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關於初中生合理飲食的調查問卷。

關於初中生合理飲食的調查問卷。

摘要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飲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對於正處於身體發育關鍵時期的中學生來說,合理健康的飲食結構和習慣更為重要。然而,由於各種外部和自身相關的原因,大多數學生在飲食的選擇和搭配上或多或少都存在誤區。針對這壹問題,經過調查和思考,我們追根溯源,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和建議,並提供了合理膳食的相關知識,以幫助學生。

關鍵詞健康飲食

中學階段是壹個學生知識和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因此合理的飲食結構和習慣尤為重要。然而,正是在這壹階段,由於學習壓力和相關知識的缺乏,同時社會、學校和家長也缺乏必要的指導和引導,中學生容易根據自己的喜好挑食、偏食、過度節食或暴飲暴食,這不僅損害了他們的健康,也降低了他們的學習效率。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小組組織了這次調查。我們希望調查數據能更科學、真實地反映我校學生的膳食結構和習慣,並經過歸納分析,探討原因並提出我們的合理建議。

目前中學生飲食存在哪些問題?

根據調查,目前我國中學生的營養狀況並不是很好。主要原因是中學生學習負擔重,但相應的營養卻沒有跟上;與此同時,壹些家長和學校在安排學生用餐方面存在壹些問題。

據部分中學食堂調查數據顯示,中學生膳食每日熱量供應僅達到標準供應量的80%左右;蛋白質只有70%左右;鈣、核黃素和維生素A也明顯不足。

從蛋白質的來源來看,問題很嚴重。中學生膳食中的蛋白質主要來自豬肉,但豬肉的蛋白質含量不如牛肉和其他家禽,但脂肪含量高於這些食物。雖然豬肉也是壹種很好的蛋白質食物,但單壹的蛋白質來源會減少中學生所需的其他營養素的攝入。因此,應適當增加牛肉、魚肉、牛奶、動物血、豆類及制品的攝入量,補充全面均衡的營養。

此外,飲食單調,烹飪不考慮色、香、味和類型,不能刺激學生的食欲,也影響營養的攝入。

因此,為了使學生健康成長,家庭用餐應盡可能有計劃和多樣化。即使食物的種類無法改變,也應該更加註意烹飪方法。在購買食物時,我們還應註意那些營養價值低且價格高的食物不能購買或少購買。

每公斤體重的每日膳食供應量

每千克年齡的供應量/克

10歲男性2.43女性2.26

13~15歲男性1.90女性1.89

16~17歲男性1.66女性1.66

18~44歲男性1.43女性1.50

吐魯番地區實驗中學壹日膳食結構表

早餐、午餐和晚餐。

饅頭、雞蛋、卷餅、海苔絲、土豆絲、豆漿、粥、牛奶、面包、蔬菜饅頭、肉包子、水果、方便面、面條、油炸豆腐、油白菜、葫蘆瓜、西紅柿炒雞蛋、蘑菇炒肉、油白菜、胡蘿蔔炒飯、牛肉面和蔬菜《肉》;饅頭,粥,饅頭,蔬菜面和油炸食品。

分析:

1.雞蛋含有卵磷脂,卵磷脂富含鈣、磷、鐵、維生素A、D和b .您每天需要吃1-2個雞蛋。

2、胡蘿蔔、蛋黃、牛奶、魚、豆制品、新鮮蔬菜、水果,其中含有蛋白質和維生素A,缺乏維生素A容易疲勞、註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易怒、食欲不振、胃腸消化功能紊亂,甚至有的增加血壓和神經衰弱。

3.西紅柿、土豆、肉和牛奶富含維生素B和c。

4.大豆含有40%的優質蛋白質,其中85%的脂肪是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預防高血脂和高膽固醇血癥。它還富含維生素B2、鈣、磷和鐵,這些對大腦營養非常重要。大豆及其芝麻含有大量磷脂,有利於智力發育,應適量食用。

5.牛奶、牛奶和羊奶是學生的好食物,它們的營養價值與雞蛋相似。

6.水果可以提供豐富的礦物質和維生素、有機酸和膳食纖維。有機酸可以刺激胃液分泌,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和排泄。

