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沙縣小吃的運營模式是怎樣的?

沙縣小吃的運營模式是怎樣的?

沙縣小吃的經營模式

小吃成為壹個大產業

沙縣小吃已經形成了產業規模,小吃從業者的數量也在不斷增長。沙縣小吃產業發展項目在中央、省、市領導的關心和相關部門的支持下發展迅速。據統計,截至目前,外出經營“沙縣小吃”的人數達65438+30萬余人,近5萬人,約占沙縣農村總人口的29%,農村勞動力的55%。還帶動了周邊城鄉近萬人從事沙縣小吃產業,從事小吃產業的農民年收入近5億元。“沙縣小吃”已成為沙縣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成為促進城鄉勞動力轉移、解決農民和城鎮下崗職工再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渠道。同時,沙縣小吃豐富和繁榮了全國各地的餐飲市場,給社會各階層的人們帶來了便利。其次,發展區域不斷擴大。目前,“沙縣小吃”已遍布福州、廈門、泉州等全國十幾個省市以及省外的廣州、深圳、汕頭、珠海、上海、南京、杭州、海南、長沙、武漢等地,並拓展到江蘇、廣西、江西、雲南、北京等省市,深受各地消費者好評。"

沙縣小吃趨於標準化

隨著沙縣小吃在國外的影響力不斷擴大,經營業主中也存在經營不規範、標準不統壹、品牌混亂、無序競爭等問題。為了盡快實現小吃老板從壹個普通農民向現代餐飲管理者的轉變,同時提高沙縣小吃的檔次和知名度,沙縣從從業人員素質入手,加強培訓。沙縣在縣職業中專建立了“沙縣小吃培訓中心”,創辦了“沙縣小吃烹飪學校”,輪流為農村富余勞動力、失業青年、下崗職工和職校學生提供專業技術培訓。沙縣小吃辦的工作人員經常在各鎮村舉辦“沙縣小吃”業務技術培訓班,專門為外出制作小吃的農村群眾提供技術培訓。

目前,沙縣重點加強規範化培訓。小吃培訓服務中心對經營業主進行職業道德、標準規範、市場信息、經營理念、健康知識、健康管理和維權知識等方面的規範化、集約化培訓,提高其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2004年,沙縣小吃店獲準使用“沙縣小吃”註冊商標。今年開始實施沙縣小吃管理標準化,培育沙縣小吃標準示範店,對小吃經營者的素質、小吃店的標準、小吃品種的質量標準和管理服務提出了具體要求。並積極指導經營業主按照沙縣小吃管理規範要求進行整改提升,推動壹批有壹定基礎的小吃店率先實現規範經營。對未辦理沙縣小吃註冊商標申請手續、不按經營規範和標準經營的小吃店進行徹底清理,責令停業並註銷商標使用權。在沙縣小吃較多的城市,依托當地烹飪協會,逐步建立外貿管理組織,建立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機制。目前,沙縣小吃行業管理機構已在上海、廈門和杭州成立。沙縣力爭通過三年努力,實現沙縣小吃規範化管理。

沙縣小吃形成壹個大品牌

為帶領小吃業主突出特色、打響品牌,沙縣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註冊了“沙縣小吃”服務商標,註冊號碼為1998,2002年被三明市認定為馳名商標,2005年被福建省認定為馳名商標。2003年以來,沙縣小吃協會多次積極組織小吃老板參加國家級、省級舉辦的各類行業活動,參加全國各類旅遊烹飪比賽。全國烹飪協會、福建省烹飪協會還專門在沙縣召開了“中華名小吃”“福建名小吃”表彰大會。

沙縣小吃的品牌優勢正在逐步顯現。今年6月5日至10月,沙縣小吃協會組織參加了商務部在Xi舉辦的第二屆中國餐飲博覽會,其中三個中國著名小吃品種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推薦食譜和菜肴展覽中獲得金獎和銀獎。2003年和2004年,中國飯店協會和福建省烹飪協會分別在沙縣召開“中華名小吃”和“福建名小吃”專題表彰大會。目前,翡翠水餃、水果塔、菊花酥、雙色菱形餅等63個“沙縣小吃”品種被認定為“福建名小吃”,扁肉、蒸餃、芋頭包、包心豆腐丸等43個知名品種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2003年,沙縣被中國飯店協會授予“中國小吃之鄉”稱號。2006年6月165438+10月14沙縣接受中國烹飪協會“中國小吃文化名城”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