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家鄉的水盆羊肉作文,是作文.不是什麽簡介來歷做法,要快快快啊.

家鄉的水盆羊肉作文,是作文.不是什麽簡介來歷做法,要快快快啊.

到了陜西,人們自然會提到羊肉泡饃,而陜西的另壹種更大眾化的名小吃,卻身藏不露,鮮為人知,這便是水盆羊肉 。

水盆羊肉是陜西東府壹道極具地方特色的風味美食,由於過去經營者煮肉用的器具是銅或者鋁制作的,形似臉盆,顧名思義叫“水盆”。實際情況與盆沒有任何關系,買家都支有壹口大鍋,鍋邊放著熬好的花椒水,燉爛的羊肉攤在案板上。現吃現料理,明碼標價,踏實消費。

在我的記憶裏,水盆羊肉是伴著我度過了兒時的壹段美好時光。

在六七十年代,這種美食僅流行於陜西東府的渭南地區,以渭北的正宗。那時的國有食堂,渭南只有壹家經營,是作為早餐供應的,收糧票壹角二分錢壹份,肉是當著食客的面,用秤稱著放進碗裏的,不少於二兩,而湯則是管飽的。

多年來,白水縣與蒲城縣交界的響石蓋,每當太陽冉冉升起,便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異常熱鬧。過往的司機,都會趕到這裏,為的就是吃上壹份水盆羊肉。壹碗湯水下肚,這壹天,便會精神百倍容顏煥發,再不會感到饑渴。還有壹個不可言傳的事實是,在近二十年,渭北各縣的企事業單位,也是八點上班的。但當地的老百姓,壹般都不會在九點左右去政府部門辦事,究其微妙的原因,便是大多數人上班後都去吃水盆羊肉了。這就和蘭州人鐘情於牛肉拉面壹樣,在當地,水盆羊肉的誘惑力,遠遠要比羊肉泡饃大的多。水盆羊肉是作為早點供應的。即便是渭北各縣,過了中午十二點,在那裏都找不到它的蹤影。

如果說羊肉泡饃,歷史悠久,那麽水盆羊肉則流行於近代。

羊肉泡饃,是北方少數民族過去打仗時的方便食品。由韓城壹帶的羊肉糊餑演變而來。而水盆羊肉,則屬於地道的當地美食。相傳明朝末年,闖王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準備離開西安前往攻打北京之際,關中的老百姓紛紛用水盆羊肉慰勞義軍,將士們食後精神煥發,士氣大振,壹鼓作氣攻入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的腐朽統治。後因慈禧太後食同賜名“美而美”。

水盆羊肉,是渭北各縣夏季的應時小吃,渭南人認為可祛暑。因其在農歷六月上市,故稱“六月鮮”。其實,水盆羊肉更禦寒。因其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鈣、鐵、磷等多種營養物質,具有溫胃養胃,滋養心肺、益脾理氣,疏肝補腎,強骨健身,延年益壽等功效。

而在食用的時候,也是涇渭分明。羊肉炮饃,是用死面餅加粉絲、黃花菜、木耳及肉、湯、油燴制而成,輔以糖蒜,辣碟。而水盆羊肉主要以優質羊肉、羊骨加十余種輔料經多道工序烹制而成,主食為月牙燒餅或圓燒餅、有的地方還配有“羊肉墩子”,輔以生蒜,不放辣子則更為地道。壹碗端上來,則碗大如盆,湯清如鏡,肉爛如泥,餅焦似金。蒜白如銀。口感更是了得:肥而不膩,清醇可口,香氣誘人,別具風味。就壹個字:爽!

還有,羊肉泡饃雖然是陜西的名吃,久負盛名。但外地人壹般卻很難接受;且腸胃不好的人則無福消受。而水盆羊肉,老少皆宜,易於消化,口味更大眾化,容易使外地人接受。但遺憾的是,壹般外地人來西安,是無福消受的。西安雖然有賣,但只廖廖幾家,且名氣不大,更談不上正宗。

壹方水土養壹方人,還不如說是壹方的特色名吃養壹方人,甚至因為飲食習慣,改變人生航道的先例也大有人在。

生於斯長於斯的東府人,走南闖北,嘗了多少山珍海味,品過無數美味佳肴,最終來,敵不過家鄉的壹碗水盆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