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 名 狗肉煲 所屬菜系 粵菜 特 點 肉質軟爛,異香極濃。
用 料 狗肉,蒜泥,豆醬,芝麻醬,腐乳,姜塊,蒜苗,花生油,料酒,二湯,鹽,黃糖,醬油,陳皮,茼蒿,生菜,花生油。 制 法 狗肉連骨斬成小塊,入熱鍋炒至不見水溢,炒鍋燒熱下油,放入蒜泥,豆醬,芝麻醬,腐乳,去皮姜塊,蒜苗段和狗肉,邊炒邊花生油,炒五分鐘後加料酒,二湯,鹽,黃糖,醬油,陳皮燒沸,轉倒入砂鍋燜九十分鐘至軟爛,食時加茼蒿,生菜,花生油,並另以小碟分盛辣椒絲,檸檬葉絲,熟花生油供佐食。
其它壹些狗肉的做法: 菜名 燜燒狗肉 所屬菜系 韓國 特點 顏色淡茶,肉質軟爛,什錦口味。 原料 熟狗肉250克,雞蛋100克,澱粉75克,面粉25克,香油500克(實耗75克),白糖75克,米醋15克,料酒5克,大蔥25克,生姜15克,狗骨湯100毫升,精鹽20克,幹辣椒1個。
制作過程 1、將熟狗肉片去皮,切成小骨牌塊,把雞蛋磕入碗內,加入澱粉、面粉、精鹽和適量清水,攪拌均勻。 2、再將炒鍋上火,放入紅汁、狗骨清湯、狗肉塊,把西紅柿碼放在肉塊的周圍,再加入味精、料酒、白糖、鹹面、辣椒油,燒開,用小火煨,入味後收汁,淋入水澱粉勾芡,淋少許香油,翻個幾,出鍋,盛入碗中,即成。
酸辣狗肉 配料:鮮狗肉1500g,香菜200g,泡菜lOOg,幹紅椒5只,冬筍50g,紹酒50g,小紅辣椒15g,精鹽5g,青蒜50g,醬油25g,味精1.5g,醋15g,胡椒粉lg,濕澱粉25g,桂皮lOg,芝麻油15g,蔥15g,熟豬油lOOg,姜15g。 做法:1.將狗肉去骨,用溫水浸泡並刮洗幹凈,下人冷水鍋內煮過撈出,用清水洗2遍,放人砂鍋內,加入拍破的蔥、姜、桂皮、幹紅椒、紹酒25g和清水,煮至五成爛時,切成5cm長、2cm寬的條。
將泡菜、冬筍、小紅辣椒切末,青蒜切花,香菜洗凈。 2.炒鍋置旺火上,放入熟油50g,燒至八成熱時人狗肉爆出香味,噴紹酒,加入醬油、精鹽和原湯,燒開後倒在砂鍋內,用小火煨至酥爛,收幹汁,盛人盤內。
3.炒鍋內放人熟豬油,燒至八成熱,下入冬筍、泡菜和紅辣椒炒幾下,倒人狗肉原湯燒開,放人味精、青蒜,用濕澱粉調勻勾芡,淋入芝麻油和醋,澆蓋在狗肉上,周圍拼上香菜即成。 酸辣狗肉 配料:鮮狗肉1500g,香菜200g,泡菜lOOg,幹紅椒5只,冬筍50g,紹酒50g,小紅辣椒15g,精鹽5g,青蒜50g,醬油25g,味精1.5g,醋15g,胡椒粉lg,濕澱粉25g,桂皮lOg,芝麻油15g,蔥15g,熟豬油lOOg,姜15g。
做法:1.將狗肉去骨,用溫水浸泡並刮洗幹凈,下人冷水鍋內煮過撈出,用清水洗2遍,放人砂鍋內,加入拍破的蔥、姜、桂皮、幹紅椒、紹酒25g和清水,煮至五成爛時,切成5cm長、2cm寬的條。將泡菜、冬筍、小紅辣椒切末,青蒜切花,香菜洗凈。
2.炒鍋置旺火上,放入熟油50g,燒至八成熱時人狗肉爆出香味,噴紹酒,加入醬油、精鹽和原湯,燒開後倒在砂鍋內,用小火煨至酥爛,收幹汁,盛人盤內。 3.炒鍋內放人熟豬油,燒至八成熱,下入冬筍、泡菜和紅辣椒炒幾下,倒人狗肉原湯燒開,放人味精、青蒜,用濕澱粉調勻勾芡,淋入芝麻油和醋,澆蓋在狗肉上,周圍拼上香菜即成。
