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名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麽寫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小班數學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數學教案 篇1小四班第壹周教育活動計劃
9月1日星期日
上午教案---執教者:黃丹紅
集中教學---主題活動
活動名稱我喜歡吃·····
活動目標
1、知道挑食或偏食不利於身體的健康。
2、主動和同伴交流。
活動準備
材料配套:幼兒活動操作材料《主題活動·喜歡不喜歡》
活動過程
壹、談壹談
(壹)教師扮演調查員引入活動。
引導語:幼兒園準備開壹間的美食城,為了能作出小朋友喜歡的食物,美食城的經理派我來當調查員,調查小朋友們喜歡吃什麽食物。
(二)鼓勵幼兒自由交流自己喜歡吃的食物,豐富句式:“我喜歡吃XX”
(三)小結:每個人喜歡吃的食物各有不同,有的人喜歡吃肉,有的人喜歡吃冰淇淋,有的人喜歡吃
二、做壹做。
(壹)出示操作材料《喜歡不喜歡》。
引導語:這裏有許多的食物圖片,妳們認識這些食物嗎?吃過這些食物嗎?妳喜歡吃那些食物?不喜歡吃那些食物?
(二)講解記錄方法:在自己喜歡吃的食物下面貼上笑臉貼貼紙,在自己不喜歡吃的食物圖片下面貼上哭臉貼貼紙。
(三)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了解幼兒的飲食習慣。
三、說壹說。
(壹)幼兒展示操作《喜歡不喜歡》的結果。
(二)引導幼兒說說:為什麽不喜歡吃有的食物?挑食是好習慣嗎?會對我們造成哪些影響?。
(三)小結:食物營養豐富,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營養,挑食或偏食會使我們缺少壹些身體需要的營養,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不好。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多鼓勵幼兒養成不挑食或偏食的好習慣。 已批閱
小班數學教案 篇2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能發現物體的排列規律,知道接下去該鋪什麽。
二、 活動準備 :小房子圖片(3張),小動物圖片(兔子。熊。刺猬),幼兒操作卡片以及各種圖形,地板塊。
三、 活動過程 :
開始部分:
用講故事的方式引出課題
森林裏住著3只小動物,他們呀非常非常的貪玩,每次壹跑出去玩就不知道回家了,每次他們
媽媽都是東找西找的,有好幾次都急的哭了,可是這3只小動物啊,還是不知道改正這個錯誤。有壹天,他們又跑出去玩了,到了晚上還是沒回家,他們的媽媽又著急又生氣,怎麽找也找不到他們。這件事情啊,被森林裏面的智慧爺爺知道了,非常生氣,於是,智慧爺爺就告訴了這3只小動物,"妳們不聽媽媽的話,每次出去玩都不知道回家,妳們做錯了事情,還不知道悔改,那就要受到懲罰了,我已經把妳們回家的路給沒收了,每條路只留了前面幾塊磚,除非妳們找出規律並且正確的剩下的磚鋪對了,才能再回到家裏"3個小動物壹聽,就嗷嗷大哭起來,這可怎麽辦啊,後悔自己沒有聽媽媽的話早點回家,他們呀就做在壹起想啊想啊,想怎麽把回家的路鋪好,聰明的小兔子
想啊想,想啊想,終於想出來了,找出了規律並且把磚鋪好了,可是小熊和小刺猬傷透了腦筋也想不出來,壹直在嗷嗷的哭著,他們哭著哭著就走到了我們小二班,小熊和小刺猬壹想,小二班的小朋友都是非常聰明的,就想請妳們來幫幫他們回到家,小朋友願意幫忙嗎?
