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島鎮的旅遊事業起自於20世紀90年代之處。隨著河口區旅遊事業的快速發展,孤島成為重點旅遊區域。2003年開始,孤島鎮政府將旅遊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內容。有組織,有機構,有規劃,有步驟地探索開發境內旅遊事業的有效途徑。河口區旅遊局成立後,作為全區旅遊重地的孤島鎮,其旅遊事業得到健康有序快速發展 。
2004年,孤島鎮開展調查境內的旅遊資源。在詳細調查的基礎上,掌握基本情況,為更好整合資源、利用資源打下基礎。配合全區外出參觀考察和宣傳促銷工作。是年,境內遊客接待數量7萬多人次,其中海外遊客1000多人次。
2005年,在河口區創建文明城市工作期間,成立旅遊行業創城領導小組,明確責任、細化分工、加強調度、嚴格管理,保證旅遊行業的驗收達標。圍繞優化招商引資環境,提高接待水平,在星級賓館中推行VIP接待規範和中國旅遊飯店行業規範,促進星級賓館向規範化發展。狠抓旅遊安全工作。實行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旅遊企業的安全責任分工。針對旅遊安全生產中的突出問題,以食品衛生安全為重點,***組織12次安全大檢查活動,全年未發生安全事故和質量投訴案件,確保“春節”、“五壹”、“十壹”旅遊黃金周期間的旅遊安全。引導和鼓勵多種經濟成分參與旅遊業,推動旅遊市場投資主體向多元化發展。年內新增星級賓館1家,使旅遊行業得到壯大 。
2007年,依托臨近黃河入海口的區位優勢,充分利用以河海文化和石油工業景觀為核心的優勢旅遊資源,主打“休閑度假旅遊”品牌。依據《河口區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對轄區內的水域風光、生物景觀、工業景觀、自然景象、人文活動、建築設施、旅遊社、賓館飯店、旅遊商品、購物商場、地方特產、特色美食等旅遊資源進行普查摸底,形成旅遊資源分布圖,整合各旅遊要素,設計“三線七點二十景”旅遊路線。突出特色,提升景區景點開發建設。在景點建設上,本著先急後緩,先易後難的原則,以創建國家A級景區為總抓手,重點改造提升軍馬場農博園、孤島植物園、孤島萬畝槐林,完善景區內配套服務,提升旅遊功能。建立健全各景區的遊覽秩序、衛生、安全等管理制度,設立專職安全保衛人員和醫療救助點。境內可接待遊客的景區景點已達10處,設計生態旅遊線路、工業旅遊線路、紅色旅遊路線和鄉村旅遊線路,繪制孤島旅遊地圖,制作宣傳彩頁,推出“孤島壹日遊”等旅遊產品,通過黃河口國際旅行社和旅遊網絡在京津濟青等地區進行積極推介。提升功能,完善旅遊配套設施建設。旅遊餐飲挖掘開發具有濃郁孤島特色的餐飲美食文化,規劃建設餐飲壹條街,配套相應的公***信息符號、特色店、旅遊廁所等基礎設施。挖掘開發具有濃郁孤島文化和風情的旅遊商品、紀念品,以欣馬酒、三豐香油、槐花蜜、羅布麻茶等特色產品為基礎,在勝大超市、金島超市等大型購物商場設立旅遊商品專櫃。
2008~2009年,以“圍繞壹個目標(創優務必成功)、突出兩大重點(創優檔案整理和現場準備)、整合三方力量(油地軍)、落實四項任務(城市旅遊功能改善、“創優”社會氛圍營造、旅遊行業標準化建設和旅遊環境綜合整治)”為工作思路,務實創新,全面推進。孤島鎮於2009年,被山東省旅遊局評為“山東省旅遊強鎮”。
2010年,重點突破軍馬場農博園、孤島植物園等旅遊項目建設 。
軍馬場旅遊板塊。投資290萬元對軍馬場農博園進行修建完善,對農家樂生態餐廳、景區道路進行規整美化。總投資5600萬元的神仙島旅遊度假村項目,已建成特色餐廳並於2010年6月份開業,垂釣池、水上遊樂區、采摘園、度假別墅等配套項目逐步完善。
孤島植物園景區。聘請青島城市規劃院對規劃提升,依托植物園、金島賓館、孤島假山風景區、神仙溝膨脹帶等旅遊核心資源,積極構建“壹園、壹帶、兩片”的主體構架,形成“植物園大景區遊線”。全年投資200萬元用於景區道路的修建、整平、襯砌及大門的更換、路燈的安裝等工程 。
2011年,以神仙溝旅遊開發為重點,提出四點壹線的旅遊開發思路,即以神仙溝為主線,在神仙溝沿途打造神仙溝源頭生態旅遊度假區、孤島植物園濱海公園小城鎮旅遊區、神仙餐飲娛樂區及成槐林西韓風景區。先後在神仙溝源頭及萬畝槐林內樹立了景點指示牌及景點介紹牌,對進出道路進行整平修理。完成西韓區塊的旅遊規劃。是年5月16日成功舉行了首屆黃河口槐花筆會,邀請了全市百余名作家及攝影家來孤島采風,***享槐林美景,對孤島的旅遊宣傳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