7、不要吃太多甜食精白米和精面,因為這些食物使血液不呈酸性,消耗大量維生素,並容易引起疲勞、健忘和焦慮。

本次調查以實驗中學學生為調查對象,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隨機抽樣,樣本量為170,涉及男女雙方。以下是我們的問卷內容和調查結果。

妳對自己的飲食習慣滿意嗎?

a、滿意(21%)b、壹般(47%)c、不合理(32%)

2.妳經常吃水果嗎?

a、經常(56%)B、偶爾(42%)C、不喜歡吃東西(2%)

3.妳喜歡吃零食嗎?

a、經常(26%)B、有時(66%)c、不喜歡吃東西(8%)

4.妳每天按時吃早餐嗎?

a、每天(62%)b、有時間就吃(33%)c、不吃(5%)

5.妳經常吃哪種食物?

a、蔬菜類(44%)b、面食類(41%)c、油炸類(14.7%)d、其他類(0.3%)。

6.妳經常吃飯嗎?

a、經常吃(55.4%)B、餓了就吃(44.6%)

同時,我們還設計了壹個問答:“妳認為如何才能實現合理飲食?妳有什麽好方法?”對於這個問題,同學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了各種回答:壹日三餐有規律;要均衡營養,不要吃含有大量脂肪和糖的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的素菜;葷素搭配,少吃腌制食品;不挑食、不厭食、不節食;睡前喝牛奶;周末適度改善飲食等等。

獲得調查數據後,經過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出以下幾點關於學生的飲食結構和習慣:

1,學生們對合理膳食的重要性有了初步的概念。例如,32%的學生已經意識到自己的飲食習慣不合理,這是壹個可喜的進步,而自我意識是解決問題的第壹步;

2.相當壹部分學生尚未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幾乎壹半(44.6%)的學生壹日三餐不規律,餓了就吃。雖然61.5%的學生按時吃早餐,但33%的學生有時間吃早餐,5%的學生根本不吃早餐。上午緊張的學習和活動要求早餐必須含有足夠的熱量,否則第三節和第四節課會出現無精打采和註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影響正常學習。早餐攝入的熱量應占壹天總熱量的1/3。為了保證精力充沛地學習,壹些營養豐富的雞蛋、牛奶、花生、大豆等。可以添加到早餐中;

3.大多數學生在選擇食物時趨於理性,但仍有壹些學生根據個人愛好挑食和偏食。56%的學生經常吃水果,44%的學生吃蔬菜,只有26%的學生喜歡吃零食。另壹方面,44%的學生偶爾吃水果,只有8%的學生不吃零食。經常食用油炸食品和腌制品對人體健康有害。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品中,油炸食品和腌制食品位居前兩位,而前者是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含有致癌物質;破壞維生素,使蛋白質變性;後者導致高血壓、腎臟負擔過重和鼻咽癌;影響粘膜系統(對胃有害);容易得潰瘍和炎癥。但還是有15%的學生經常吃。

4.學生對如何改善飲食結構和習慣有壹定的了解。根據對我們問題的回答,我們可以看到學生們提出了許多合理和科學的建議,但在實踐中,他們沒有很好地實施這些建議。這說明中學生的飲食問題是壹個涉及社會、家長、學校和學生的復雜問題,僅靠學生自身很難徹底改善。

通過以上總結,我們欣喜地發現,同學們對合理飲食有了壹定的認識,同時飲食結構的選擇也趨於合理。然而,情況仍然不容樂觀,壹些學生在飲食的選擇和搭配方面仍然存在許多問題。為了從根本上了解問題並提出徹底的解決方案,我們必須探索深層次的原因。

1.社會、家長和學校對學生飲食相關知識缺乏宣傳、引導和教育。中學生涉世未深,知識面單壹狹窄,飲食選擇和習慣在壹定程度上是被動的。如果不及時引導和教育他們,他們很容易誤入歧途。

