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天上的星辰再美,也不及人間的煙火燦爛

天上的星辰再美,也不及人間的煙火燦爛

我在幾年前曾經有壹段時間,晚上睡覺的時候會經常餓醒。

夢裏全是四處覓食的場景,有時候是在學校食堂排隊打菜,有時候是在路邊小館子吃青筍炒肉,有時候是在西餐廳啃牛排,總之,吃著吃著肚子就咕咕叫了,然後夢就醒了,嘴邊甚至還掛著口水,卻又回味悠長。

那段時期是我壹生中最饞的時候,也是胃和肚皮最不和諧的時候。無論剛吃過什麽好東西,還沒來得及進入胃裏消化就能吐個壹幹二凈,吃了吐,吐了吃,好不容易緩過來神了,這麽壹折騰就又餓了。

最誇張的時候,大冬天的想吃甘蔗,大夏天的想吃烤紅薯都是常事,甚至只要壹想到某種食物,又不能立刻吃到嘴裏,心裏就會如同有壹百只兔子抓心撓肝般煎熬。而壹旦想吃的那種食物需要大費周章才能得到,往往等到買來的時候就又徹底沒胃口了。

這種變態又隨性,奇怪卻合理的食物與我之間的曠日持久的鬥爭,基本持續了長達半年以上,聽起來很恐怖,卻又稀松平常,只是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不會有這種感受。

並不是得了什麽怪毛病,而是因為那會兒我是個孕婦,不是我想“作”,只不過是孕期時大腦和胃口不能同步壹致罷了。

經歷了艱難的孕吐時期,好不容易升級當了媽,本以為脫了三層皮就能直接邁向人生巔峰的我,卻發現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了。

我得開始下廚做飯了。

就算我不吃,小毛頭也得吃飯啊。

雖說吃飯是個力氣活兒,但做飯也不見得是個討巧的工種。

也許壹個真正的吃貨可以不用自己親自動手做菜,但壹名合格的家庭廚師,必然是有著過硬的刀工,爛熟於心的煎炸炒燜燉各路技法,以及熟練掌握避免被熱油燙傷的訣竅,才能成就身經百戰之後的遊刃有余。

在我剛結婚的頭兩年也下過廚房做飯,偶爾來了興趣,也會照著APP的步驟做幾個創意菜,拍個照發個圈,獲得壹些小滿足。但那些修過圖的美食照片背後的故事,卻比我做的食物本身更聳人聽聞。

我給妳們舉幾個例子。

做魚或蝦的時候我壹般會先把它放進冰箱凍死,因為我膽小怕它們活過來會從盤子裏蹦出來。

根莖類或長條狀的蔬菜我壹般切片或切塊處理,因為刀工有限,我切不了很細的絲兒。而且每次切圓溜溜的土豆時我都膽戰心驚如臨大敵,生怕會把自己的手指頭給剁了下來。

而每次炒完菜準備起鍋的時候又總是記不起來到底放了幾次鹽。

正兒八經說起做菜,也許會有無師自通的例子,但烹飪這件事於我而言,卻是空有熱情沒有基礎。就算去廚師烹飪學校報名學習,估計也得分到零基礎班。

電影臺詞裏經常出現的壹句“想吃什麽,我給妳做”,其背後必然是不懈探索與長期實踐的結果,對各種食材特性的掌握,以及彼此之間怎樣搭配才能呈現最佳味覺組合,都不是朝夕之間可以速成的功夫。

而憑我的能力,最多也就是“妳餓不餓,不如我給妳煮碗面”的水準。所謂實踐出真知,半點也容不得摻假。

做飯的苦與樂,可能在壹千個人眼裏,有壹千種解讀與演繹。

就像很多人的偶像謝霆鋒,以前只知道他是個叛逆少年,唱歌演電影,做各種離經叛道的事情。但自從看了他主演的美食真人秀節目《十二道鋒味》後,刷新了我對廚師的理解。做菜,不僅是為了填飽肚子,更是能讓空虛寂寞的胃和心同時得到滿足。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件浪漫到骨子裏的事。而他的親身示範更是讓我發現,男人最性感的時刻,根本不是什麽撩妹的眼神和壁咚的瞬間,而是系上圍裙為心愛的人洗手做羹湯的背影。

而像我這種半瓢水咣當的廚娘,卻永遠在不想做菜和不會做菜之間遊蕩。

二人世界的時候,做飯於我是種享受。不管是手挽手去菜場殺魚宰雞,還是肩並肩去超市挑洗凈捆好的綠葉蔬菜,卿卿我我的成分遠勝過吃飯本身的意義。

妳儂我儂的時候做什麽菜吃什麽飯都是可以有商有量的,那個時候我真的可以花上整整壹個白天的時間什麽都不幹,只為了精心烹制壹鍋老火雞湯,在他下班回來的時候以剛剛好的溫度送到對方的面前。

