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饕餮怎麽讀?古代十大神獸之壹的饕餮是什麽東西?

饕餮怎麽讀?古代十大神獸之壹的饕餮是什麽東西?

饕餮,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龍的第五子,是壹種存在於傳說、想象的神秘怪獸。古書《山海經》介紹其特點是: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今天,“饕餮”這個詞經常和美食聯系在壹起。人們喜歡用“饕餮大餐”或者“饕餮盛宴”來形容美食佳肴。然而,這並不是“饕餮”本來的意思。“饕餮”本義是壹種貪吃的怪獸,和龍風壹樣,完全是出自人們的想象。就像為了誇張龍的騰空本領將它設計成多是壹樣,為了誇張饕餮的貪吃功能,先民將他設計成只有壹個大腑袋和壹張大嘴的怪誕模樣。這種饕餮天生就是為了吃喝而來的,見到什麽吃什麽,終因暴飲暴食被撐死。考諸典籍,“饕餮”壹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據《左傳·文公十八年》中記載,季孫行文曾派人給魯文公講了個故事,在形容某人貪吃好貨、搜刮聚斂的時候,將其比喻為饕餮。可知,饕餮其時既已經與飲食聯系,而且還發生了推衍,可以進壹步比喻為對於錢財的貪斂。而據《呂氏春秋》記載,饕餮在周初就已經是“食人未咽,害及全身”的惡獸了。但是,周初是否就是饕餮故事流行的開始還很難說,因為考古表明,饕餮紋作為紋飾在距今五千年前長江地區的良渚文化玉器上就有出現。我國很早就產生了燦爛的農業文明。中國的先民很早就意識到,農業是壹個靠天收種的產業,糧食的豐歉很大程度決定了大自然的恩賜。《逸周書·文傳》中指出,小人、大夫乃至國家都“無兼年之食”,所以立國、立家都必須做好糧食儲備,以備災年。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誰過度飲食、鋪張浪費,就會招致人神公憤。國君中有丟失王位的,其罪狀壹定列出暴飲暴食這壹項,傳說夏桀就是這樣壹個飲酒“無有休時”的暴君。為了滿足暴君的欲望,他做的酒池可以行舟,壹鼓而牛飲者三千人”。在民眾眼裏,正是由於他長期腐敗縱欲,才最終導致國家覆亡。不只夏桀,商糾的失位也可以歸罪於吃。《史記》記載商紂“以酒為池,縣(懸)肉為林,使男女保(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由此可知,在落後低下的生產力下,人們出於求生本能,已經意識到糧食儲備對於保全自己,實現生命繁衍的重大意義。在他們看來,再沒什麽比貪吃貪喝更可惡的了。這種情況下,壹種叫做“饕餮”的怪獸就出現了,先民用饕餮來勸誡人們多吃多喝會撐破肚皮乃至丟掉性命。正由於這饕餮本身為規勸人們節約飲食而用,故此先民設計出這種怪獸以後,立即將其歸於大惡和大醜,並置之於死地。饕餮紋大量在飲食器具中出現,也是為了實現勸誡作用,乃至提升了這種勸誡之意,其目的無外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