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四十年來,風水術這門中華傳統文化,壹向被認為是封建糟粕的禁區學術領域無禁區。但在我國的文化百花從中,古老的東方文化風水術在學術界也有人研究,而且還有論著發表。當代的學者們是用客觀、科學、求識的態度對風水進行研究,從而在研究中有所發現有所突破。風水術中的有些理論,被高等院校應用在建築設計和環境藝術設計。
在1988年中國新華社天津24日的壹次報道,終於打開了風水術這壹禁區。電文說道:“風水術實際上是集地理學、生態學、景觀學、建築學、論理學、美學等於壹體的綜合性、系統性很強的古代建築規劃理論。他與營造學、造園學構成中國古代建築理論的三大支柱。”
在國外的壹些國家和地區,風水術的影響也不亞於中國國內。在中國傳統文化影響較大的國家裏,如朝鮮、日本、老撾、泰國、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到地,都有關於風水的各種活動,以致演變成為滿足當地人的精神需求的壹種方式。如今風水術流行於日本、美國、歐洲各國。1994年9月,《紐約時報》幾乎以壹個整版的篇幅報導了我國風水術在美國當今的建築設計中所占有的分量。
長期被人們視為封建迷信糟粕的中國古代風水術,如今被天津大學教授王其亨引入建築設計研究。經過多年深入系統的研究,王其亨認為,風水術的內核原來是中國古代建築理論的精華所在。原因是風水術圓解答了中國古代建築在空間環境的整體處理上,在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有關結合,以及大規模建築群布局等方面的千古之迷。
近時比較有影響,有較高學術水平的論著。是由1996年中國文聯出版,妙摩、慧度著的《中國風水術》。1997年中山大學出版楊維增的《周易和住房風水》。學術論文有客家學專家羅勇教授的《客家與風水》、鐘家新的《客家人“風水”信仰的社會分析》》等學術論著。鐘家新對風水在客家社會裏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的影響論述很好。羅勇在他的論文中對風水術的產生、發展、流傳,論述得很好很詳細。楊維增認為:風水的好壞在於人與環境是否調協,在於人體場和環境場是否取得交感平衡。客家人的“風水”信仰是壹種具有環保意識的傳統。發揮古今多科學綜合雜交的知識優勢,科學解決風水問題。既運用中國文化之原《周易》的三大理論精華:陰陽對立統壹、五行生克制化、天人互補調諧。應運用人體科學、人類生態學、環境地學、環境醫學、環境心理學、建築美學、環境哲學等現代科學和哲學理論,辨證分析傳統風水學說並加以揚棄。楊維增的論述總結了現代人對風水術的認識。
中國的“風水”理論與西歐國家的用“自然支配思想”的理論是相反的。風水術的本質是在環境感應基礎上,人類對生存環境的選擇和適應的學問。因為人類對風水的要求就是人體場和環境場的交感平衡,人要與天地人***溶於壹體。風水的內核是“自然環境可以轉變人的思想和心狀和人的生活”。“風水”的理論要求在修建住宅、墳墓之際,必須要考慮到它們與周圍的自然形態合諧,與自然界諧調。主要是人們不人去支配自然,而是人與自然***生。說明了客家人的“風水”信仰是壹種具有環保意識的傳統。如果單純從這壹點來看“風水”理論,在現代也是行得通的思想。
如今在城鎮和壹些經濟發達地區,隨著現代文明的傳播,風水術還是有人相信的,只不過是以別的形式出現。書店裏含有風水知識的日歷很好賣,有些人凡是紅白喜事都要查日歷看吉日。有的人在建房時,口頭上不說自己想尋找壹塊風水好的地方,但實際上總是想盡千方百計尋求壹塊好地勢好的地方來建房屋。還有些吃國家“皇糧”的人,為求仕途利達,甚至講究辦公室的地理方位。諸如此類,說來頗為滑稽可笑,實則可以說明風水術這壹傳承的古老文化,在客家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中可以說是根深蒂固。
由於風水術有其合理的內核,所以它能夠長盛不衰的原因。在當今社會裏,壹個地方的地理環境的好壞,在壹定的程度上關系到房地產價值和價格的高低。我們明白了風水的本質和它對人的影響的道理以後,就能自覺而科學地獲取好的風水來用之。通過風水知識,合理選址建房屋,通過對住宅、房間的布置裝飾取得滿意理想的居住環境,達到自己的需求。使妳居住在新的生活環境裏,使妳的的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幫助妳的事業成功.。
古代的風水術有其合理科學的質素成分,我們要用“揚棄”的方法把它古為今用,把古老的風水術中有用的東西為現代人服務造福於人類。現代人對風水術的認識,既要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又要剔除封建迷信的汙垢,運用風水術中合理的理論來為人服務,應當是現代人的合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