砂鍋燜狗肉 此菜色澤金紅,香味撲鼻,汁濃味醇,酥爛醇鮮。 配料:狗後腿肉500g,碧池(田螺香)lOOg,白糖lOg,白酒lOg,陳皮lOg,沙姜lOg,八角6g,草果lOg,花椒粒2g,精鹽20g,植物油120g,豉油20g,上湯150g。
制作方法:l、將狗肉切成4cm見方塊,用清水漂洗2次,控幹水分,將碧池洗凈,摘取嫩尖。 2、炒鍋上火,註入植物油,燒至七成熱,下草果、八角、花椒、白糖、鹽、陳皮、沙姜、豉油,下狗肉煸炒20分鐘,註入上湯,燒開後倒人砂鍋。
將砂鍋上火,把白酒分兩次加入,改用小火,燜約1小時,湯汁收稠時,放上薄荷即可。 註意:1.狗肉用清水拔去血汙,然後漂洗幹凈,熟後膻味大減,肉香四溢。
2.砂鍋燜狗肉,大火燒開,小火慢燉,以狗肉酥爛為度。 3.碧池(田螺香)後下,壹燙即可,若經煮沸,香味盡失。
附片燉狗肉 配料:熟附片6g,生姜lOOg,狗肉150g,調料適量。 制作方法:先以蒜頭及花生油熗鍋,放入狗肉塊微炒,待皮色轉黃,加水適量,用武火燒開後,放人熟附片及煨姜片,改用文火燉至狗肉熟爛,調味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作用:溫中祛寒,用於瘦弱之人肢體不溫,每遇冬季則凍瘡發作,夜尿頻多,頭暈眼花,貧血等虛寒之癥。
最後要註意吃狗肉也要禁忌 壹忌患非虛寒病的人吃狗肉。 狗肉屬熱性食物,壹次不宜吃多。
凡患咳嗽、感冒、發熱、腹瀉和陰虛火旺等非虛寒性病的人均不宜食用。 二忌吃半生不熟的狗肉。
食用未熟透的狗肉,狗肉中滋生的旋毛蟲會感染人體。 三忌食瘋狗肉。
瘋狗的唾液中含有狂犬病毒,操作時只要人體皮膚有破損,就可能染上病毒,因此,瘋狗肉應堅決忌食。 回答:2006-02-05 17:02 ***0條評論。
2.狗肉怎麽做好吃
菜 名 狗肉煲 所屬菜系 粵菜 特 點 肉質軟爛,異香極濃。
用 料 狗肉,蒜泥,豆醬,芝麻醬,腐乳,姜塊,蒜苗,花生油,料酒,二湯,鹽,黃糖,醬油,陳皮,茼蒿,生菜,花生油。 制 法 狗肉連骨斬成小塊,入熱鍋炒至不見水溢,炒鍋燒熱下油,放入蒜泥,豆醬,芝麻醬,腐乳,去皮姜塊,蒜苗段和狗肉,邊炒邊花生油,炒五分鐘後加料酒,二湯,鹽,黃糖,醬油,陳皮燒沸,轉倒入砂鍋燜九十分鐘至軟爛,食時加茼蒿,生菜,花生油,並另以小碟分盛辣椒絲,檸檬葉絲,熟花生油供佐食。
其它壹些狗肉的做法: 菜名 燜燒狗肉 所屬菜系 韓國 特點 顏色淡茶,肉質軟爛,什錦口味。 原料 熟狗肉250克,雞蛋100克,澱粉75克,面粉25克,香油500克(實耗75克),白糖75克,米醋15克,料酒5克,大蔥25克,生姜15克,狗骨湯100毫升,精鹽20克,幹辣椒1個。
制作過程 1、將熟狗肉片去皮,切成小骨牌塊,把雞蛋磕入碗內,加入澱粉、面粉、精鹽和適量清水,攪拌均勻。 2、再將炒鍋上火,放入紅汁、狗骨清湯、狗肉塊,把西紅柿碼放在肉塊的周圍,再加入味精、料酒、白糖、鹹面、辣椒油,燒開,用小火煨,入味後收汁,淋入水澱粉勾芡,淋少許香油,翻個幾,出鍋,盛入碗中,即成。
