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拉面真的會致癌嗎?
[提要]近日,壹條質疑“蘭州拉面中加蓬灰可能致癌”的微博在網上掀起熱議。有人質疑,加在拉面中的蓬灰已有上百年的使用歷史,是否真的對身體有害?與每次的食品安全事件不同,此次很多媒體人出面為拉面正名。有消化科醫生稱,像蓬灰裏面如果只含有微量的砷,加之身體自然的新陳代謝,不會對健康造成過多的傷害。[我來說兩句]\x0d\羊城晚報訊記者尹安學報道:26日淩晨,壹條微博質疑蘭州拉面中加了蓬灰,可能致癌。此微博被迅速轉發。不過,很多媒體人士和網友站出來為蘭州拉面說話,認為吃蘭州拉面很安全,媒體人接力令“路邊社”新聞熄火。\x0d\壹條傳言引爆話題\x0d\昨天淩晨,“迪爾馬奇官方”在發微博稱,為了使拉面更有彈性,所有蘭州拉面館都在使用拉面劑,而拉面劑的主要成分是蓬灰,含有大量致癌物質砷。現在蘭州拉面都用這種制劑來使得面粉更有彈性。如果將蓬灰放入紙杯會出現氧化,而把拉面劑溶液倒在光滑地板上會出現更恐怖的腐蝕現象。\x0d\該爆料迅速引發網友熱議,壹小時內轉發評論已近2000條。隨著該微博轉發量的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網友參與其中,有人質疑,加在拉面中的蓬灰已有上百年的使用歷史,是否真的對身體有害?\x0d\有網友開始擔心蘭州拉面是否安全。有人還爆料說,在外省的蘭州拉面,可能不是蘭州人開的,不正宗,不衛生。\x0d\不過,很多在蘭州學習、生活、工作過的各界人士站出來,捍衛蘭州拉面,特別在媒體工作的馬駿、王克勤等頻頻發微博,極力爭辯,讓網上輿論的風標變成對蘭州拉面這壹傳統美食的保護。有網友感慨:每次揭露食品不安全,總是能打垮壹些企業。但是罵蘭州拉面,這回卻失敗了。\x0d\媒體人為拉面正名\x0d\來自甘肅電視臺的馬駿看到爭議微博,淩晨當即連發微博為蘭州拉面正名。\x0d\“我們吃了都沒死好不,見過撐死的,沒見過毒死的。”馬駿說,驚聞有人在網絡散布蘭州拉面有毒謠言,深感不解和氣憤。\x0d\馬駿介紹,蘭州牛肉面傳統工藝講究“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壹遍揉”。其中,灰就指蓬灰,加入後可使拉出來的面條爽滑透黃、筋道有勁。後來,該工藝被拉面劑替代,就是對蓬灰提純,摒除有害物質。目前蘭州市場使用的是由蘭大、交大以及相關企業研制的拉面劑,已通過相關安全認證。\x0d\中國著名的調查記者王克勤曾在蘭州讀大學,對蘭州拉面十分熟悉。他說,自己在蘭州生活了20多年,差不多每天都要吃壹碗拉面,有時早餐午餐均為牛肉面。牛肉面館壹般店鋪小,食者眾,面館裏坐不下,大家會端著面蹲在街頭吃。冬天下大雪,最酣暢的是,蹲在雪地裏,鵝毛雪片在往碗裏飄,碗裏的熱氣卻在往上冒。\x0d\“路邊社”新聞無影蹤\x0d\有網友分析,以前用蓬灰做面,人們對食品安全也沒有足夠的認識。隨著科學的發展,蘭大開發的拉面劑是不會有什麽問題的,但在外省的拉面館的制作衛生確實讓人擔憂。“蘭州拉面是蘭州的壹張名片,當外省人都把臟亂差與蘭州拉面聯系在壹起時,作為蘭州人確實在面子上不好受。”\x0d\有人為馬駿叫好:作為壹個媒體人,在“路邊社”新聞出來後,第壹時間了解真相,公布真相。不像某些媒體人,為了噱頭而做新聞。我們的神經已經被食品安全嚇得夠緊了,“路邊社”的新聞就不要傳了。\x0d\26日晚10時,記者在微博上已經找不到“迪爾馬奇官方”,他的微博已被關閉。有網友說,“迪爾馬奇官方”應該內疚才對,祖祖輩輩做拉面的蘭州農民傷得起嗎?\x0d\尹安學\x0d\搜狐健康補充閱讀:\x0d\蓬灰既不是食品添加劑也不是食品原料\x0d\食品專家、大連工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農紹莊介紹說,蓬灰既不是食品添加劑也不是食品原料,而是壹種傳統的拉面劑。它是由蓬草燒制而成的,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鉀。目前市面上使用的蓬灰壹種是蓬草燒制而成的,壹種是企業根據蓬灰成分配制的。西北傳統拉面都使用蓬灰,這樣可以增加面條的彈性。\x0d\蓬灰中微量砷對人無害過量會致中毒\x0d\據西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院長趙國華介紹,拉面加蓬灰是民間流傳下來的壹種方法,蘭州拉面必須要添加這個才筋道。蓬灰含有鉛、砷、硫化氫等化學成分,不管是天然草木燒制的蓬灰,還是人工配制的蓬灰,對人體都可能會造成壹定的安全隱患。趙國華表示,國家相關監管機構應該對蓬灰的制作工藝、生產標準、使用範圍和含量等進行安全評估,消除網友的恐慌。\x0d\新橋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王雷則表示,鉛和砷有壹定的毒性。比如砷,存在的形態多樣,除非攝入過量才會有中毒癥狀。另外,砷的毒性主要是對血液系統造成壹定影響。王雷說,像蓬灰裏面如果只含有微量的砷,加之身體自然的新陳代謝,不會對健康造成過多的傷害。除非是對砷的攝入過量,才會造成慢性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