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不分聖凡。聖指三乘,即聲聞,緣覺,菩薩。凡指六道,即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但天以樂故,不能念者多。三途以苦故,不能念者更多。修羅以瞋故,亦不能念。惟人最易念。而富貴之人,便被富貴所迷。聰明人,以聰明迷。愚癡人,以愚癡迷。蕓蕓眾生,能念佛者,有幾人哉。既知此義,當勇猛修持,勿致欲念而不能念,則不負此生此遇矣。
上面雖然只是說的念佛,但念佛也是圓成佛道的壹種修行方式,並且是最易之途。
由此而推,如果最易成佛之法都不能修,何況他法。所以六道中人道修成佛道的最多,其它各道都由其苦樂之因,而少有得成佛果的。
六道中是修羅道還是阿修羅道阿修羅,是梵文音譯,漢譯佛經中還譯為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落、阿須倫、阿須輪等。意譯為非天、非同類、不端正、不酒神。它們是佛國六道眾之壹,天龍八部神之壹。說它是天神,卻沒有天神的善行,和鬼蜮有相似之處。說它是鬼蜮,可它具有神的威力神通。說它是人,雖有人的七情六欲,但又具有天神、鬼蜮的威力惡性。因此,它是壹種非神、非鬼、非人,界於神、鬼、人之間的怪物。
佛經中經常講到“修羅”。其從六道輪回之中就有了“修羅道”。
六道為壹人道,二天道,三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阿修羅道。人道和天道為善道,修羅本性善良,也是善道之壹,但因其常常帶有嗔恨之心,執著爭鬥之意誌,終非真正的善類。男修羅於各道中,常常興風做浪,好勇鬥狠,於諸天中,不時攻打天王,以謀奪位。
六道中,阿修羅道好,還是人道好?阿修羅是梵文音譯,漢譯佛經中還譯為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落、阿須倫、阿須輪等。意譯為非天、非同類、不端正、不酒神。它們是佛國六道眾之壹,天龍八部眾神之壹。說它是天神,卻沒有天神的善行,和鬼蜮有相似之處。說它是鬼蜮,可它具有神的威力神通。說它是人,雖有人的七情六欲,但又具有天神、鬼蜮的威力惡性。因此,它是壹種非神、非鬼、非人,介於神、鬼、人之間的怪物 。
阿修羅原是印度遠古諸神之壹,被視為惡神,屬於兇猛好鬥的鬼神,男的極醜女的極美,帝釋天有美食而無美女,阿修羅有美女而無美食,雙方相互嫉妒,因而經常與帝釋天爭鬥不休。如同阿修羅的梵文翻譯意指「非天」,所以阿修羅道又稱非天界,能生活得有如天人般享福,但卻沒有天人的德性。遊戲創世西遊裏的名稱。
人道,指做人的道理;社會的倫理關系;尊重人類權利,愛護人的生命,關心人性的道德理念。見元 施惠 《幽閨記·招商諧偶》:“壹時見君子,匆匆遽成人道。”
希望可以幫到妳。
六道中的阿修羅道是啥?比人道強 比天道弱 比其他三道高 受苦難程度屬於第三 人道力量不如阿修羅 苦難程度相對較低
六道中的阿修羅道是指什麽 投胎阿修羅道又成了什麽
修羅道是六道之壹,也做善事,就是脾氣大。好鬥豪勇,修羅在六道裏都有存在,有天修羅。人修羅,鬼修羅,畜生修羅 ,很多的品類。
阿修羅道是六道中第幾道?準確地說,“修羅”在哪壹道裏都有,在天道、人道、甚至畜生道、餓鬼道裏都有,他很有福報,但好勝心、貢高我慢心很強,所以這壹類眾生屬於修羅道,之所以把他歸為善道,主要是說他福報很大,福報甚至超過人道,但好勝心重,壹般習慣把他排在人道之前,是從福報來講的。但佛在經中有時有忽略“修羅道”,是因為這壹類眾生的確在幾道中都存在,所以說到善道是常常只說“天、人”兩道。但無論怎樣排,都是在六道輪回之中,都無可取之處,惟有求出輪回方得究竟。
關於佛教六道中的阿修羅道問題阿彌陀佛!師兄,六道乃是世尊為了便我們凡夫理解,而粗略劃分出來的,若是細論,豈止八萬四千道?眾生有什麽樣的業因,就會有什麽樣的業果。而且所謂善道惡道,是站在壹個角度上來劃分的。首先要假設其有,然後在其假設有的基礎上安立壹個善惡之念,其實善惡是相交雜的,天人亦有臨終五衰之惡,地獄尚有眾生壹念向善,亦種善因。
1.阿修羅列屬善道,因其福報較大。說其惡道,則是因為他們爭強好鬥,嫉妒心強,嗔心大,必將造下惡業,未來必定輪轉下三途。
2.阿修羅不見得比其他界眾生智力要高,嗔心與智慧恰成反比。若是智慧了了,豈會為夢中虛物,而動幹戈,造作無量殺業?佛亦在人間成佛,可見此言可破。
3.魔和阿修羅主要的區別在於,魔貪著五欲,認為修行人破他們理解的五欲之樂境,喜障人修行。阿修羅嗔心大、嫉妒心強,見不得天人的大福報,經常與其爭鬥!