酸辣狗肉 配料:鮮狗肉1500g,香菜200g,泡菜lOOg,幹紅椒5只,冬筍50g,紹酒50g,小紅辣椒15g,精鹽5g,青蒜50g,醬油25g,味精1.5g,醋15g,胡椒粉lg,濕澱粉25g,桂皮lOg,芝麻油15g,蔥15g,熟豬油lOOg,姜15g。 做法:1.將狗肉去骨,用溫水浸泡並刮洗幹凈,下人冷水鍋內煮過撈出,用清水洗2遍,放人砂鍋內,加入拍破的蔥、姜、桂皮、幹紅椒、紹酒25g和清水,煮至五成爛時,切成5cm長、2cm寬的條。
將泡菜、冬筍、小紅辣椒切末,青蒜切花,香菜洗凈。 2.炒鍋置旺火上,放入熟油50g,燒至八成熱時人狗肉爆出香味,噴紹酒,加入醬油、精鹽和原湯,燒開後倒在砂鍋內,用小火煨至酥爛,收幹汁,盛人盤內。
3.炒鍋內放人熟豬油,燒至八成熱,下入冬筍、泡菜和紅辣椒炒幾下,倒人狗肉原湯燒開,放人味精、青蒜,用濕澱粉調勻勾芡,淋入芝麻油和醋,澆蓋在狗肉上,周圍拼上香菜即成。 酸辣狗肉 配料:鮮狗肉1500g,香菜200g,泡菜lOOg,幹紅椒5只,冬筍50g,紹酒50g,小紅辣椒15g,精鹽5g,青蒜50g,醬油25g,味精1.5g,醋15g,胡椒粉lg,濕澱粉25g,桂皮lOg,芝麻油15g,蔥15g,熟豬油lOOg,姜15g。
做法:1.將狗肉去骨,用溫水浸泡並刮洗幹凈,下人冷水鍋內煮過撈出,用清水洗2遍,放人砂鍋內,加入拍破的蔥、姜、桂皮、幹紅椒、紹酒25g和清水,煮至五成爛時,切成5cm長、2cm寬的條。將泡菜、冬筍、小紅辣椒切末,青蒜切花,香菜洗凈。
2.炒鍋置旺火上,放入熟油50g,燒至八成熱時人狗肉爆出香味,噴紹酒,加入醬油、精鹽和原湯,燒開後倒在砂鍋內,用小火煨至酥爛,收幹汁,盛人盤內。 3.炒鍋內放人熟豬油,燒至八成熱,下入冬筍、泡菜和紅辣椒炒幾下,倒人狗肉原湯燒開,放人味精、青蒜,用濕澱粉調勻勾芡,淋入芝麻油和醋,澆蓋在狗肉上,周圍拼上香菜即成。
砂鍋燜狗肉 此菜色澤金紅,香味撲鼻,汁濃味醇,酥爛醇鮮。 配料:狗後腿肉500g,碧池(田螺香)lOOg,白糖lOg,白酒lOg,陳皮lOg,沙姜lOg,八角6g,草果lOg,花椒粒2g,精鹽20g,植物油120g,豉油20g,上湯150g。
制作方法:l、將狗肉切成4cm見方塊,用清水漂洗2次,控幹水分,將碧池洗凈,摘取嫩尖。 2、炒鍋上火,註入植物油,燒至七成熱,下草果、八角、花椒、白糖、鹽、陳皮、沙姜、豉油,下狗肉煸炒20分鐘,註入上湯,燒開後倒人砂鍋。
將砂鍋上火,把白酒分兩次加入,改用小火,燜約1小時,湯汁收稠時,放上薄荷即可。 註意:1.狗肉用清水拔去血汙,然後漂洗幹凈,熟後膻味大減,肉香四溢。
2.砂鍋燜狗肉,大火燒開,小火慢燉,以狗肉酥爛為度。 3.碧池(田螺香)後下,壹燙即可,若經煮沸,香味盡失。
附片燉狗肉 配料:熟附片6g,生姜lOOg,狗肉150g,調料適量。 制作方法:先以蒜頭及花生油熗鍋,放入狗肉塊微炒,待皮色轉黃,加水適量,用武火燒開後,放人熟附片及煨姜片,改用文火燉至狗肉熟爛,調味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作用:溫中祛寒,用於瘦弱之人肢體不溫,每遇冬季則凍瘡發作,夜尿頻多,頭暈眼花,貧血等虛寒之癥。
