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廣州食街都有些什麽特色小吃啊?

廣州食街都有些什麽特色小吃啊?

 ◆小吃壹條街

杭州小吃

西湖桂花藕片

在廣州中山八路有壹些專門吃杭州小吃的地方。在那裏有杭州最出名的西湖桂花藕片、杭州卷雞、貓耳朵、南瓜糊、酒釀丸子等著名小吃,品種多,而且價格實惠。萬佳商場旁邊的和茶館還特別推出了48元/位任吃,引得許多人爭相排隊等位。

★西湖桂花藕片:看上去赭紅色的藕片原來是“中華名小吃”。藕片用壹層薄薄的糯米糖漿裹著,吃起來糯甜酥口。行家說,其實不只是白糖,外面還加了有蜂蜜、糖桂花等燒至濃稠,才能有這種口感。

★貓耳朵:這款小吃賣相其實並不特別,但它也是杭州知名的傳統風味小吃,也曾獲“中華名小吃”稱號。據說,由於制作貓耳朵時,用的是面粉,小塊小塊地,每壹塊都要用小拇指按壹按,形成極小的貓耳朵形狀,所以才叫貓耳朵。

★杭州卷雞:其實所謂的“卷雞”並不是真正的卷雞,而是用筍幹撕成絲,用腐皮包卷,再切成“卷雞”段。杭州卷雞非常講究做法,先用旺火熱油炸至金黃色撈出。鍋內留油少許,將筍片、香菇片略煸,放入醬油、白糖、湯汁調味,加入灼熟的綠蔬菜後,壹套鮮嫩、濃香的杭州傳統名食就出爐了。

異域小吃

天河美食城位於廣州天河城六樓,此處是小吃雜味之家,勝在中外風味兼收,節假日更是經常滿坐。

這個美食城有很多店檔,有東南亞式美食又有粵式快餐,有異國風味美食如印度薄餅、日本壽司、俄羅斯沙律、美國牛扒等。還有多種飲料及甜品,的確不錯。妳還可以看看印度薄餅師傅簡尼的技藝表演,壹陣“劈裏啪啦”,壹個面團就被他甩成了壹塊白白的、薄如紙的餅了!

◆邊走邊吃

街頭小吃

各式小吃,確實誘人。

廣州人都有壹邊逛街壹邊吃小吃的習慣,因此,走在廣州街頭,妳會見到各式各樣的小吃布滿街頭。告訴妳,廣州街邊的特色美食,都很便宜,均在2~5元壹份。  

★蘿蔔牛腩:蘿蔔牛腩是廣州有名的傳統小吃,以白蘿蔔、新鮮牛腩,配以佐料長時間燉制而成。在壹些繁華的路段如北京路、上下九路等地,蘿蔔牛腩的清香飄滿街。在街上,妳會常見到端著碗吃著蘿蔔牛腩逛街的人,特別是少男少女們。

★肉丸:像豬肉丸、牛肉丸、蝦丸、魚蛋等等,是逛街最流行的小吃之壹。這些肉丸子不但彈牙爽口,而且色澤鮮嫩,口感爽脆,壹串串浸在濃香的湯汁裏面,讓人壹見就要流口水。這些美味肉丸食用特別方便,是年輕人最愛吃的小吃之壹。

★燒烤串:最近,廣州的外地燒肉突然多了起來,什麽山東羊肉串、內蒙古烤羊腿、燒肉串,真是應有盡有。在冬日的寒風下,味道特別香,吃起來感覺更像蒙古草原上吃的正宗燒肉,加點其他佐料,味道真是“無得彈”。

◆邊聊邊吃

早茶甜品

美味腸粉

在廣州,喝早茶已成了壹種文化,無論是年輕人或是中老年人,都喜歡在周末時,約上三五知已,邊吃早點邊聊天。

廣州人吃早餐喜歡吃壹些清淡的面制品,因此,廣州小吃就有了雲吞面、腸粉和沙河粉等名小吃。除此之外,早茶店還供應雙皮奶、龜苓膏等甜品。

★雲吞面:是廣州人對餛飩的俗稱,在上下九路、西華路、人民路壹帶都很多這種賣雲吞面的小吃店。由於此品湯味濃郁,雲吞皮薄餡多,蛋面有彈牙之感,因而成為廣州人早餐、小點的美食。

★腸粉:廣州的壹種特色小吃,是廣州人愛吃的小食,也是廣州大小茶樓、酒家早茶夜市的必備之品。因形似豬腸,廣州人也稱之為豬腸粉。據說,在抗日戰爭時期由泮塘荷仙館創制,現小食店、茶樓、酒家、賓館均有供應。

★及第粥:伍湛記為民國時期著名小食店,坐落在荔灣文昌巷,它的粥類以及第粥最為出名,粥底有腐竹白果大地魚等,粥色白鮮明,米水交融,味鮮香厚。

★雙皮奶:南信雙皮奶是南信牛奶甜品店的招牌食品。燉好後牛奶雙層凝固,色潔白,呈膏狀,半固體,光潔平滑,奶皮不離碗邊,風味甜香軟滑,營養豐富,具潤肺養顏之效。

★龜苓膏:廣州人怕上火,因此最愛吃龜苓膏。廣州人自制的龜苓膏呈棕褐色,為膠狀,容器是什麽形狀它便是什麽形狀,壹小缽壹小缽,加蜜後顯得晶瑩,入口甜,回味苦。據說越苦越好,可以清熱敗火,多吃為宜。