基本部分
1、啟發幼兒觀察小路,並發現小路的排列規律
①請幼兒觀察小兔鋪的小路,讓幼兒討論其規律是什麽(發現磚是壹個紅的,壹個黃的排列規律)
②再請幼兒集體幫助小熊鋪路。先觀察:顏色壹樣,形狀不同的排列,討論壹下後面應該怎麽排,請幼兒討論,並且集體說出來(如果小熊的路鋪對了,就把小熊換成微笑的,如果不對,還掛著哭著的小熊)
2、請幼兒操作幫助小刺猬回家(每個小朋友發壹個操作卡)(水彩筆)
①教師指導
②請幼兒說出妳是怎麽鋪的。老師小結:觀察前面是怎麽鋪的,後面的要和前面的壹樣鋪下去。
結束部分:集體遊戲:鋪路
玩法:請兩個小朋友出來比賽,看誰鋪的又快又好。(遊戲可玩N次)
小班數學教案 篇3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節中感受並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高矮與三只大象的關系。
2、樂意參與活動並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壹分操作材料、三只大小不同大象以及對應的三捆木頭圖片、PPT課件
活動過程
壹、觀察小熊壹家,通過比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
1、導入:小朋友,看看他們是誰?(大象)是大象壹個人嗎?還有誰?
2、哪個是爸爸?為什麽妳說他是爸爸?
3、哪個是大象寶寶?為什麽?
4、那媽媽呢?
5、小結:在我們家裏,壹般情況都是爸爸長得最高,寶寶長得最矮。媽媽長得不高也不矮
二、創設大象壹家吃早餐的情境,通過分碗這壹事件,區分“大”、“小”、“不大也不小”
1、引導語:大象壹家今天要感很重的工作所以要先吃的飽飽的才能幹活,吃飯需要什麽?,碗呢?大象寶寶早就準備好了三只碗。
2、哪只碗給爸爸?什麽顏色的?哪只給媽媽?什麽顏色的?寶寶呢?什麽顏色的?
三、情境“分香蕉”,體會香蕉的大小和三只大象的關系
1、今天小熊壹家要吃2樣早餐。他們會吃些什麽呢?請妳來猜壹猜。
2、到底是什麽呢?(香蕉)第壹樣早餐是香蕉
3、哪壹個給象爸爸吃?為什麽?哪壹個給象寶寶吃?為什麽?哪壹個給象媽媽?為什麽?
4、小結:壹般情況下,爸爸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吃得香蕉也是最多的……
四、情境“分水”,感知“高”、“矮”
1、引導語:第二樣早餐是什麽?(水)剛剛香蕉有大有小,我們壹下就看出來了。裝水的瓶子有什麽特征,要怎麽分呢?為什麽?在瓶身上標有數字最高的表上數字1、最矮的表上數字3,不高不矮的表上數字2。
幾號瓶給大象爸爸吃?為什麽?幾號瓶給大象寶寶吃?為什麽?幾號瓶大象熊媽媽?為什麽?
2、通過肢體語言引導幼兒感知“高”、“矮”
小結:大象爸爸胃口最大,喝的水也是最多的……
五、情境“運木頭”
引導幼兒操作現在大象爸爸媽媽吃飽了也喝了水,就要開始工作了,今天他們的工作是要搬運木頭(出示木頭圖片),請小朋友觀察哪壹捆木頭適合大象爸爸搬運,哪壹捆木頭適合媽媽搬運,小象適合搬運哪壹捆呢?
小象想請芽芽壹班的小朋友幫忙分木頭,看看到底大象壹家的成員能不能搬運適合的木頭。
1.幼兒操作,老師指導。
2.請幼兒展示操作材料,集體指導。
六、遊戲活動。
小班數學教案 篇4活動目標:
1、知道3以內數量的多、少、壹樣多。
2、能用——對應的方法對兩組物體進行數量比較,說出各有幾個、什麽多、
3、能在教師引導下,關註別人的意見。
活動重點: 知道3以內數量的多、少、壹樣多。
活動難點: 能用——對應的方法對兩組物體進行數量比較,說出各有幾個、什麽多、
活動準備:
底紙11《馬戲團》和白磁板插入多用插板,備3套;動物卡磁帖大熊6個、大猴3個,實物卡磁帖玉米4個、香蕉2個。多用插板、白磁條、底紙11《馬戲團》
活動過程:
壹、以“馬戲團的小動物要上臺表演”為情境,引出“從臺上的小紅旗開始往後排動物”的要求。請幼兒集體同步操作,感知動物數量。
1、引入角色教師:“今天馬戲團的明星來表演,請大家看看都有誰呀?”提示幼兒只認分類盒裏的熊或猴。
2、排列動物出示底紙11《馬戲團》:“狗熊和猴子要上臺表演節目了!大家看看,舞臺在哪裏?”
