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善待他人的名人事例

善待他人的名人事例

1、特裏莎修女1910年出生於阿爾巴尼亞。因受印度大詩人泰戈爾的影響,她18歲時離開家鄉來到印度,投身於慈善事業。1949年,特裏莎修女在加爾各答創立了慈善機構——“慈善會”,並且以此為基地,在印度開展救助孤兒、窮人、老人和麻風病患者的慈善工作。

特裏莎修女先後在印度和其他國家創辦了50余所學校、醫院、濟貧所、青年中心和孤兒院。她曾先後獲得印度尼赫魯獎金、美國約瑟夫·肯尼迪基金會獎金和羅馬教皇約翰二十三世和平獎金,並獲1979年諾貝爾和平獎。

2、唐朝建國初年,李世民和他的兄弟李建成卷入地位之爭,太子李建成的心腹魏征見李世民羽翼漸漸豐滿,屢次向太子獻策殺掉他,以絕後患。

李世民即位後,不但沒有誅殺魏征,反而發現了他身上的耿直、忠誠和過人的政治能力,提拔他做諫議大夫,委以重任。

魏征盡心輔佐,唐太宗勵精圖治,在他們以及更多人的努力下,唐朝出現了壹個政治清明、白廢俱興的繁榮局面。唐太宗“如有其材,雖仇不棄”的襟懷,顯示出了壹代名君的風範。

3、我國足球名將容誌行,在18年的足球生涯中,參加過許多次國內外大賽,始終保持著良好的體育風格。

1981年,在與新西蘭隊的壹場比賽中,他的左踝關節被對方球員踢開壹個長6厘米的口子。他被擡到醫院治療,縫了10針。

壹個月後,在與科威特隊比賽中,他兩次被對方踢倒,造成傷口破裂。事後有人問他:“妳為什麽不發火,不報復對方呢?”

容誌行說:“對方已經受到裁判的制裁.觀眾的譴責和同伴的批評。他思想上也會有所觸動,這樣利於他改正。妳 若以錯對錯,報復對方,反而會助長粗野行為。”容誌行以自己寬容厚道.體諒他人.得理讓人的品德和高尚的體育風格,贏得了廣大球迷的愛戴.同行的贊賞以及議論的頌揚。

4、王安石和蘇東坡二人,因為立場不同,而產生了矛盾。後來有嫉恨蘇東坡的人抓住他寫詩譏諷朝廷和新法的事向宋神宗奏了他壹本,宋神宗十分震怒,投入禦史臺大獄。

可就在所有人都認為蘇東坡兇多吉少,難免壹死的時候,退隱山林的王安石聽到了這個消息,他非但沒有記恨,還給寫信對皇帝說,哪有國家正在用人之際,反而為些小文字惹的麻煩去殺那有學問才華的士子的道理呢?

神宗看了王安石的信,思之再三,覺得很有道理,便下旨將蘇東坡放了,貶到壹個偏僻的地方去做小官。因為這信,才使得蘇東坡保住了性命。

從此,“王安石壹言救東坡”的事,便成為歷史上“文人相親”的壹段美談。

5、明朝年間,山東濟陽人董篤行在京城做官。壹天,他接到家信,說家裏蓋房為地基而與鄰居發生爭吵,希望他能借權望來出面解決此事。董篤行看後馬上修書壹封,道:“千裏捎書只為墻,不禁使我笑斷腸;妳仁我義結近鄰,讓出兩尺又何妨。”

家人讀後,覺得董篤行有道理,便主動在建房時讓出幾尺。而鄰居見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樣效法。結果兩家***讓出八尺寬的地方,房子蓋成後,就有了壹條胡同,世稱“仁義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