最後要註意吃狗肉也要禁忌 壹忌患非虛寒病的人吃狗肉。狗肉屬熱性食物,壹次不宜吃多。
凡患咳嗽、感冒、發熱、腹瀉和陰虛火旺等非虛寒性病的人均不宜食用。 二忌吃半生不熟的狗肉。
食用未熟透的狗肉,狗肉中滋生的旋毛蟲會感染人體。 三忌食瘋狗肉。
瘋狗的唾液中含有狂犬病毒,操作時只要人體皮膚有破損,就可能染上病毒,因此,瘋狗肉應堅決忌食。 。
3.在我國有哪些民族不吃狗肉
滿族忌吃狗肉,傳說是有壹次明朝總兵李成梁追趕努爾哈赤(清太祖)時,努爾哈赤跑到壹個人家裏鉆進竈坑躲避,明兵見他在竈坑,就填柴加火,想他必定被燒死無疑。
誰知明兵走了之後,跑來了壹只狗,叼來濕棉絮,把火滅了,救出了努爾哈赤。有的則說是追到壹個蘆葦蕩裏,放火燒蘆葦蕩,也是等明兵撤走之後來了壹條狗,滾到蕩裏弄濕身體,然後跑回來灑在火上把火熄滅。
努爾哈赤的後代不吃狗肉(甚至不戴狗皮帽)是出於感恩。錫伯族不吃狗肉的習俗也是受到滿族的影響。
也有人認為這個傳說只是古代滿族在東北從事狩獵,從對獵狗的愛護這壹觀念擴展到其他壹般狗的延續和變化。但是據記載,滿族的先人女真人是有吃狗肉習俗的,《三朝北盟會編》中記載說:"以豆為醬,以半生米為飯,漬以生狗肉雞蔥韭之食,和而食之,毛以蕪荑。
"看來不吃狗肉是後來的事。 湖北西部宋姓土家族不吃狗肉,則是因為傳說中壹條狗曾撲滅大火,救出了壹位祖先。
雲南仡佬族花仡佬支系也有狗救祖先的傳說。白姓的哈尼族則傳說,古代李姓與白姓發生沖突,白姓戰敗,只剩下壹個幼兒,最後被狗救下並用它的奶汁餵養長大,於是白姓哈尼人不吃狗肉。
壹些民族或某個民族的部分家族不吃狗肉,則因為傳說其祖先在嬰兒時期,母親因病去世,孩子沒有奶喝,小時候是靠吃狗奶才活下來的。這裏有因為狗對祖先有恩的意識,同時也有象許多中國人認為的那樣,吃了什麽身體中就會有什麽,即祖先因為吃了狗奶,具有了壹些狗的因素,後世如果吃狗肉就是吃了祖先,於是形成禁忌。
拉祜族不吃狗肉的傳說中就說到祖先吃狗奶長大。 而瑤族、畬族不吃狗肉,則是源於盤瓠神話。
在神話中,高皇招榜說:誰獲取敵方國王的首級,他將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為妻。壹條名為"盤瓠"的狗依靠自己的特殊身份和技能叼來了敵國國王的頭,最後帶走公主。
他們的後代因此奉盤瓠為圖騰。 土家族曾與瑤族、畬族***同分布在今天的湖南西部,也受到這個神話的影響,不過現在的傳說是壹條獅頭狗退敵有功,因此有些地區的土家族也就不吃狗肉。
在信奉 *** 教的民族的飲食禁忌中,不吃自死的動物,不吃那些不經過阿訇念經後宰殺的動物。而阿訇不會為殺狗念經,主要原因是不吃非反芻類動物,狗就是其中之壹。
4.怎樣煮狗肉
狗肉燉黃豆 表用新鮮的狗肉,把狗肉稍微熏壹下 然後切塊煮,註意,要放點姜塊壹起煮,煮沸後打去湯上的泡子,那個是血泡,煮到湯裏會敗味。
