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皇帝吃的都是山珍海味嗎?明朝時期竟然連太監都不如

皇帝吃的都是山珍海味嗎?明朝時期竟然連太監都不如

現如今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古代的皇帝壹定是世界上地位最高,而且待遇最好的人了吧。皇帝可以說是吃穿不愁,而且吃的穿的都是最好的,用的玩的也都是最好的。不管有什麽好的東西,皇宮裏壹定會有,任何只要到了宮裏的東西都壹定是最好的。可是古代的皇帝難道天天吃的都是山珍海味嗎?古代皇帝吃的東西究竟是什麽樣的,真的有現在人想象的那麽好嗎?為什麽說明朝時期皇帝吃的東西,甚至連太監還不如,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呢?明朝皇帝和太監到底吃的是什麽?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差別呢?接下來我們就壹起來詳細了解壹下吧。

1.古代皇帝吃什麽

內務府,清代官署名,掌宮廷事務。長官稱總管大臣,無定員,由滿族王公或滿族大臣兼充,秩從二品,乾隆時改正二品。

壹般人認為,皇室飯菜都會由“禦膳房”置辦,那裏就是皇族的廚房,但其實並非如此。我們知道,“禦膳房”大多來源於清宮劇,而且,在歷史上,只有清朝設置了禦膳房,他們負責置辦皇族的飲食,以及準備慶典所需的宴會。當然,這個禦膳房就隸屬於內務府。並且,在清朝以前是沒有設置禦膳房的。

明朝為皇族準備飯菜的機構叫光祿寺,它屬於壹個“副部級”單位,因為光祿寺卿的職位比正四品知府高出壹級。後期,光祿寺基本是內監部門主導,由他們負責皇帝的夥食。光祿寺負責供應的飲食種類非常多,上至玉食、慶典、祀典,下到百官的日常供給、普通宴會,甚至,連侍衛們的飲食都從這裏出去。

此外,光祿寺裏的人員很多,涉及面很廣,宮裏大小宴會都由它承辦。而且,光祿寺還負責制作祭品,包括“福胙”、“福酒”和供皇帝寢陵的“陳設牲醴”等。光祿寺除了給皇帝做菜做飯,還有壹個龐大的采購系統,專門采購、挑選各地的物品,比如:魚、肉、菜、土特產等。光祿寺將所有的貢品進行接收,再加以處理,最終成為飯桌上的美味佳肴。

2.明朝皇帝吃的東西

在《明會典》中,曾經記載:每年地方都會向光祿寺供應牲口十萬只,即上半年五萬只,下半年五萬只,浙江布政司、直隸府衙負責將物品送往京師。

謝肇淛在《九雜俎·物部三》記載:權貴們進膳的食物中,幾乎沒有任何山珍海味,但是,魚肉或其它牲口肉類卻想要多少有多少。其實,光祿寺收納上來的食材中不乏山珍海味,但是,做出來卻沒有山珍海味。因為,光祿寺是官辦食堂,跟現在的國營餐館差不多,其服務質量及廚藝非常有限。

永樂二年,郊祀活動結束後,光祿寺要為他們準備宴會,宴會的菜單是這樣的:

上桌有五種酒,五種果品,五種茶食,還有五種燒堞,三品湯;

中桌有四種酒,四種果品,三品湯;

隨軍的將軍則是壹種酒,還有壹些湯粉。

款待的都是高級官員,吃的肯定是大魚大肉,沒有比這些更加高級的食材了。但是,讓人想不到的是,這些飯菜實在太差。在《萬歷野獲編》裏,記載了壹些北京城內名不副實的條目,其中,有翰林院的文章,武庫司的刀槍,光祿寺的飯菜,還有太醫院的藥方。上述名聲,均與實際不相符。

這些飯菜壹看就知道,簡直是慘不忍睹。雖然,百姓們沒有機會吃這些“美味佳肴”,但是,卻知道它們的質量有多差。

3.為什麽說皇帝吃的連太監都不如

那麽,光祿寺的飯菜這麽難吃,皇帝是不是可以選擇不吃,換其它地方的飲食呢?

不,難吃也得吃,這是朝廷的規矩。

像光祿寺這樣的“國營單位”想要改革,是非常難的,但是,辦法卻還是有的。明朝後期,宴會仍由光祿寺承辦。官員們繼續在那裏消費,但是,皇帝卻可以不吃,他們可以跑到太監那裏蹭夥食。

明朝宦官劉若愚在自己的著作《酌中誌》裏提到:皇帝每天的膳食,都是掌印太監、秉筆太監、掌管東廠的太監等輪流給他操辦。此外,這些年又設立了尚膳監這個職位,專門為皇帝準備日常的飲食。後來,尚膳監被撤銷,便由掌印太監、秉筆太監、東廠太監輪流給他準備飯菜,跟之前的體制壹樣。

現在,太監們輪流給皇帝做飯,即使是掌管東廠的太監也是如此,使得太監充當了皇帝的廚師。

東廠的主要職責是捉拿要犯,關押犯人和審理案件,他們作為皇帝的跟班,飲食方面反而比皇帝還要好。其實,這很正常,太監沒有後人,所有賺到的錢都用在了吃喝玩樂上,而且,他們特別註重飲食,差不多個個都是美食家。

在《酌中誌·飲食好尚紀略》中記載:太監們喜歡修善念佛,飲茶端坐,或者追求美食,註重飲食的品質。生活在宮廷的太監,精神上只能念念佛,而物質上就是享受美食。除了以上兩樣,其它的都沒有條件去完成。太監們懂得享受,那麽,皇帝也就不再忍受難吃的飯菜了。

明朝後期,皇帝都懂得找太監給自己準備壹些好壹點的夥食,讓帝王也改善壹下宮裏的條件。當然,皇帝所食用的飯菜並不是太監們自己做的而是太監們請廚師做的,他們只需要落實皇帝的要求即可。所以,太監們承接的禦膳自然會比光祿寺做得好,壹個是國企、壹個是私企規模及態度肯定完全不壹樣。

我們來看壹張萬歷皇帝的飲食菜單:

壹百二十六斤豬肉,十斤驢肉,五只鵝,三十三只雞,六十只鵪鶉,十只鴿子,五斤熏肉,五十五只雞仔,二十斤嬭子,二十三斤面粉,二十斤香油,八斤白糖,八兩黑糖,八斤豆粉,三升芝麻,三升綠豆,壹斤塩筍,十六斤核桃,三斤竹筍,二十個面觔,六兩豆腐,兩斤腐竹,四兩木耳,八兩麻菇,四兩香油,十二斤豆菜,四兩茴香,三兩杏仁,壹兩砂仁,二兩花椒,二兩胡椒,三斤土堿。

由此可見,太監們的食材不僅豐富,連廚藝都不錯。如果這樣的話,皇帝還不滿意,那麽,就真沒有什麽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