◆極品美食

西關小吃

餛飩面

廣州小食以西關為最。舊時,西關壹帶就有“百步之內必有小食”的說法。許多風味獨特的街頭小食,壹直流傳至今。

現在,荔灣廣場內的“西關人家”,集合了人們最愛吃的“西關小吃”。各款美食壹律明檔經營,不僅匯聚了南信的雙皮奶、銀記的腸粉、伍湛記粥品,還將“梁英記裹蒸粽”、“容德麻蓉湯丸”“娥姐粉果”等名聲在外的古老西關小吃“壹網打盡”。特別有壹款雙色棉花糕,是特地請這款點心的創制者、年逾八十的廖國喜老師傅監督制作的。在價格方面,小食每款大多在3~6元之間。而且小吃店連裝飾都是壹派西關風情:木趟櫳、長橋凳、青磚石腳滿洲窗,就算不吃小吃,看看那裏的裝修,也可壹窺廣州西關的風韻。(信息時報 楊彩芳)

粵式小吃名揚天下

除了名聞遐邇的粵菜,廣州小吃也別具特色,它不但在日常生活中充當人們味覺的調劑品,更提供給旅行的人們品嘗地道廣州民間風味的機會。

羅蔔牛雜:和味蘿蔔牛雜的那股香味總是弄得廣州人嘴饞。吃蘿蔔牛雜首先要看賣相。黑乎乎的那種,十有八九不是煮過頭,就是豉油下多了。

推薦兩家店:北京路靠中山路路口的那家和中華廣場隔壁的新榮記食雜店。

金絲棗年糕:選用正宗小車金絲小棗、江西糯米粉和上等冰片糖為原料。口感軟糯,清香、細膩,甘甜,有益脾養腎的保健功效。

推薦:泮溪酒家除金絲棗年糕,其椰汁年糕、泮塘馬蹄糕也頗特別。

粵味小吃哪裏尋?

西關人家

心水推介:南信雙皮奶、銀記腸粉、伍湛記粥品、“梁英記裹蒸粽”、“娥姐粉果”等名聲在外的古老西關小吃“壹網打盡”。內有壹款雙色棉花糕,特地請回其創制者、年逾80的廖國喜師傅監制。

地址:德星路9號(荔灣廣場南塔)。

荔灣名食家

心水推介:品種不多,但勝在夠正宗,即點即制。有伍湛記及第粥、歐成記鮮蝦雲吞面等。

地址:上下九步行街第十甫路99號。

東成記面世家

心水推介:講究湯水的廣州人對粉面的湯底很在乎,這裏的湯底用牛骨、大地魚、蝦子等十多種材料熬制而成。特色小食“炸粽”,由老板親自到加拿大取方制成。

地址:農林下路11號二樓。

各地風味羊城盡攬

廣州有其無與倫比的包容性,在發展成長中也不斷融匯百家,全國各地風味菜系登陸廣州,也帶來了小吃。

山西老面:山西人有“壹樣面百樣吃”的說法,這裏的面食有數十種,如拉面、刀削面、刀撥面、剔尖、貓耳朵、擦面、揪片、河漏、圪鬥等,真乃滋味迥異。

推薦:黃埔大道668號賽馬場內第五檔。(電話:87539278)

西安臘汁肉夾膜:用白面烙的小燒餅,用刀片切成兩片且不完全斷開,中間夾上剁得爛爛的濃汁厚味的紅燒肉,肉糜中還雜有生香菜生尖椒,實在是壹種美味。

推薦:陜西大廈。

貴州黃巴煎:將黃糕粑切成1厘米厚的片,放入平鍋中用油煎至兩面脆,裝盤即成。色澤金紅,軟糯可口,滋潤甜香。

推薦:廣州黃埔大道銀湖大廈八樓貴州人風味食府。 (廣州日報)

豐樂北路有不少大排擋不錯,比較喜歡有家湖北菜“紅菜苔”招牌菜:心太軟,蓮藕燉排骨…… 

南崗除了吃蛇,以前狗肉也很有名。 

棠下那家香辣蟹其實沒有天河立交的張記香辣蟹好吃 

廣園東轉東莞莊處有好多湛江白切雞好正 

天河東炳勝吃魚生最好,我家湘菜就沒有湘村館地道了 

體育東的澳門街很有葡式特色,中森名菜號稱亞洲最大的日本料理,可以去fb 

中信廣場四樓吃日本料理自助餐還可以。另外幾間西餐廳也行。 

其實最愛川菜,因為能吃勁辣!!! 

體育西和黃埔大道交界處的貴州人要比動物園南門的黃果樹實惠和味,花江狗肉和酸湯魚值得推薦 

喜歡去華僑酒店樓下的東北人坐炕,啃醬骨頭 

賽馬場裏有家山西面條,讓我這不喜歡面食的人也能吃壹大碗 

大南路的陜西大廈涼皮和糖夾肉要比它的招牌菜肉夾饃可口 

越秀南的蘭州拉面,涼拌菜很地道 

山東人家其實真沒什麽好吃,但我在那裏偷了個喝酒的碗很有水滸裏武松用過的感覺 

天河北博斯湯的羊肉串和羊肉湯夠味 

廣州大道北的安徽人酒樓好象沒吃出什麽特色 

動物園南門真有不少飯館,江西人瓦罐煨湯很濃,基本上我就為了那碗湯 

重慶冷鍋魚算有些特色,說到這想起數不清的川菜

 

水蔭路口的川國演義火鍋不錯,特別是菌湯很好喝 

黃花崗的宗江老川菜比較老牌,譚魚頭覺得算精品, 

東風路的普利據說是廣州最早的川菜館,味道也還行 

小洞天是我以前常去的,但現在覺得除了那個川北涼粉,其它麻麻,而且它還由四元漲到六元,沒勁 

三元裏有家祥林酸菜魚,環境很簡陋,可是排隊人眾,每張桌上都是壹大盤酸菜魚,同名的還有站前路的三峽的酸菜魚

 

童心路的麻婆婆水煮魚油太多了,連我這肉食動物都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