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安鎮以農民增收為目標,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充分發揮“三種四支”(三型:馮明花生示範園、赤芝蔬菜示範園、赤芝、良莊特色種植示範園;新安、良莊雞養殖基地、嚴茜子生豬養殖基地、成安、牧雲奶牛養殖基地、西五樓小尾寒羊養殖基地四大養殖的輻射帶動作用,逐步形成了花生、蔬菜、水果、養殖四大特色優勢產業。花生種植面積4萬畝,其中地膜花生2.5萬畝。十裏、田村鋪等7個加工村,2000多農戶從事花生加工和營銷。種植王迪1、潘靜5號優質桃樹435畝;共發展大棚205座,中小型大棚蔬菜種植面積達到3500畝;牧雲、成安鋪有雞35萬只,豬6000多只,小尾寒羊4000多只,牛260頭。
基於區位優勢和群眾經商意識日益增強,鎮黨委、政府按照“突出特色、擴大規模、規範管理、增強輻射”的思路,加快了市場建設步伐。2001在三裏鋪村建成投資1多萬元、面積50畝的北方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主要經營糧食、蔬菜、花生、雞蛋。2002年,新樂花生市場改擴建,市場面積擴大到46畝。
成安鎮政府依托制鞋、電熱毯、防水材料、機械制造四大特色產業,走企業區域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之路,規劃建設了成安鞋業社區、東王莊防水材料社區、三和電熱毯社區、三裏鋪機械制造社區。把增加投資和項目作為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2003年,全鎮規劃50萬元以上項目30個,已有26個項目建成投產。鄉鎮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3200萬元,占年度任務的107%,年底將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000萬元。遠大獸藥、光明化工、凱樂發制品有限公司作為該鎮的骨幹企業,2002年實現年產值1.61.3萬元,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其中馳誌發制品廠完成出口60萬美元。同時,成安鎮通過加大投入和項目,搞活了中小企業,真正做到了鋪天蓋地,形成了規模和優勢。近兩年投資50多萬元的鞋廠11、板材加工廠6家、無紡布廠3家、防水材料廠3家。目前有鞋廠51家,防水材料廠29家,板材加工廠3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