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雲南大學:學校附近最好吃的飯館有哪些?

雲南大學:學校附近最好吃的飯館有哪些?

說起雲大附近的美食,也許最被人忽略的就是北門附近了。北門臨著壹二壹大街,整條街聚集著眾多數碼產品商場,如果說這附近有什麽美味的小吃,那就不得不說雲南民族大學旁的那條巷子了。

走進巷子,就能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眾多的小吃攤,大理白族涼粉、玉溪風味小吃、擔擔餃、炒拉面、炸洋芋、酸辣粉等等各種各樣的小吃琳瑯滿目,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臭豆腐米線。在雲南當然四處都能吃得到米線,如土雞米線、豆花米線、涼米線、罐罐米線等,但這臭豆腐米線就不是那麽容易找到了,而在這裏只要花上三塊五毛錢,就能吃上壹碗風味獨特的臭豆腐米線了。沿著巷子繼續走下去,來到鐵路旁就能看到壹些小餐館了,門面不大,卻是有著地道的美食。這裏就“藏”著壹家經常找不到空位子的“冬冬”串串香火鍋店。蔬菜也好,各種肉類也好,都用壹根半尺來長的竹簽子串著,壹串串的按種類整齊的擺在架子上,想吃什麽只管去拿,壹串只需兩毛,再花上五元的鍋底錢,就可以吃上壹頓麻辣鮮香的火鍋啦!

如果說雲大附近最集中、最有特點的美食,那就要數西門附近的文化巷和文林街了。歲月的變遷,文化巷已不再是那個破舊的小巷道了。在文化巷裏滲入了更多的異國情調和美食,韓國的、泰國的、日本的……整條街上的店面壹家挨著壹家,“漢江”、“自由自在靚菜館”、“嗎哪”、“阿裏郎”、“特蕊莎”、“印度廚房”“鍋子樓”等等,店面琳瑯滿目,讓妳目不暇接。

僅韓國料理店“漢江”在這條巷子上就有兩家店。老板是個韓國人,在雲南開店已經有幾年了,“漢江”也發展了好多個連鎖店,我個人覺得它家的海貝湯飯味道極美,湯汁濃厚,吃完後滿嘴都是海味特有的鮮香。“自由自在”的菜味道很不錯,價格也不貴,平時同學朋友去那裏聚壹下是很不錯的選擇。“印度菜菜”沒有去吃,朋友說味道很好,特別是那的咖喱很地道,就是價格上有點偏高。“嗎哪”是很值得去的地方,風味牛肉、金沙玉米是經典菜,特別是抹茶蛋糕,透著茶的清香和蛋糕的糯香。在“嗎哪”有壹種不能不吃的東西,它的主要成分是白奶油、咖啡、巧克力粉、洋酒等,因為吃的時候才從冰箱裏拿出來,所以美其名曰“冰蛋糕”。吃起來涼涼的,呷壹小口咖啡,這種感覺只能意會了,而這等愜意僅標價十元。負責人告訴我“嗎哪”是聖經裏的壹種美食,就算只是沖著這麽美妙的名字,也要去品嘗壹下這裏的味道。挨著“嗎哪”的是壹家叫“迦淶”的店,這家店主要是經營泰式火鍋,若是有喜歡泰味的朋友,可以來這裏嘗嘗。來這條路有壹家店千萬不能錯過,那就是“胡九小吃”了。這家店主要是玉溪風味,特色小吃像冰稀飯、豌豆粉、涼卷粉,都很地道,特別是玫瑰涼糕,吃上去又香又甜,糯糯的口感,好多女孩子來這家就是為了吃這個。在這裏要強烈給大家介紹壹個吃幹鍋的店,叫開心金太陽香辣蟹火鍋店,在壹個叫做鳳翥街的地方,街道名字聽著陌生,其實店面距離雲大不遠,出了文林街,從龍翔街的胡同左轉再前行幾十米就到了。這家的幹鍋辣的味道很是很特別的,紅紅的辣椒油沈在鍋底,引誘著妳的味蕾。要上壹份幹鍋,再點上壹些其它的菜放在壹起爆炒,吃的時候壹面感嘆辣的濃香,壹面感嘆味道的絕美,而且價格又適中。哦!差點忘了,建設路上的“義興齋”也是吃東西的好去處,尤其是冬天的來臨,在那要上壹罐民間瓦罐的湯,各種各樣的湯很適合天涼的時候喝,再要上幾個破酥包,還可以買只烤鴨,喝著湯吃著包子就著烤鴨,美哉美哉啊!

從雲大南門出去就來到了翠湖北路。翠湖壹直昆明人休閑娛樂的壹個重要場所,各類酒吧、茶吧、情調餐廳不勝枚舉。“金嘎納”、“金海岸”、“壹飲相思”、“聖地淘沙”等等,眾多的西餐廳壹家挨著壹家。如“聖地淘沙”,壹直都致力於向時尚人士們推薦咖啡的文化,它最早引進世界各國咖啡地圖展示,能讓妳了解到世界著名咖啡的基本知識和世界各地的咖啡文化。並推出絕無僅有的“咖啡現場桌邊服務”,將煮咖啡的全過程呈現在客人的面前,並按照客人的喜好“量身定做”屬於自己的咖啡。喝著咖啡,品著聖地特色意粉和夏威夷幹果牛扒,壹種愜意的心境自然就在心中縈繞。那種嚴謹而浪漫的西餐,在昆明被詮釋得很經典。搖曳的燭光、晶瑩的紅酒、漂亮的水果色拉、神秘的花式咖啡等高貴的西方美食,常常與本地的酸辣面、蛋炒飯混雜在壹張桌子上。除了西餐廳,南門附近的幾家火鍋店,如“味騰海火鍋”、“仟和骨頭王火鍋”,這家的招牌就是骨頭鍋,壹大砂鍋的秘制醬骨頭,配套的餐具裏會有壹副手套和壹只吸管,方便顧客用手啃骨頭,而那個吸管是用來吸骨髓的,很是貼心的小細節。不過去這裏吃飯得提前預定,要知道享受美食是大家都樂此不疲的。

如果說翠湖北路的店是“陽春白雪”,那麽雲大東門附近園西路上的店就是“下裏巴人”了。這裏絕對是平民消費,而且有著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小吃,“蘭州拉面”、“山東雜糧煎餅”、“蒙古烤肉”、“西安涼皮”、“貴陽花溪米線”、“臺北雞油飯”……還有雲南的特色小吃,“騰沖餌絲”、“傣族人家”、“富源拽米線”等等每天都吸引著眾多的食客。特別是“傣族人家”,傣味烤魚、傣味酸湯、菠蘿飯、酸筍炒肉、老奶洋芋和很有特色的炒芭蕉花、烤五花肉、香茅草烤魚,聽名字就讓妳咽口水。特別是鬼雞,名字聽著恐怖,其實不然,火紅的辣椒,味道濃重的大蒜,加之富有柔韌感的稚嫩雞絲,使這道菜的色彩繽紛,加上濃郁香辣的味道使人食欲大增。而這條路上我個人認為最值得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金土鍋過橋米線。壹個大大的砂鍋,配上壹碗米線,壹盤配料,將米線和配料倒入還在翻滾的湯鍋中,攪拌壹下就可以享用美食啦。米線又滑又嫩而又入味,喝上壹口湯,整個胃裏都是溫暖的,而它的湯是要用壹個大的湯勺才可以從這個高高的砂鍋裏舀出來,更是添加了壹番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