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涪江的幹流概況

涪江的幹流概況

涪江,發源於四川省松潘縣境內岷山主峰雪寶頂(藏語:哈肖冬日,意為東方海螺山)東北坡三岔子。據清《蜀水考》所載:“涪水源出松潘衛(今松潘縣)風洞頂興龍泉”;“興龍泉在衛東六十裏,源出雪欄山風洞頂黃龍寺後”;“其山平坦,上有龍潭。”雪欄山俗稱寶頂山,即雪寶頂。涪江的江源,與龍有密切關聯,雪寶頂下有藏龍山、黃龍寺,平武縣城龍安鎮,古稱龍安府。在松潘、平武有許多帶龍的地名:龍溪、龍池、龍峰、龍巖、龍鳳、龍治、龍歸寺,還有龍王包。

涪江從松潘縣的黃龍寺東南(衛風洞)而下,流經黃龍鄉、施家堡鄉、小河鄉,接納了眾多的溪流,出黃龍,進入平武縣界。

在平武縣境內,經水晶鎮、闊達鄉、過龍安鎮(平武縣政府駐地),在平武縣城以北約10公裏的鐵龍堡,接納了從左岸匯來的第壹條支流火溪河,過古城鎮、壩子鄉、南壩鎮、轉向南流,至響巖鎮,沖過兵家重地江油關,進入江油市境。

自江油市境,涪江開始迂回曲折於四川盆地北麓,江面寬闊,流向盆地東南。涪江在流經北城鄉、武都鎮,至中壩鎮(市政府駐地)分為兩支,過中壩鎮又合二為壹(區間右為太平鎮,左為三合鎮)。流過川北重鎮江油縣後,約5公裏,至彰明鎮,左岸支流平通河從北而來,匯入涪江。又過青蓮鎮(李白故裏),通口河(湔江)(該河經青蓮鎮)。區間沿青蓮鎮、龍鳳鎮、九嶺鎮邊界南行,出江油界。

涪江繼續下行,進入了流域內最大的沖積平原-綿陽平原。流經綿陽市北部涪城區(原涪縣)的龍門鎮、遊仙區的石馬鎮、涪城區(原涪縣)的青義鎮,進入綿陽市區。芙蓉溪在市區東部遊仙區的遊仙鎮自左岸匯入,安昌河自西而來,在綿陽市區東南匯入涪江。涪江南出綿陽市區,再過涪城區的塘汛鎮、豐谷鎮,出綿陽。綿陽平原面積170多平方公裏,土質肥沃、物產豐富,川北重鎮綿陽就座落在平原西北緣。

涪江過綿陽市區後,進入綿陽市的三臺縣境,轉向東南流,經蘆溪鎮、花園鎮、劉營鎮、靈興鎮、新德鎮,縣城潼川鎮,在潼川鎮東塔山下,接納右岸支流凱江。涪江接納凱江後,經三臺縣百頃入射洪縣境。

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境,經香山鎮、金華鎮、廣興鎮,在唐代詩人陳子昂墓地獨座山下,左岸支流梓潼江又來匯合。過縣城太和鎮、大於鎮、瞿河鄉、青堤鄉、沱牌鎮(原楊樹鎮),出射洪縣。

涪江向南流,過遂寧市蓬溪縣、大英縣邊界,在大英縣的郪口鎮,右岸支流郪江在郪口匯入涪江。郪口是涪江幹流上最寬的河谷所在,也是射洪、遂寧兩縣交界之處。入遂寧市船山區,經桂花鎮、唐家鄉,遂寧市區,仁裏鎮,老池鄉,蓬溪縣荷葉鄉,有壹段遂寧市、重慶市界河,在潼南縣玉溪鎮西進入重慶市境。

南流經重慶市潼南縣的玉溪鎮、安興鄉、桂林鎮(桂林街道),縣城梓潼街道,上和鎮、別口鎮,合川區太和鎮、小河鄉,成為合川區、銅梁區界河,經銅梁區高樓鎮,在銅梁區的安居鎮納入右岸支流瓊江。東流,經川北門戶合川區的銅溪鎮、渭沱鎮、皂角鎮,最後壹條支流小安溪由右岸匯入涪江。涪江接納小安溪後,在合川城南釣魚城下,結束了670公裏的流程。匯入由合川城東北而來的嘉陵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