2.地域文化差異和生活差異對中學生的飲食結構和習慣也有顯著影響。北方喜歡面食,吐魯番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肉類消費在食物消費中占很大比例,而蔬菜、水果、雞蛋和牛奶不夠,而高脂肪肉類太多。這樣下去,必然導致飲食結構和習慣的不合理。

3.壹些學生不自律,飲食不規律,不顧食物的營養成分和危害而過度追求食物的味道,“管不住自己的嘴”,挑食偏食,也是形成不良飲食習慣的重要原因。

針對目前中學生的飲食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應該如何優化和解決?對此,我們提出以下建議和對策:

1,社會、學校和家長要加強合作溝通,發揮自身優勢,社會要加強宣傳,家長要經常監督,學校要穿插相關知識講座,做到標本兼治;

2.吐魯番地區的學生要對我區的飲食習慣和主要日常食物的優缺點有清醒、理性的認識,棄其短,揚其長,善於搭配,合理補充。根據營養師的總結,日常飲食的總原則是食物多樣,以谷類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土豆;常吃牛奶、豆類或其制品;吃清淡、鹹的食物;吃適量的禽肉、魚、蛋和瘦肉,少吃肥肉和葷油;

3.加強自律意識的培養。不要因為貪圖壹時的口腹之欲而吃營養單壹、質量差的食物。不要挑食偏食。人體消耗的熱量主要來自米面脂肪等主食和蛋白質。因此,中學生應先吃三餐,同時應多吃魚、瘦肉、蛋、奶和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並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科學合理安排飲食,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4.中學生應通過各種媒體和渠道主動加強課堂外的食品知識學習,用科學觀念指導其合理膳食,增強其識別能力,培養健康的食品消費觀念。

5.建議中學生多吃瓜菜?七月經常被用來形容蟬和青蛙呱呱叫的炎熱夏天。的確,即使我們在夏天不動,我們也會感到充滿陽光和汗水,更不用說在這樣的環境中閱讀和學習了。因此,對於考生來說,多吃瓜可以達到解暑防病的目的。黃瓜是瓜類蔬菜中最常見的品種,可以生吃、涼拌和煮熟吃。除了含有糖類和氨基酸等多種營養物質外,還富含維生素和鉀鹽,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西瓜高5倍。黃瓜中的纖維素對腸道中腐爛食物的排泄和降低膽固醇有壹定的作用。新鮮黃瓜還含有丙二酸,它可以抑制體內碳水化合物轉化為脂肪。因此,對於中學生來說,多吃黃瓜不僅可以解暑,還可以解悶和增進食欲。

冬瓜也是中學生夏季很好的時令菜,有利於利水消炎、清熱解毒。它對中學生的主要功能是治療暑熱和無聊,清心利喉。

苦瓜含有特殊的苦瓜素和苦松香,因此具有獨特的苦味。雖然它有苦味,但在夏天食用後可以祛暑清心。與其他瓜類相比,苦瓜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其中抗壞血酸每100 g可食部分達84 mg,居瓜類之首。

木瓜魚尾湯是民間常用的消暑健胃湯,對促進中學生的消化和食欲有很好的作用。試試看。

6.怎麽吃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科學家發現,人腦中含有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多巴胺和乙酰膽堿等數十種神經遞質。它們在大腦中保持壹定的濃度和平衡,這使得大腦具有正常的智力。但這些神經遞質的濃度和平衡與大腦營養物質的供應密切相關。有些食物可以提高大腦的接受能力和學習效率,使大腦的思維更加敏捷和集中。

有助於記憶的食物。胡蘿蔔可以提高記憶力。因為胡蘿蔔可以加速大腦的新陳代謝。菠菜富含維生素C和重要的微量元素錳,熱量低。如果經常食用,它可以增強記憶力。

(2)食物提高學習效率。經常吃白菜可以減輕人的疲勞;檸檬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使人精力充沛,提高學習效率。

(3)有助於集中註意力的食物。蝦是壹種美味的食物,可以為大腦提供營養。蝦含有三種重要的脂肪酸,可以使人長時間保持註意力集中。現在腦黃金和深海魚油也有同樣的效果。

(4)能激發人創造力的食物。生姜中含有辣椒素和揮發油,使血液稀釋,流動更加自由,從而為大腦提供更多的氧氣,從而使人的思維開闊而敏捷。荷蘭芹(芹菜)所含的揮發油能刺激人的整個神經系統,激發人的靈感和創新意識。

