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邊城秀山 秀色可餐

邊城秀山 秀色可餐

在重慶東南,有壹顆閃耀的明珠——秀山。她處富庶之地,據門戶要沖。資源富集、區位優越;民俗濃郁、民風淳樸;文化厚重,風光秀美。

這裏,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地,有馳名中外的花燈歌舞。這裏,地處武陵山腹地, 旅遊 資源富集,有3個國家4A級景區,2個國家3A級景區。這裏,是賞秀美風光,品民俗文化的理想去處。

詩意古渡

古鎮洪安是重慶、貴州、湖南三省市交界之地,有著“壹腳踏三省,三省***壹城”特殊區位,更是沈從文筆下的《邊城》原型地,秀山“邊城”之名由此而來。

沈從文在《邊城》裏,進述了壹個哀婉而淒美的愛情故事,描寫出邊城人民詩意的生活,詩意的棲居。

壹索渡船,見證 歷史 變遷。

1949年10月,劉鄧大軍揮師大西南,湖南和平解放。11月6日,先頭部隊從茶峒經拉拉渡入川進洪安,剎時攻克洪安場,次日解放秀山。

距拉拉渡下方100米處便是“翠翠島”,“翠翠島”坐落在茶峒原三不管洲上。占地15畝,外形似壹只古老的渡船靜靜地停泊在江中,翠翠塑像則屹立在船尾,永遠等待著心上人歸來……

農歷四月初八,邊區三省市6鎮8鄉的各族群眾都要匯集這裏,搭臺進行山歌比賽。

特別是端午節,邊區各族人民都要舉行龍舟競賽,大山漢子們比速度、搶鴨子、敲鑼鼓、喊號子,兩岸數萬觀眾齊聲吶喊,十分熱鬧。

從橫貫鎮區的319線分道進入老街,踩著堅實厚重的石階拾級而上,完全是壹個遠離喧囂、返璞歸真的過程。

整條老街長約千余米,地勢時緩時急,別有韻致。

鄉愁西街

秀山是古城,始建於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是集史上縣城建設之經驗,建成為川、湘、黔交界處最雄偉最堅固的壹座城池。

西街,曾是秀山老城最繁華的中心街區,見證著秀山近300年的發展變遷。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留下了多少人的鄉愁。

1939年日本飛機轟炸秀山,全城五分之三的建築被毀,壹片瓦礫廢墟,斷壁殘垣。

而西街是歷經劫難的秀山古城幸運地遺存的部分,它保留了 歷史 的風貌,蝕刻著 歷史 的滄桑。

隨著城市的發展,老街逐漸破爛、陳舊,也越來越落寞。

秀山縣委、縣政府深入調研、充分論證、科學決策、強力推進,提出依托“街—燈—水”,著力打造西街民俗文化 旅遊 景區。2011年,該縣拉開了西街片區打造國家4A級 旅遊 景區序幕。

經過幾年的努力,西街民俗文化景區圍繞“街”“燈”“水”的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濱江公園、濱江風情街、平凱公園、梅江河壹江兩岸景觀工程等全部建設完工並投入使用,西街外立面風貌改造、燈飾工程、商業業態布置、天後宮、八卦井恢復重建工作全面完工……

2018年,秀山西街創建國家AAAA級景區。

幾條百多米長的小巷子,在明暗的光調中就已經劃下這條百年老街的脊骨,讓人仿佛置身於 歷史 的根系裏,神秘而悠遠。若遇節慶,妳還可看到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的秀山花燈。

如畫川河

在秀山,登高遠眺,看雲霧繚繞,觀日出日落,賞星空銀河,那就必須去4A級景區川河蓋。

川河蓋景區位於秀山湧洞鄉,平均海拔1200米,全年平均氣溫12.1攝氏度,面積28平方公裏,被稱為“桌山”,是渝東南唯壹壹片草場、花海特色兼具的大型高山型生態景觀區。

從2014年開始,川河蓋景區開啟了創建國家4A級 旅遊 景區的征程。秀山累計投入資金近8.8億元,深度挖掘景區資源文化,快速推進景區保護和開發,景區接待遊客人數逐年攀升。

川河蓋被稱為“懸在雲端的花園”。蓋邊,有鋸齒巖、將軍巖、梳子山、三猿聚首、萬年神龜等天然形成的石鍥景觀。蓋下,地下暗河穿越整個蓋區,有四門洞、黑洞和亮洞等天然溶洞,還有龍洞梯田等奇異景觀,豐富的資源組合形成了壹個超級體驗空間。

近年來,該縣緊緊圍繞國家4A級景區創建目標,立足景區實際,嚴格對照標準,紮實開展創建工作。景區 旅遊 配套設施不斷完善,經營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經濟效益、 社會 效益和生態效益日趨凸顯。

2017年,成功創建AAAA級景區。

下壹步,秀山將進壹步完善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景區管理服務水平提檔升級,將川河蓋景區打造成全市、乃至全國的生態文化 旅遊 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