4.就是篇首所說,壹切的六道劃分乃是世尊為了便於我們理解而方便劃分的。比如人道之中,其實六道之狀具足,看看重大車禍現場,不是地獄又是什麽?看看有人貪得無厭,只知積聚錢財,不知布施,如盧至長者壹般,不是餓鬼習氣,又是什麽?人世間,壹言不合,即動刀槍,與阿修羅有何區別?
5.地獄眾生多造惡因,嗔心亦大,卻無福報。阿修羅單例壹道,正是因為其福報大,但嗔心亦大。
6.嫉妒心屬嗔心,但其實亦是因貪心而致。往往因貪不成,而成嫉妒。六道受報,也是隨其重緩及當下業緣成熟,輪轉受報。有嗔心受嗔心之報,有貪心亦脫不了,早晚也得受報。這壹段佛在楞嚴經中講得非常清楚,師兄可以仔細閱讀,相信會有很大的收獲。
7.這個問題與第五題類似。阿修羅福報大,嗔心大,故列為阿修羅道。地獄道眾生,嗔心亦大,但鮮有福報,故為地獄眾生。餓鬼眾生,無福報,貪心重。
8.這個問題要看篇首的那壹段,我們首先要在壹個假設有的情況下論六道。所謂的善良惡劣皆是不同的角度安立,哪壹個所謂惡劣眾生沒有善良的壹念?哪個所謂善良的眾生,沒有惡劣的壹面?所謂的善惡,皆是建立在壹個以假作真,認幻為實的基礎上的。從根本上來講,壹切六道輪轉皆隨眾生之業習,而本心幻現出來的。是夢壹般的!眾生因不知是夢,故而在夢中百般爭貪攪擾,不知夢醒之後,夢中壹切終不可得,只帶壹顆造作的妄心輪轉六道罷了。阿修羅亦是如此,看不破虛妄,自然造作。天人亦是如此,若是看不破,不修行,終會重新輪回六道,無有出期。
9.阿羅修成為墮落的天人不完全正確,因為阿修羅,不僅僅有天趣,亦有其他各趣。
佛教所說的六道裏阿修羅道的阿修羅是否半仙呢?阿修羅(梵文:Asura;巴利文:Asura),亦譯為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落、阿須倫、阿須輪,直譯為“非天”,意思是“果報”似天而非天之義,也就是相對於“天人(即天眾、提婆)”的存在。
在佛教中是六道之壹,是欲界天的大力神或是半神半人的大力神。阿修羅易怒好鬥,驍勇善戰,曾多次與提婆神惡戰,但阿修羅也奉佛法,是佛教護法神天龍八部之壹。
在佛教中,其形象大部分源自印度教中的阿修羅,但是也有部分的特性是只有在佛經中提到的。阿修羅道非常特別,佛經說:阿修羅男身形醜惡;阿修羅女端正美貌。故阿修羅王常常和帝釋天為首領的提婆神群戰鬥,因阿修羅有美女而無美食,而帝釋天有美食而乏美女,兩神相互妒忌,時傳爭戰。故俗謂戰場為“修羅場”。
法華經序品列有四個阿修羅王,即婆稚阿修羅王、佉羅騫馱阿修羅王、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羅侯阿修羅王。婆稚,意為勇健,是阿修羅與帝釋天作戰的前軍統帥;佉羅騫馱,意為吼聲如雷,亦名寬肩,因其兩肩寬闊,能使海水洶湧,嘯吼如雷鳴;毗摩質多羅,意為花環,其形有九頭,每頭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吐火;羅侯,意為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每位阿修羅王都統領千萬名阿修羅,稱為阿修羅眾,或稱阿修羅眷屬。
六道中為什麽人道比阿修羅道高這個可能有誤解,六道的高下次第的排列是:天、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
以前的稱五道時,阿修羅道是和天道合壹的。
祝吉祥如意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阿修羅道的梵文名字解說