醫學家認為,在中學階段註意兒童智力食品的供應對他們大腦的發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常飲食中應給予他們瘦肉、牛奶、雞蛋、魚、動物內臟、豆制品、新鮮蔬菜和水果,並註意適當調配和合理搭配,以確保考生的營養均衡和大腦和智力的發展需要。有些家長會認為孩子的大腦發育在18歲左右已經定型了,現在補不如補。事實上,科學的營養對提高任何年齡的學習效率都是有益的。

7.有哪些不利於中學生智力發育的飲食習慣?

(1)滿。因為壹日三餐,血液長期積聚在胃腸道,導致腦缺血缺氧,阻礙腦細胞發育,降低智商。更嚴重的是,飽腹感會誘導大腦中大量分泌壹種名為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會促進血管細胞增殖,使管腔變窄,供血能力減弱,加重腦缺氧。此外,目前沒有有效的藥物來限制這種損害大腦的物質的分泌,只能通過適當減少食物攝入來預防,因此不適合兒童三餐暴飲暴食,這有利於大腦發育。

②素食。有些家長用所謂的成人低脂膳食標準要求孩子不吃或少吃肉菜,導致脂肪攝入過少。科學家指出,脂肪是大腦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亞於蛋白質,尤其是深海魚油的主要成分DHA。這些物質對兒童的智力發展尤為重要。因此,有肉和蔬菜的食譜可以滿足兒童大腦發育的需要。

③甜食。適量吃壹些含糖食物有助於孩子的大腦發育,但並不是越多越好。因為糖在體內的最終代謝產物是帶有陰離子的酸根,過多會使體液改變其正常的堿性狀態,變成酸性體質,並引起大腦功能下降,如精神萎靡、記憶力差和反應遲鈍,甚至導致神經衰弱,給兒童的智力發育蒙上陰影。

④厭食。厭食不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如果妳三餐吃得太少,甚至處於半饑餓狀態,也會傷害妳的大腦。研究表明,厭食癥兒童的體重比正常人低30%,他們的註意力、記憶力、學習和計劃能力也相應下降,他們的大腦形態也在壹定程度上萎縮。

⑤油炸食品。油條、煎餅、油炸花生和煎蛋等油炸食品味道很好,對孩子很有吸引力。偶爾吃壹點沒問題,但長期吃很多是有害的。首先,這類食品的生產過程中添加了含鋁的泡打粉,鋁已被證明是腦細胞的壹大“殺手”;二是高溫烹飪會產生大量具有強致癌作用的苯丙芘等有毒物質;三是含有較多的過氧化脂質,可促進腦細胞早衰,故不宜多吃。

(6)鹹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吃得太多會增加體內鈉離子的濃度,這不僅會增加高血壓、胃炎和感冒等疾病的發病率,而且對大腦有害。從生理角度來看,壹天吃鹽的量應控制在6克以內,這對保護大腦有積極意義。

⑺零食。經常吃零食,使胃腸道始終處於緊張狀態,濃縮大量血液並引起腦缺血,而零食大多是油炸或膨化食品,前者含鋁較多,後者含鉛較多,這對腦細胞不利,因此我們應盡量少吃。

以上是我們小組對中學生合理膳食的調查結果。我們希望通過此次調查,讓自己、社會、家長和學校客觀真實地了解中學生飲食現狀,正視存在的問題,引起各方重視,進而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引導和解決。中學是人生的重要時期,我們希望學生們能夠反思這項調查,獲得壹些見解,健康飲食,這壹定會創造美好的生活。

在我們的調查中,我發現我們的日常飲食不合理和不科學,這與科學的飲食結構相差甚遠。健康是革命的本錢,而健康是提高學習的關鍵。沒有健康的身體,我們怎麽能專心學習呢?

我們的調查研究還是很有成果的。能夠有條不紊地參加這項活動,對我們提高預見能力、培養對某件事的科學合理的判斷是非常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