二、請幼兒對應動物“發食物”並比較多少。先集體觀察不同的對應方式,判斷動物、食物誰多誰少,了解幼兒用的是那種策略;在集體學習用對應比較的方法,檢查自己的操作。請幼兒設法將動物、食物變成壹樣多,並用對應比較的方法確認等量。
1、獎勵食物教師:“壹***有幾個小動物呀?(3個)小動物的表演很出色,馴獸師要請妳幫忙給動物明星發實物,妳會把盤裏的兩個食物獎給哪兩個動物呢?”
2、比較數量教師引導幼兒逐壹觀察三種不同的對應排列方式:“大家看壹看,這裏的猴子(狗熊)有幾個》?香蕉(玉米)有幾個?哪個多哪個少?”
3、變成壹樣多教師:“想壹想,我們怎樣才能讓動物和食物變成壹樣多?
三、以小動物的名義答謝幼兒。交流分享判斷多少的不同方法,鼓勵能傾聽別人發言的幼兒整理學具。
1、小結請所有幼兒停止操作,轉向教師。
2、評價教師:“今天妳是怎樣檢查動物和食物誰多誰少的”
3、整理教師“請小朋友把材料收拾好,送到老師這裏來。”結束活動。
小班數學教案 篇5活動設計背景
因本幼兒園屬鄉鎮幼兒園,小學化教育嚴重,所以結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及課改剛要,設計了本節數學活動。
活動目標
1、感知5以內的數量,初步學習手口壹致地點數並能說出總數。
2、初步學會從左到右按物數數的方法。
3、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難點:手口壹致點數並說出總數。
教學重點:手口壹致點數。
活動準備
1、動物圖片:1條毛毛蟲、2只小兔、3只小貓、4只螃蟹、5只老虎。
2、活動電視音樂《手指變變變》、《數字歌》
活動過程
1.遊戲導入,引起興趣
教師與幼兒壹起來玩壹個手指變小動物的遊戲。教師先把左手舉起來,再把右手舉起來,讓幼兒壹起跟著做。(教師壹邊說壹邊與幼兒壹起舉手,辨別自己的左手和右手。接著,師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壹起玩起了“手指變動物”的遊戲。)
教師從幼兒喜歡的遊戲入手,讓幼兒邊說邊做,在模仿、唱數中初步感知5以內的數量,並對左和右有壹個初步的印象。這個環節有效地激發了幼兒的活動興趣。
2.學習按序點數的方法
(1)學習從左到右按物數數
今天,教師請了很多小動物來我們班做客。我們壹起來看看、說說有哪些小動物。(分別演示毛毛蟲、小白兔、小貓、螃蟹、老虎的圖片。)讓幼兒說出每種小動物各有多少?