修羅Sura 和阿修羅Asura 來自於梵文,修羅就是‘端正’,國人稱其為天神,梵文‘阿’是否定冠詞,阿修羅翻譯過來叫‘無端正’。無端正自然長相醜陋,且兇狠而好鬥,而修羅的長相倒可稱作氣宇軒昂。其實他們是親戚關系,血緣離開也不算很遠。在攪拌乳海(Churning of the Ocean of Milk)的故事中,阿修羅從頭到尾就被毗溼奴和修羅算計了,出力多少不說,不但長生不老藥沒嘗到,還落得個身首異處
[編輯本段]六道之壹
阿修羅,是梵文音譯,漢譯佛經中還譯為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落、阿須倫、阿須輪等。意譯為非天、非同類、不端正、不酒神。它們是佛國六道眾之壹,天龍八部眾神之壹。說它是天神,卻沒有天神的善行,和鬼蜮有相似之處。說它是鬼蜮,可它具有神的威力神通。說它是人,雖有人的七情六欲,但又具有天神、鬼蜮的威力惡性。因此,它是壹種非神、非鬼、非人,介於神、鬼、人之間的怪物
阿修羅原是印度遠古諸神之壹,被視為惡神,屬於兇猛好鬥的鬼神,經常與帝釋天爭鬥不休。如同阿修羅的梵文翻譯意指「非天」,他的果報殊勝,能生活得猶如天人般享福,但卻沒有天人的德性,性好爭鬥。阿修羅另被稱為不飲酒神,則有段典故。據說居住在海底的阿修羅原本是很愛喝酒的,但是因為他們喝的是由海水釀成的酒,總是味道鹹苦,所以壹氣之下就發誓再也不喝酒。
[編輯本段]所現形象
由於阿修羅王眾多,其形不壹,阿修羅王的形象,也有多種說法,有的九頭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手,八足,身形高越須彌山四倍;有的千頭二千手,足踩大海,身越須彌山;有的三頭六臂,三面青黑色,口中吐火,忿怒裸體相。這些形象都難表現,畫家們往往畫作壹面三眼或三面六臂,或四目四臂,手托日月,雙足立海上,身越須彌山
[編輯本段]起源傳說
據《觀佛三昧經》說,世界剛剛形成山海大地時,光音天上貪玩的仙人便到人間遊戲。其中壹位仙人在大海洗浴時,因「水精」入身而生壹肉卵。這肉卵經八千年後,終於生出壹個女怪,身長有如須彌山,具壹千支眼睛、二十四只腳,頭、口與手數皆為九百九十九,樣貌好不駭人,即為阿修羅始祖。女怪後又產下壹男怪名毗摩質多,因有無比威力可自由來去天上人間,所以在看到天人身旁皆有無數美女環繞後,也想娶妻。女怪便替其子向美冠群芳的幹達婆女求婚,結果幹達婆欣然同意婚事,於是阿修羅壹族日漸繁盛。毗摩質多風情萬種的女兒,使得已有妻妾億萬的天界帝釋天為之傾心,娶為嬪妃。不料帝釋婚後喜新厭舊,阿修羅女將委曲告之父親,引發前所未有的壹場大戰。就在阿修羅將帝釋天所居的須彌山團團圍住,千鈞壹發時,帝釋天想到佛曾說若遇大難,只要念般若波羅蜜咒,便能破解鬼兵。果然壹持咒,空中忽然飛出四只大刀輪,幾乎削盡阿修羅王的手足,幸好遁入藕孔方避過此難,但是元氣大傷難以復仇。然而天人與阿修羅的戰爭,並未自此劃下休止符
在經過多年後,帝釋天又愛上壹位羅喉羅阿修羅的女兒,便命天界樂神帶聘禮,透過歌曲威脅利誘羅喉羅應諾婚事。不料羅喉羅因氣憤帝釋天欺人太甚,不但將樂神驅逐出宮,並立刻發兵攻打天人。就在驍勇善戰的阿修羅攻下天宮時,帝釋天又憶起上次的神咒,於是阿修羅軍被殺得節節敗退,只好退入蓮藕藏躲。就在帝釋擄走了全部的阿修羅女後,羅喉羅派出壹位使者前往談判,指出帝釋天身為佛弟子,不應犯戒偷盜。雙方幾經談判最後達成數項協議,帝釋天承認犯下偷盜戒,願歸還阿修羅女,並贈送天上甘露;阿修羅則除將愛女獻與帝釋,並自願受持三皈五戒,成為佛弟子,此戰終得圓滿落幕。在天界的戰爭中,有壹位阿修羅王與帝釋天作戰時,因手能執日月,障蔽其光,而被稱為羅慟羅阿修羅,羅慟羅意即為障月。他能有以手障日月,形成日月食的威力;是因他過去生為婆羅門時,見到大火燒塔,滅火而使塔不壞,而以此救塔之福德為因,願得大身。然雖有此願,仍不信正法,常愛鬥戰,故死後墮入阿修羅道
[編輯本段]阿修羅王
