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還是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素來是人文薈萃之地,風物繁華之城,有眾多的名勝古跡和雅致園林。 揚州的"瘦西湖"歷史悠久,受歷代造園專家的青睞,在十裏長的湖區兩岸,營造了"兩堤花柳全依水,壹路樓臺直到山"的湖區聖境;觀音山上寺院遍布,有“江南第壹靈山”之稱;“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河處教吹簫”,自古是賞月的佳絕處;揚州還有歷史悠久的古剎大明寺,有“城市山林”美譽的何園,四季假山著稱的個園,有隋煬帝、康熙、乾隆等皇帝留下的行宮遺址等等,美景數不勝數,實是江南瑰寶。
揚州歷史上是壹個戲曲之鄉,著名的地方戲劇揚劇、揚州評話、揚州清音等,至今為民眾所喜好。富有地方特色的揚州傳統工藝、漆器、玉雕、刺繡、絨花等,其歷史遠的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代,近的繁盛於清代。以藝術精湛、制作精美著稱,有的產品遠銷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
“煙花三月下揚州”,每年公歷5月1日--5日,揚州市都舉行“煙花三月旅遊節”,此時的揚州煙雨蒙蒙,瓊花盛開,花香撲鼻,是旅遊的黃金季節。 每年9月8日-10月8日在揚州舉行的“二分明月文化節”,是妳賞月的最佳去處。主要活動有遊園賞月、乾隆皇帝水上遊、運河夜遊、美食節等。
武漢印象,不只是武漢人有發言權,到過武漢,或與武漢有不解之緣的外地網友近日也向晨報官方微博微信平臺發來了自己的心聲——武漢是個大氣的城市,大氣的印象就體現在城市的多元化。
福建網友胡先生向晨報官方微博私信,表達了他的“武漢印象”。胡先生說,他是福州人,前幾年因為生意往來,在武漢呆了有近半年時間,所以對武漢有較深的感情。胡先生說,武漢在他看來就是壹個非常多元化的城市,天南地北的人來到這座城市,都不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胡先生說,他只花了壹周的時間,就完全對武漢沒有了陌生感。現在已經回福州的胡先生,還時常與武漢的朋友們在微信朋友圈裏互動。
“武漢是很有生活氣息的城市。”在上海工作的歐陽先生說,對於武漢,他並不陌生,“因為我是武漢女婿。”歐陽先生說,太太是地道的武漢女孩,性格偏北方,壹點不作,但做起事情來卻偏南方,細致認真。每次和太太壹起回娘家武漢,都感受到了濃濃的生活氣息。
@多多:從杭州回武漢已有八年,雖然身邊很多朋友表示不解,可我從很早以前就很看好武漢的發展。事實上,現在看來,武漢作為中部特大城市,後勁十足,發展空間巨大。現在,朋友們壹致佩服我當時的決定,現在的武漢可謂日新月異,馬力全開地每日奔跑,作為城市中的壹員,真能感覺得到她的活力。
@rocky:在武漢度過了四年的大學生涯,畢業後南下發展,如今壹別就是15年,因工作關系,最近又時常得以回武漢出差。真是打心底裏重新認識這座以前熟悉的城市。這裏有大學城、汽車城,有光谷,還有漢口北……更讓我這個身在外地的湖北人羨慕的是,武漢有東湖磨山,有長江大橋。人傑地靈的寶地啊。
@雙魚和羊:武漢是座充滿市井氣息的城,也有人說她是包容之城,不大不小,不幹不凈,不窮不富,不快不慢,不溫不火,不土不洋,每個人最終都能在這座城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終端款式:武漢之大——城區面積超過北京、上海。武漢擁有除長江、漢水、東湖外水資源豐富的城市,武漢地理位置九省通衢,是壹個多元化的城市,交通、輕重工業、商業、體育、科技,教育發達,飲食能融合東西南北。武漢復古而現代,武漢人說話嗓門大,愛熱鬧,愛面子,很熱情。這就是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