師(壹邊指著圖壹邊說)有毛毛蟲、小兔、小貓、螃蟹、還有老虎。那小朋友知道它們各有多少嗎?然後分別數出壹條毛毛蟲、兩只小兔、三只小貓、四只螃蟹、還有五只老虎。
下面我們讓我們的客人排排坐,我們再壹起來數壹數。從哪邊開始數呢?教師先示範,然後跟幼兒壹起數,最後請幼兒上前數。
我們數數時壹般先伸出右手,小動物橫著排隊時,我們可以從左到右數。(請小朋友舉起右手,從左到右壹起數。)
3、欣賞《數字歌》。
4、最後教師與幼兒和小動物們壹起來跳舞(播放活動電視音樂《手指變變變》)
教學反思
從幼兒喜歡的遊戲入手,讓幼兒邊說邊做,在模仿、唱數中初步感知5以內的數量,並對左和右有壹個初步的印象。第壹環節有效地激發了幼兒的活動興趣。幼兒喜歡小動物,請小動物來做客的形式能讓幼兒欣然接受,有效地激活了他們開動腦筋的內在動機。第二環節從5以內的數量開始,讓幼兒感性地理解5是由5個1構成的。在引導幼兒觀察排隊小動物的環節,“從哪邊開始數”的問題提醒幼兒數數要按方向和順序進行。師生壹起點數可使幼兒在看、聽、想、做的學習過程中掌握了從左到右按物數數的方法。
本節活動的設計,對於小班來說從左到右還是太難,幼兒接受方面不是很好。當幼兒上前點數點錯時,我沒耐心與其糾正。還有做手指遊戲,伸出的手指數有點混淆。如果讓我從新上這節課,我更多的會從遊戲中改進,設計壹個能讓幼兒更清楚,更感興趣的遊戲,讓孩子在遊戲中快樂學習。
小班數學教案 篇6活動目標
1、認識長方形,說出它的名稱,初步能分辨長方形與正方形。
2、能在生活中找出各種長方形的物體。
3、能大膽地講述自己的`操作。
活動準備
1、教具:由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和長方形組成的大客車圖片壹張。
2、學具:小盤子、分類盒若幹,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和長方形標記各壹張及各種圖片若幹。
3、幼兒用書人手壹冊,油畫棒每組壹套。
活動過程
壹、觀察大客車:
出示大客車圖片,提問:
許多小朋友要坐車出去玩,他們坐的是什麽車引導幼兒認識大客車。
請幼兒觀察並講述:大客車是什麽樣子的?
引導幼兒發現:大客車的窗戶是正方形的,輪子是圓珠筆圓的,燈是三角形的。
重點觀察在客車的身體是長方形的。
出示長方形和正方形,請幼兒觀察比較,知道長方形是長長的,正方形是方方的。
鼓勵幼兒再找找教室裏哪些東西象長方形的,進壹步認識長方形。
二、幼兒操作活動
1、送圓形寶寶回家:請幼兒觀察分類盒上的圖形標記,看看小盤子裏有什麽圖形?按圖形標記把圖形片送回家。
2、找出長方形:請幼兒打開幼兒用書P10頁,看看說說:畫面上有什麽圖形?請把長方形寶寶圈起來。
3、長方形寶寶在哪兒?請幼兒觀察汽車由哪些圖形組成,請給長方形寶寶塗上妳喜歡的顏色。
活動評價
展示幼兒的操作請幼兒說說是給什麽圖形塗上了顏色?為什麽要給它們塗上顏色?認識它們都是長方形。
表揚大膽講述的幼兒。
小班數學教案 篇7活動:拔蘿蔔
要求:
1.通過拔蘿蔔的遊戲,復習5以內手口壹致點數,並能說出總數,感知5以內的物體的不同排列形式。
2.培養幼兒思維的準確性和對數活動的興趣。
準備:
壹. 出示 T課件,提問:
1.今天老師請來壹位小客人,它是誰呀?(小兔)
2.小兔最喜歡吃什麽呀?(請幼兒說壹說)
二.介紹遊戲玩法;
1.兔媽媽請小朋友去幫忙拔蘿蔔,搬運蘿蔔。
2.出示蘿蔔地的蘿蔔,提示:點數方法(可以目測也可以手口壹致點數),並用集合圈的動作,說出總數。
三.遊戲“拔蘿蔔”(點數)
1.幼兒分批自由挑選壹長蘿蔔卡片點數。
2.幼兒聽指令去取相應數量的蘿蔔卡片,要求幼兒說出總數。
3.以弟弟朋友找壹找,與圓點卡片上相應數量的蘿蔔卡片,要求幼兒說出總數。
4.請妹妹朋友找壹找,與圓點卡片上的圓點壹樣多的蘿蔔。
四. 幫兔媽媽“裝運蘿蔔”
出示3只筐,分別裝有3、4、5的圓點標簽,
請小朋友幫助兔媽媽把蘿蔔點數後裝運到相應的大筐裏,邊送邊講“幾只蘿蔔放在幾個圓點的筐裏”。
小班數學教案 篇8設計思路:
小班的孩子以有了粗淺的幾何概念,因此,我設計了“和圖形寶寶做遊戲”的活動,讓孩子在遊戲探索中對圖形產生興趣,並通過觀察、比較、想象、動手,初步感知不同圖形的不同特征。
活動要求:
1、 通過活動讓幼兒更好的掌握圖形
2、 培養幼兒觀察的能力
活動重點:
激發幼兒對圖形的興趣。
活動材料:
1、 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圖形(各壹個)
2、 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圖形“餅幹”(各幾個)
3、 沒有輪子的汽車壹輛
4、 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圖形圖片許多供幼兒串圖形項鏈、線和幼兒人數相同。
活動過程:
壹、圖形,給圖形寶寶餵餅幹
1、 圖形寶寶肚子餓了,我們給它餵“餅幹”吃。
(1) 觀察“餅幹”的形狀,有三角形、正方形、圓形
(2) 幼兒手持圖形,找出與自己圖形相應的“餅幹”
(3) 檢查是不是圖形寶寶都喜歡吃的“餅幹”
二、圖形寶寶做輪子
1、出示“小轎車”,“小轎車”開不動怎麽了?