佛經中的阿修羅王很多,最著名的有四大阿修羅王:壹個叫婆雅稚,意為勇健,是阿修羅與帝釋天作戰的前軍統帥;壹個叫羅騫馱,意為吼聲如雷,亦名寬肩,因其兩肩寬闊,能使海水洶湧,嘯吼如雷鳴;壹個叫毗摩質多羅,意為花環,其形有九頭,每頭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吐火;壹個叫羅睺,意為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每位阿修羅王都統領千萬名阿修羅,稱為阿修羅眾,或稱阿修羅眷屬。佛經還說:阿修羅男,身形醜惡;阿修羅女,端正美貌。
[編輯本段]阿修羅道
佛經中經常講到“修羅”。其從六道輪回之中就有了“阿修羅道”。 六道為壹;天道、二;阿修羅、三;人道、四;畜牲道、五;餓鬼道、六;地域道。人道和天道為善道,阿修羅本性善良,也是善道之壹,但因其常常帶有嗔恨之心,執著爭鬥之意誌,終非真正的善類。男阿修羅於各道中,常常興風做浪,好勇鬥狠,於諸天中,不時攻打天王,以謀奪位。 女阿修羅貌美,時常迷惑眾生,使難修行。故此阿修羅雖然不用受苦,但死後墮落三惡道機會甚大,故漸列之為惡道。 簡說六道--有福無德的阿修羅道以好戰出名的阿修羅道,因有福報而沒有德性有的說法只是將他納入鬼神中,或說是墮落的天人,北傳佛教將他列入善道,南傳佛教則歸類入惡道中。福如天人,德非天人。(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為三善道;畜生,餓鬼;地域;為三惡道)各道都有等級只分,隨因受報。種善因,得善果。所謂種惡因得惡果;妳所受的都是妳自己做的
[編輯本段]轉生原因
轉生到阿修羅道者,過去生雖無大惡行,但是輕慢心很重,非常的驕傲,不是瞧不起別人,就是忌妒別人比自己優秀。《業因差別經》詳細條列出十項業因,包括身行微惡、口行微惡、意行微惡、起驕慢、起我慢、起增上慢、起大慢、起邪慢、起慢慢與回諸善根。因業力的牽引,阿修羅可分為胎、卵、溼、化四生。卵生者身在鬼道,能以其威力,展現神通入空中;胎生者身在人道,投生的原因是原本在天道中,卻由於降德而遭貶墜;溼生者身在畜生道,住於水 *** ,朝遊虛空,暮歸水宿;化生者身在天道,誕生談起
阿修羅(梵文 Asuri)
"吠陀"和印度神話中天界神靈的統稱.在早期
<<梨俱吠陀>>中,"阿修羅"壹詞既指至高天神,包括
阿底多,阿耆尼,因陀羅等;也指天界的魔怪,既眾天
神之敵.但在<<阿闥婆吠陀>>中,阿修羅已只指惡魔
天神被稱為"提婆".<<奧義書>>中稱天神為"修羅",
"阿修羅"壹語意為"非天神".在後期的印度典中,阿
修羅已被視為與天神對立的最高惡魔.
有關阿修羅的出生,其說不壹.壹般認為:為生主
或大梵天所造.據說,他們生於生主撥出的氣息,
或生於生主的腹股溝,或是大梵天的.
阿修羅其數不詳,通常包括群魔達伊提耶,巨魔
述那婆以及仙人迦葉波後裔.
阿修羅為大梵天所造,是眾天神的兄長,擁有智慧
,力量和法力.天上有他們用金銀鐵建造的三座城堡.
後來由於阿修羅王希羅尼亞格西布妄自尊大,天神之
王因陀羅(註:因陀羅即帝釋天,"聖傳"裏面的,想起來
了嗎?)把他們打敗,因陀羅摧毀了他們的三座城堡,並
將他們趕出天界.天神與阿修羅之間的爭鬥,成為神話
傳說的主要題材.
在佛教中,阿修羅為天龍八部之壹,被趕出天界後,
居住於彌盧山中,曾多次與天神惡戰,均處於劣勢.也
有說,他們與天神爭鬥的原因是壹參天神樹,些樹根紮
與阿修羅所居之地,果實卻結於天宇.
後註:阿修羅在各種文學作品中大量出現,喜歡
漫畫的人們,可能在<<聖傳>>,<<孔雀王>>中見到他
此形象,總有點革命者的味道,所以很受人歡迎.
梵文寫法的話妳對照這這個網上拼Asura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