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子面
選用上等小麥面加灰水(現時用堿水)拌勻,反復揉搓好,用面盆扣在案板上醒兩小時左右,搟成薄面張折疊後,用刀切成細面條,長三至五尺,入鍋煮熟,潔白細長。加臊子湯即為臊子面,加蔥花酸湯為酸湯面。
臊子湯制做,十分講究,先將植物油或大油燒熱放入肉丁、豆腐丁、蘿蔔丁、黃花菜、黑木耳等爆炒,加入各種調料和高湯兌水成湯,再放入熟油辣子,顏色鮮艷,湯煎好後打入雞蛋,放上蔥花、韭菜即可。將煮熟的面條在涼開水中洗滌後撈入碗中,再澆上臊子湯即可。臊子面辣香四溢,色、味、形俱佳。手藝好的人,搟的面條細、長,又有韌性,俗稱“煮在鍋裏蓮花轉,挑上筷子打秋千,撈在碗裏壹條線,吃上壹碗賽神仙。”
掛紅
紅是太陽的顏色,為祥瑞之色,美好、富貴。春回大地,日暖花開,萬物復蘇,中國人崇尚紅色,紅色象征生命繁衍,成長旺盛,而且紅色有如血的顏色可以驅病避邪。神賜福於人,身掛紅布,猶如神靈附身。有了神靈的保佑,這壹年都會風調雨順,這壹生都會心想事成,孩子就會健康成長。
冥壽與陽壽
冥指陰界,神鬼所居住的地方;陽為人間世界,活著的人居住的地方。壽指年齡,人活得健康而高齡叫壽。希望人長壽,認為人在世界雖死但在陰界仍然繼續生活著,這個人生前的年齡加上死後的時間就是這個人的“冥壽”。
子女邀請賓朋為長輩過生日叫“賀壽”,五十歲以上者,逢十年稱之為大壽,如六十大壽、九十大壽。壹般過壽要夫妻二人壹起過,不能厚此薄彼。為健在的壹位賀壽,另壹位雖然已經去世,也要表示慶賀,這就是賀冥壽了,安排座位,生者之側,空位以待,都是為了表達祝賀生者,懷念逝者的感情。
家影
為供後代祭祀瞻仰,把祖先的形象畫在布上,就叫“影”。影就是祖先的像。“家影”表明祖先人雖已逝世了,但靈魂仍是活著的,可以享受後輩供奉的供品和香火。影的最上面是這個家族可以追蹤到的、最早的祖先,也就是第壹代祖先,然後依輩份排列,男左女右,壹代壹代依次排下來,就是這個家族的世系圖,也就是家族代代傳承的歷史。家影和家譜要互相配合,壹個是對家族歷史的圖畫記載,壹個是對家族歷史的文字記載。每逢過年和喪事都要懸掛家影,舉行隆重的祭拜儀式,以示繁衍不息,不忘先祖的養育之恩。
獻飯
人死後都要獻上美好的飯菜,擺在供奉祖先牌位的供桌上。獻是進獻、供奉的意思。獻飯就是專供神或祖先享用的飯。神靈、祖先聞到噴香的美食,就會千裏迢迢從天堂回家看望自己的後代,把安樂富裕賜給他們。
這些飯菜都由心靈手巧的婦女做成,有色、有味,又有藝術的造型,已是非常漂亮的民間藝術品。祭祀完畢,來客要分壹些食用,以求大吉大利,來年好運。還要潑撒壹些酒菜在墳頭,以示祖先真正享用,以示祭奠天地諸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