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撒是壹個充滿人類感情,卻又想捍衛猿類利益的復雜人物。他在猿類中可以說是從小就接受了精英教育,也就是伴隨著人類的教育長大的,他有語言能力和人類文化的知識。他是第壹個醒來的聰明猿。他對主人所代表的人類有著深深的信任和好感,但後來,面對人類對自己族人的所作所為,他不得不警惕人類。他既復雜又聰明。甚至在重建猿類家園的過程中,他壹度認為猿類可以是比人類更優秀的物種。電影壹直在展現凱撒潛意識中對人類文明的體現。例如,他顯然是壹種動物,但卻是壹夫壹妻制。他對自己生下的妻子充滿柔情,受傷後醒來說的第壹句話就是問老婆孩子好不好,這是他人性的壹面。作為猿猴,他可以站在人類之外,貌似客觀地看到了人類社會崩潰的根源,所以他制定了規則,堅持猿猴不殺猿猴。他認為這將使猿類社會走向共和。但這是壹廂情願的想法。從物種起源的角度來看,在原始叢林中,絕大多數無智慧的物種不自相殘殺確實是壹個普遍規律,因為在它們無力對抗自然之前,唯壹能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保存物種的數量優勢,從而繁衍種族。這種低智只是處於大家聚在壹起生活的狀態,沒有利益之爭,所以不需要建立規則和懲罰制度,對應的是人類原始社會時期。但影片中凱撒帶領的那群猿人,卻是壹群接近人類智慧,了解人類文明,會思考的人。他們已經脫離了動物的庸俗階層,大踏步走向人類文明。他們不是簡單地生活在壹起,而是開始形成他們的社會。凱撒是當之無愧的領袖,其他猿類也有各自的角色分工。社會分工壹旦形成,必然涉及利益的劃分和權力的爭奪,這也對應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在這樣壹個文明、等級森嚴的社會裏,凱撒也試圖用原始森林保存物種數量的規則來領導類人猿,顯然失敗了。但壹開始他不明白,他的王國是壹個社會,壹個社會需要制度和懲罰措施。群體之間必然存在優勝劣汰,權力必然導致競爭。哪裏有猿,哪裏就有江湖。
科巴是給了他致命壹擊的猿猴,讓凱撒醒悟,他的治國之術應該有所修改。科巴是本片刻畫的壹只性格特征鮮明的猿,甚至比人類還要淋漓盡致。他被人類殘酷的實驗折磨了很多年。被凱撒救下後,對他心存感激,凱撒是唯壹跟隨他的人。但他和凱撒有著本質的不同。他從小就被教育仇恨人類。他對人類的殘忍有著深刻的理解,從未停止過對人類的憎恨。凱撒天生親近信任人類,科巴天生討厭懷疑人類。凱撒知道掌握人類文明的重要性,所以他同意這個人去修電廠。燈亮了,他意味深長地看著人類的城市說:燈,燈!電是人類用智慧改造自然活動的典型標誌。凱撒不是在看人類社會,而是在展望猿類社會的未來。他認為他可以建立壹個比人類更好的社會。科巴從未想過從人類那裏得到任何文明。他壹生都在害怕。他害怕人類會再次襲擊類人猿,奪走他的家園。所以他從不相信任何人,親自去人類居住的城市實地考察。印象最深的是科巴兩次探索人類軍火庫,被發現後在人類面前裝瘋賣傻的場景。他冷酷的心和他可愛的感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是妳不得不佩服他。為了類人猿的安全,他獻身於此。其實他也接受過人類的教育,但那只是人類社會殘酷的壹面,所以他學到的也是人類社會的黑暗。他不信任別人,會欺騙,會耍花招,還會在裝糊塗中輕易開槍打人。最後,他的欲望膨脹了,他去了壹場權力鬥爭。他槍殺凱撒奪取王權,誣陷人類,為猿類演戲。這是邪惡在人類社會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