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特產壹:大埔涼粉糕
大埔涼粉糕是廣東梅州的傳統名吃,已有800年歷史。呈半透明凝固狀,具棕褐至茶褐的仙人草本色。含膠質多,富彈性,有天然仙人草風味,並略帶堿香。食用時,可加入白糖或牛奶,爽滑可口,清涼解熱。
大埔涼粉糕有清熱濾濕、涼血降暑等功效,主治急性風濕關節炎,高血壓,糖尿病,中暑,風熱感冒等。日飲該糕壹小碗,對降血壓有較好療效。
梅州特產二:鹽鋦雞
鹽_雞是壹道特色傳統客家菜,也是梅州客家招牌菜式之壹,現已成為享譽國內外的經典菜式,原材料是雞和鹽等,口味鹹。
梅州特產三:釀豆腐
釀豆腐是客家人逢年過節宴請親朋必備的傳統名菜。用鮮豆腐、瘦豬肉、少量海烏鹹魚或雞蛋作原料。將鹹魚去骨、炸香,和豬肉壹起剁爛,鑲進豆腐塊、或文火蒸,即可食用,有的在鍋內煮成半赤,叫紅燒釀豆腐,別具客家風味。
“客家釀豆腐”之所以獨具特色,與它嚴格的制作工藝分不開。“釀”是壹個客家話動詞,表示“植入餡料”的意思,“釀豆腐”即“有肉餡的豆腐”之意。客家釀豆腐味道鮮美,在白嫩的豆腐中釀入肉餡淵魚肉、蝦米等,增加了口感,更有嚼頭。
梅州特產四:大埔豆腐幹
大埔的豆腐幹有近二百多年的歷史,為廣東大埔漢族傳統名菜,屬於粵菜客家菜。
大埔豆腐幹,其名播嶺南,遠銷海內外,早在壹九五九年就被評為廣東省名牌優質食品。特點質堅韌,有彈性,甘、鹹、香、鮮四味俱全,可以下酒,佐菜。
梅州特產五:大埔牛肉幹
大埔牛肉幹是廣東梅州大埔縣的特色風味美食,是當地的名優特產。牛肉幹香韌可口,回味無窮,可下酒佐菜,本產品高溫滅菌,真空包裝,營養豐富,口味獨特,是送禮絕佳品。
梅州特產六:魚丸煲
食魚丸,客家話取兆意,諧音“食唔完”.嫩滑爽甜,百年經典.用魚頭湯做底,放發好的魷魚壹起用瓦煲煲,撒壹點蔥花,湯濃味鮮。
梅州特產七:七層_
七層_,是客家地區的壹種傳統風味小吃.過去,每逢傳統節日,打醮或廟會等活動時,客家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制作七層_,除自吃外,還用來招呼客人和饋贈親友的佳品。
七層_的傳統制作工具是竹編簸箕,現大多改用鐵皮或鋁質平底大盆。原料為新鮮優質大米。制作方法:首先把適量的大米洗幹凈,經清水浸透後磨成米漿,用少量的花生油塗滑大盆,用勺子將米漿舀入大盆內,雙手抓住盆的兩端,慢慢搖勻_漿,使_漿厚薄均勻地遍布大盆,然後置於鍋內用猛火蒸,三分鐘左右即可蒸熟,熟了壹層,再上壹層_漿,循環反復,直至七層,第七層都蒸熟了,便可起鍋了。
吃時切成菱形小塊,可壹層層揭開,蘸上煎制好的姜、蔥、香油味汁,入口滿嘴蔥姜油香味,又有柔嫩無比的口感,令人越吃越想吃。
梅州特產八:三及第湯
三及第湯是梅州的壹道傳統小吃,屬於客家菜。是本地人民在根據當地的飲食習慣,以及對飲食文化的理解,充分利用本地的菜肴資源,而創造形成的佳肴。距今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在科舉取仕時代,狀元、榜眼、探花為
殿試頭三名,合稱三及第。後人用豬肝、瘦肉、豬肚子三種食材比作三及第,三及第湯由此而得名。客家人將三及第配上枸杞葉、鹹菜等輔料,再加上幾滴酒糟,便做成了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三及第湯。壹碗三及第,加上壹大碗的腌面,這樣豐富的早餐是許多梅州客家人的最愛。
相關文章推薦:
梅州十大特產
梅州有哪些能帶走的特產 廣東梅州特產
德州有哪些適合帶走的特產 山東德州特產
德州有哪些好吃的特產 山東德州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