可是自從有了娃,壹切變得不壹樣。

做飯從偶爾壹次的生活裝飾品變成了壹日三餐逃不掉的宿命。

結束了壹天的工作回到家,人特別累,有時候晚上還要碼字,或處理家務,好不容易把菜買回家,往往天都黑透了,就更提不起興趣做飯了。

且不說每天買、洗、燒的繁瑣,單就做飯過程而言,煙熏火燎蒸煎煮炸炒,樣樣少不了親自動手,頓頓都不能偷工減料,既要吃的美味可口,又要做到葷素搭配營養全面,的確是壹件傷腦筋的事情。

有的時候會偷懶,在晚飯的環節敷衍潦草的完成做菜的過程,可是選手每壹次發揮失誤,都會被無情的按響大紅叉,壹大壹小兩名夢想導師都對我的不走心演出進行無聲的抗議。

別說裁判敷衍不了,其實不用心做出來的飯菜,清湯寡水缺少滋味,我自己也是吃不下去的。很多次我也忍不住想炸毛,想撂挑子不幹了。

但更多的時候壹想到外面的餐廳可能會用地溝油炒菜,用激素催生的雞翅膀做炸雞,用各種化學調制的香精勾兌出高湯的香味,而這壹切都會損傷孩子幼嫩的臟器,而自己動手做的飯菜,即使味道並不怎麽樣,也絕不會有毒有害。每每想到這裏,便會默默拾起剛扔掉的木鏟和鍋蓋,在油鍋的滋滋作響及高溫火焰和油煙幾個怪物之間繼續戰鬥,如勇士堂吉訶德與風車作戰般,以鍋蓋為矛,木鏟為盾,較量到底。

娃娃吃飯得講究科學搭配,再加上娃她爸腸胃嬌嫩,壹旦在外面吃了不幹凈的飯菜必然會拉肚子,所以我們會盡量減少外出就餐的次數。而每次聽到娃娃每次對我做的飯菜贊不絕口,又會覺得做這些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吃光的菜盤是最好的肯定和褒獎。

雖然時至今日,笨手笨腳的廚娘還是避免不了經常被菜刀劃破手指,或者被飛濺的油星撩起火泡,但總算學會了泰然處之,簡單處理下傷口後,便繼續投入每壹次與油鍋的忘我搏鬥中。

以前吃每頓飯菜,只顧大快朵頤,卻很少想到背後付出的努力。

我最愛的壹道湯名為豬肚煲雞,需要提前燒制豬肚,將原材料反復揉洗,切片炒制,以大火斷生,再以文火慢燉,基本上半熟之後再下鍋煲湯,湯裏輔以各式配料,如白蕓豆,需提前泡上壹晝夜,雞肉,需同樣炮制,全部準備好之後於壓力鍋裏高壓燜燉,最終方得壹鍋美味。

又比如珍珠丸子,剁肉餡,以雞蛋調和,搓成丸狀,在提前浸好的糯米裏滾上壹圈,上籠屜以滾水蒸制,出鍋時,外觀色澤晶瑩如珍珠,內裏其肉味又鮮美無比。

甚至簡單如蒜蓉青菜,也需精心準備各式佐料,油溫,鹽分,火候,原材料的新鮮,缺壹不可。

這每道家常菜的背後,沒有耐心與提前安排時間的統籌規劃,是吃不到嘴裏的。

而這些看似簡單尋常的步驟卻也包含了極大的生活哲學與智慧。

記得壹次看壹個大師做菜,材料很簡單,就是高湯燉豆腐,但豆腐需要用刀破成萬千絲狀,那壹瞬間我簡直看呆了,行雲流水間仿佛天地萬物都為之凝固,半寸見方的豆腐在他刀下竟生出毛發般細密的質感,鋪到湯中如花朵般盛開,真正達到美食美色水乳交融。

震撼的同時也在自我反省,我所需要做的,不過是為我所愛的兩個人做壹頓飯而已,無非是付出多壹點的時間和精力就可以進步的事情,而我,卻總是把它當成假想敵去逃避。

老祖宗有句話說,日子多如牛毛。

其實在漫長的壹生裏,讓人厭倦又不得不去重復做的事情何止是下廚做飯,即使相愛如三毛荷西,也避免不了同在壹個屋檐下的磕磕絆絆。

誰不想鮮衣怒馬縱橫天涯,誰又甘心囿於廚房餐廳,可是既然甘願為彼此俯首紅塵,就得有敢食人間煙火的模樣。

戀愛時願壹生年少,青春不老。而婚姻則是日子連著日子,壹頓飯連著壹頓飯,如果連人間的煙火都不能兼顧,又怎麽能攜手壹起看天上的星星。

人生就是壹個不斷修行的過程,看書是修行,禮佛是修行,做菜也是修行。 廚房是什麽地方?在我看來,廚房就是運用菜肴,進行人生修行的道場。

我道行尚淺,唯有以愛之名,繼續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