2、圖形寶寶們都要做汽車的輪子,我們到該請誰呢?
三、串項鏈圖形
1、 圖形寶寶變魔術,變成壹根項鏈,找壹找項鏈上哪壹個是圓形,哪壹個是正方形,哪壹個是三角形?
2、 幼兒串項鏈
3、 幼兒相互說壹說,比壹比,我的項
鏈上有哪些圖形寶寶?
結束。
小班數學教案 篇9小班的孩子,就如壹張白紙,妳要很負責任地畫出最美的畫來。孩子們對妳所傳授的知識都是被動的接受。所以,幼兒園小班的老師,應該必須從內心出發,盡職盡責。
今天小魚哥哥和大家壹起聊壹下,如何讓小班小朋友認識測量工具並測量長短。
課程目標:
1,認識測量工具,掌握測量的方法,粗略學會測量物件的長短。
2,學會測量結果與長短之間的關系,長物件用長工具測量則次數少,長物件用短工具測量則次數多。
3,小夥伴之間合作,測量比較難測量的工具。
課程準備:
1,測量工具準備,測量物件,尺子,繩子,盒子,記,記錄本等。
2,事先把小朋友按人均數分好組。
課程開始:
1,老師引導小朋友們講出高矮,長短,胖瘦等等相對的東西,讓孩子們先從自我認識的概念入手。再引導到小朋友們有沒有興趣自己親自測量壹下物件,看到底是長的還是短的。
2,老師把工具分發給每壹組小朋友,老師在臺上先事先給小朋友們示範壹下,測量壹根繩子的長度,讓小朋友們看到繩子到了什麽刻度,就是什麽長度。
3,孩子們開始用手中的工具測量物件,並把測量的結果告訴老師。
4,老師若是發現孩子的測量方法有錯,則需要及時更正並指導。
5,對於測量正確的小組的孩子,表現好的孩子,則給予大聲的誇獎。
6,測量錯誤的孩子,應該鼓勵再測壹次,老師可以再次給予示範。若是壹直無法掌握技巧的孩子,則可以讓測量正確的小朋友幫助示範。
課程結束:
小朋友們是不是已經掌握了測量的方法,那麽以後會不會測量東西的長短呢?還有小朋友們的表現都特別棒,老師也希望小朋友回家後,可以用家裏的測量工具和爸爸媽媽壹起做這個測量的遊戲,好不好?
課程:
通過測量課程,不僅讓小朋友們掌握了測量的工具,而且也學會了測量的方法,對於小朋友們培養數學興趣是有極大幫助的。
說起芥菜,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芥末味道略苦,但多吃對健康非常有益。芥末味道清脆爽口,喜歡它味道的人會越來越想吃它。當然,它也很有營養,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食用。可以直接煮,也可以做成腌酸菜!在本期的美食教程中,田健食品店將把芥末作為主食,並與您分享芥末的幾種美味做法。喜歡芥末堆的朋友趕緊看,喜歡美食的朋友別忘了給我點個關註。我每天都會更新和分享不同的美食教程。我相信總有壹道菜是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