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龍”鬧元宵
“每年過年我最期待的就是‘炸龍’了!”管理學院2011級工商管理2班廖遺富同學激動地告訴我們。廖遺富來自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富川有壹個傳承百年的風俗,就是在每年的正月十五要“炸龍”鬧元宵。
今年廖遺富和幾位朋友來到古明城時炸龍活動已經開始了,人們提著成袋的鞭炮,追著龍身跑,壹有機會就將點燃的鞭炮往龍身上猛扔,有時四面八方壹齊開火,讓舞龍者沒有絲毫喘息的機會。晃動的龍身不斷抵擋橫空而來的鞭炮,將正在燃燒著的鞭炮又甩回人群中,或者是炸龍的人不小心把鞭炮扔到了人群中,引起人們壹陣陣歡呼尖叫聲。他和幾位朋友也跟著大家拿鞭炮往龍身上扔。突然,從龍身上掉下正在燃著的鞭炮落到玩得正盡興的廖遺富頭上,廖遺富嚇得急忙晃頭,甩手,才把頭上的炮甩開,驚魂未定的他才發現他們已經脫離了觀看的人群 ,深入到了舞龍者之中,被龍包圍住,他們環顧四周,煙霧彌漫看不清方向。最後,他們趁炸龍活動慢下來的時候溜了出來,雖然全身落滿灰塵,煙味嗆鼻,但是大家還是興奮不已。
廖遺富說:“龍身被炸得越爛越吉利,意為圖個彩頭,祈禱壹年的吉祥如意。”說到這裏,他不禁拿出手機給我們欣賞過年時他拍的“炸龍”相片,還跟我們說:“妳們沒有親身體會過富川的‘炸龍’,真是有些遺憾!”
廖遺富說,作為富川的壹員,每年都能過這個節日,他感到驕傲和自豪,他希望家鄉的這壹民族傳統能夠得到更多人的認識和認可,繼而得到傳承和發展。
體會百味的同學聚會
壹放假,就會有大大小小的同學聚會等著大家,文學院2011級編輯班的莫艷伢,在寒假的同學聚會中,發現很多同學都有了工作,有些同學甚至有了自己的家庭。聽著同學感嘆著工作的不容易以及生活中的種種瑣事。莫艷伢不禁感嘆:“雖然我還是大壹的學生,但聽完了同學的經歷,我都有點害怕走出社會了,我現在什麽都沒準備好,怕自己在社會上無用武之地。”對於這些不得不去面對的煩惱,莫艷伢在與長輩們的交談中有了自己的想法:“我壹定要努力學好專業知識,鍛煉各方面能力,為以後做準備。”
2011級漢本1班的唐俠,在寒假回家時也參加了同學聚會。給他印象最深的是他以前最要好的那位朋友初二就輟學當了兵,到了廈門服役。雖然現在還在打工,但唐俠得知朋友的目標十分明確,他知道自己要什麽,以後的路怎麽走,並主動學習有關專業的業務技巧,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由於家庭負擔很重,他能抽出來學習的時間很少,但他依舊積極主動地抓緊每分每秒。唐俠說:“我非常佩服他,聽完他的話,我覺得我應該為自己定下明確的目標,為以後做準備。”
海南騎行之旅
從2月11日到2月19日,2010級編輯班的陳猛火和他的同學騎上自行車,完成了為期9天的海南之行。
2月11日,陳猛火他們從南寧出發,壹路騎自行車向前,由於下雨的緣故,南寧到欽州的路途變得泥濘不堪,陳猛火說:“道路已經不像路了,更像是壹片沼澤,滿是泥漿,我都不敢讓腳著地,因為壹踏上去,鞋子就陷入泥漿之中!”經過壹天的跋涉,他們還是按原計劃到達了欽州。第二天,他們冒著蒙蒙細雨從欽州壹路騎往北海,順利搭上了去海南的船。
說到海南,椰子可是不可缺少的壹部分,陳猛火他們騎上海南的濱海大道,發現道路兩旁都是椰子樹,路面上還有掉下來的椰子,壹時嘴饞的他們看到椰樹上有成熟的椰子,就直接爬上樹把椰子摘下來,迫不及待地品嘗著新鮮椰子汁和椰肉。
他們去東郊灣踩沙、撿貝殼、看海;進海南大學領略它的文化氣息;他們嘗試著像當地人壹樣嚼檳榔,並吐出唾沫把面前的地面染紅;他們還入鄉隨俗地跟當地人壹起喝上午茶……在海南的旅途中,他們還認識了三位“驢友”,隨後,他們壹行五人便壹起騎車,遊覽海南的風光,直到三亞才分別。
2月19日,他們返回南寧。經過這次海南之旅,陳猛火感慨道:“有時候我們看中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過程更加有趣,路途中的風景和故事更值得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