏波井,還有崖州古城、韋氏祠堂、文昌閣等等。革命紀念地有瓊崖縱隊司令部舊址、嘉積鎮紅色娘子軍紀念塑像、金牛嶺烈士陵園、白沙起義紀念館、宋氏祖居及宋慶齡陳列館等。
.
民族風情:除漢族外,世居海南島的少數民族有黎族、苗族、回族。各少數民族至今保留著許多質樸敦厚的民風民俗和獨特的生活習慣,使海南的社會風貌顯得豐富多彩。海南是我國唯壹的黎族聚居區,黎族頗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風情,有獨特的旅遊觀光價值。
.
熱帶作物及田園風光:海南島上種植了大量的熱帶作物,極大地豐富了自然景觀。遊人上島既可欣賞熱帶田園風光,增長見識,又可品嘗到熱帶水果,壹飽口福。
.
“四大名菜”:
“四大名菜”之首的文昌雞是壹種優質育肥雞,因產於海南省文昌而得名。據傳,文昌雞最早出自當地潭牛鎮天賜村,此村盛長榕樹,樹籽富含營養,家雞啄食,體質極佳。文昌雞的特點是個體不大,重約1.5千克左右,毛色鮮艷,翅短腳矮,身圓股平,皮薄滑爽,肉質肥美。海南人吃文昌雞,傳統的吃法是白斬(也叫“白切”),最能體現文昌雞鮮美嫩滑的原質原味。同時配以雞油、雞湯精煮的米飯,俗稱“雞飯”。海南人稱“吃雞飯”即包含白斬雞在內。白斬文昌雞在海南不論筵席、便餐或家庭菜皆派用場。在香港、東南亞壹帶備受推崇,名氣頗盛。
“四大名菜”之壹的加積鴨,俗稱“番鴨”,是瓊籍華僑早年從國外引進的良種鴨,最早在瓊海市加積鎮養殖繁衍,而又以該鎮加祥街壹戶丁姓居民飼養的番鴨最為出名。其養鴨方法特別講究:先是給小鴨餵食淡水小魚蝦或蚯蚓、蟑螂,約二個月後,小鴨羽毛初上時,再以小圈圈養,縮小其活動範圍,並用米飯、米磣摻和捏成小團塊填餵,20天後便長成肉鴨。其特點是,鴨肉肥厚,皮白滑脆,皮肉之間夾壹薄層脂肪,特別甘美。加積鴨的烹制方法有多種,但以“白斬”(又稱“白切”)最能體現原質原味,因此最為有名。
“四大名菜”之壹的“和樂蟹”產於海南萬寧縣和樂鎮,以甲殼堅硬、 肉肥膏滿著稱,與文昌雞、與積鴨、東山羊並列為海南四大名產。“和樂蟹”的烹調法多種多樣,蒸、煮、炒、烤,均具特色,尤以“清蒸”為佳,既保持原味 之鮮,又兼原色形之美。
“四大名菜”之壹的海南東山羊地方風味萊。用特產萬寧東山嶺的東山羊肉,配以各種香料、味料,經過滾、炸、紋、蒸、扣等多種烹調法精制而成。
另外“曲口海鮮”產於東寨港,“石山羊”產地海口市瓊山區羊山地區,“臨高乳豬”產地臨高,“海南粉”產地海口市靈山鎮,“抱羅粉”產地文昌抱羅鎮,“後安粉”產地萬寧後安鎮,“清補涼”等都是海南特色美食,到了海南不嘗此類實在可惜!
.
土特產品:
椰子食品:椰子糖果、椰絲、椰花、椰子糖角、椰子糕、椰子醬等。
民族工藝品:牛角雕、藤器、海南紅豆、木畫、木雕、根雕系列產品
金飾品和珠寶:條紋珠、金剛珠、佛珠、星月珠、瓊珠、海水珍珠、天然水晶
熱帶果脯及鮮果:咖啡、胡椒、牛肉幹、鹿制品、海產幹品、特色茶、芭蕉、菠蘿、菠蘿蜜、橙子、番荔枝、番石榴、海南柚子、紅毛丹、黃皮、荔枝、青椰、糖棕、紅椰、榴蓮、龍眼、芒果、人參果、木瓜、香蕉、馬來葡萄、楊桃、腰果、山竹、雞蛋果、檸檬、酸豆、蛋黃果、猴面包、西番蓮、神秘果、橄欖、檳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