然後加進點大料壹起煮,依樓住自己的口味放作料 最後把洗凈的黃豆放進去用小火燉, 依自己的口感吧,有的人喜歡吃非常軟爛的,就多燉下 ------------------ 東北狗肉燉 將殺完洗凈開過堂的狗卸成幾塊,放入鍋內,加水,放入大蔥段,幹紅辣椒,蓋蓋,有條件的請用柴火少,大火煮沸1個小時,去沫,加入白酒,以去狗肉的腥味,小火煮制4到5個小時,即可,吃的時候把狗肉撕成小條,用鹽和味素調成小料,沾著吃,將狗皮剝下,切成小段,配以黃瓜,拌著吃,狗腸和肚用緘洗凈後用高壓鍋壓20分鐘後,切段,沾蒜醬吃,狗心可以炒尖辣椒,狗肝煮熟切片,沾醬油吃,狗肉湯中用手撕的狗肉加青菜加入豆腐,放如姜,鹽,味精,料酒, ------------------ 燜燒狗肉 所屬菜系 韓國 特點 顏色淡茶,肉質軟爛,什錦口味。 原料 熟狗肉250克,雞蛋100克,澱粉75克,面粉25克,香油500克(實耗75克),白糖75克,米醋15克,料酒5克,大蔥25克,生姜15克,狗骨湯100毫升,精鹽20克,幹辣椒1個。
制作過程 1、將熟狗肉片去皮,切成小骨牌塊,把雞蛋磕入碗內,加入澱粉、面粉、精鹽和適量清水,攪拌均勻。 2、再將炒鍋上火,放入紅汁、狗骨清湯、狗肉塊,把西紅柿碼放在肉塊的周圍,再加入味精、料酒、白糖、鹹面、辣椒油,燒開,用小火煨,入味後收汁,淋入水澱粉勾芡,淋少許香油,翻個幾,出鍋,盛入碗中,即成。
---------------- 五香狗肉1 使用的原料:生凈狗肉5000克。 蔥結250克、姜塊50克、桂皮10克、八角5克、醬油500克、精鹽25克、白糖250克、紹酒250克。
做法:將狗肉切成12厘米見方的大塊,入沸水氽後洗凈,放入大鍋,將全部調料壹起下鍋,加水至浸沒,旺火燒滾後,再用中火,煮至酥爛出鍋,冷卻後拆骨。 根據需要的姜切片裝盤。
食時根據各入愛好外帶所需的佐料。 -------------- 五香狗肉2 原料: 生凈狗肉5000克,蔥結250克,姜塊50克,桂皮10克,八角5克,醬油500克,精鹽25克,白糖250克,紹酒250克 制作: 1、將狗肉切成12厘米見方的大塊,入沸水氽後,入大鍋。
2、將全部調料壹起下鍋,加清水淹沒原料,旺火燒滾後。 3、再用中火,煮至酥爛出鍋,冷卻後拆骨,根據需要切片裝盆,食用時按各人愛好外帶所需的佐料。
特點:味道鮮香,肉質精細,色澤紅潤,冬令佳品。 --------------- 桂花狗肉 (韓國料理) 原料: 狗上腦200克,雞蛋液100克,精白面粉150克,料酒10克,精鹽2克,味精2克。
植物油1。5公斤,蔥米5克,香油10克,芝麻鹽15克。
制作過程: 1。 將狗上腦肉放入清水中浸泡,洗凈,置於砧墩上,片成2厘米厚的大片,然後,剞上十字刀,剞後切成5厘米寬,7厘米長的片,放入瓷盆內,加入料酒、精鹽、味精拌勻入味,再加入雞蛋液和清水100毫升,放入精白面粉,攪拌均勻,待用。
2。 炒鍋上火燒熱,加入植物油,燒至五面熱時,壹片壹片地放入肉片,炸至嫩黃色時,倒入漏勺內,控幹油,鍋內留15克余油,放入蔥末煸出香味,倒入桂花肉,加入香油,急翻幾個身,出鍋,入盤。
3。 食用時,隨跟芝麻鹽壹碟,即可 ------------- 狗肉湯 (韓國料理) 材料: 鮮狗肉500克,豆油250克,醬油250克,精鹽50克,味精10克,大蒜末200克,大蔥末200克,香菜末200克,辣椒面50克,胡椒面20克,芝麻50克(焙好),雞蛋500克 作法: 1、韓國人宰狗方法,因地而異,主要的兩種:(1)將狗放血後,整剝皮或煺毛(2)將狗吊起,灌1杯水入口,使狗窒息,再用快刀割開後腿動脈放血,再用熱水脫毛 2、煺毛後,破腹去內臟,用涼水洗凈,剁切成6大塊,放入冷水中浸泡。
再將泡好的帶骨肉塊,放入開水鍋中,旺火燒開,改文火燉熟,撇去浮油,待用 3、炒鍋燒熱,倒入豆油,炒至5秒鐘,熱後,倒入打出的浮油和辣椒面,煸炒均勻出香味後,做成辣椒油盛入碗中,待用 4、取500克煮熟的狗肉,趁熱拆骨,取肉,撕成細絲,調入焙好的芝麻、蔥末、胡椒面、醬油,腌漬半個小時入碗中,加上香菜、鹽、辣椒油、大蒜末,澆上滾開的原湯,甩上蛋液,即可食用 --------------- 酸辣狗肉 配料:鮮狗肉1500g,香菜200g,泡菜lOOg,幹紅椒5只,冬筍50g,紹酒50g,小紅辣椒15g,精鹽5g,青蒜50g,醬油25g,味精1.5g,醋15g,胡椒粉lg,濕澱粉25g,桂皮lOg,芝麻油15g,蔥15g,熟豬油lOOg,姜15g。 做法:1.將狗肉去骨,用溫水浸泡並刮洗幹凈,下人冷水鍋內煮過撈出,用清水洗2遍,放人砂鍋內,加入拍破的蔥、姜、桂皮、幹紅椒、紹酒25g和清水,煮至五成爛時,切成5cm長、2cm寬的條。
將泡菜、冬筍、小紅辣椒切末,青蒜切花,香菜洗凈。 2.炒鍋置旺火上,放入熟油50g,燒至八成熱時人狗肉爆出香味,噴紹酒,加入醬油、精鹽和原湯,燒開後倒在砂鍋內,用小火煨至酥爛,收幹汁,盛人盤內。
3.炒鍋內放人熟豬油,燒至八成熱,下入冬筍、泡菜和紅辣椒炒幾下,倒人狗肉原湯燒開,放人味精、青蒜,用濕澱粉調勻勾芡,淋入芝麻油和醋,澆蓋在狗肉上。
5.冬令進補為何用狗肉
冬令具有溫補作用的,當推羊肉和狗肉。
然而,我國布依族人則認為:“肥羊抵不上瘦狗”。說明狗 *** 有其獨特的食用價值。
民諺謂:“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連神仙也垂涎三尺,真堪稱人間美食。
據傳,漢高祖劉邦是歷史上最愛吃狗肉的帝王,至今,在劉邦家鄉沛縣,還沿襲著壹道“龜汁狗肉”的著名佳肴。 布依族人認為,狗肉以黃狗最好,黑狗次之,因而謂之:頭黃二黑三花斑,白狗肉味最平淡狗肉含有蛋白質、脂肪、肌酸、肌肽、嘌呤類及鉀、鈉、氣等成分,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祖國醫學認為,狗肉性溫、味甘鹹,能補血益氣,溫補脾胃,溫腎助陽。凡久病氣虛,脾胃虛寒,腎虧下元虛冷,腰膝酸疼,肢軟乏力,陽痿早泄,尿頻,尿多及遺尿諸證,皆宜以狗肉為食療佳品。
《食物本草會纂》對狗肉的功用記載尤詳,說它能“安五臟,補絕傷,輕身益氣,益腎補胃氣,壯陽道,暖腰膝,益乏力,補五勞七傷,益陽事,補血脈,厚腸胃,實下焦,填精髄”。真可謂:美味穿腸發暖香,功蓋“十全大補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