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壹個人因為興趣在做壹件事情的時候,哪怕再苦再累也會義無反顧地堅持下去。每個人都有興趣,大多數人僅僅當興趣去做了。如果我們把興趣當做自己終生的奮鬥目標那他離成功就不遠了。以下是我精心為大家搜集整理的從興趣走向成功的名人事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從興趣走向成功的名人事例篇1
高考那天沒什麽特別的印象,好像在工作或者睡覺,反正不在考場裏。他手下的員工都比他年紀大,他們在私底下都必須接受壹個事實?給他們發工資的吳總,是壹個壓根就沒有參加過高考的1987年出生的男孩。
22歲的吳昕哲說,他希望自己能看起來盡量老壹些,所以他穿襯衫而不是T恤。
22歲的老總:高二時就開公司他對於?吳總?這個稱呼感覺很不好。這種感覺就如同小時候別人叫他神童壹樣,說不出為什麽,就是不喜歡。盡管他現在有足夠實力在自己租的高檔辦公樓裏像模像樣地工作,管理著他的網絡科技公司,每月按時還清車子和房子的按揭。他甚至沒想過,自己的每壹步似乎都比別人早了那麽壹點點,而高考對於他來說幾乎是可以忽略的記憶。
吳昕哲?出道?很早。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就接觸電腦,那時候還屬於?386時代?,他就在電腦上打單機遊戲。吳昕哲記得當時打的壹款遊戲名叫《命令與征服》。小學四年級的時候,他拉起家裏的電話線開始上網,那是他最初接觸網站制作。然後憑著不知道哪來的熱情就把這個事情做起來了。
?我從小就是壹個叛逆的人,壹直就沒覺得要好好讀書。四年級的時候就喜歡在課堂上與老師唱反調。?說歸說,他的成績其實壹直都還不錯。
初中的時候。吳昕哲在省裏拿了壹個網站制作比賽的第三名,這是他與常規學習生活漸行漸遠的開始。
初二時,壹個偶然的機會,盛大網絡找到了他,要與他合作做線上廣告支持,每月給他1500元到2000元的工資,他成了當時同學中間最富有的人手機、BP機都有,已經不用向父母要錢了。?
在父親的支持下,初二下半年,他在自己的家鄉慶元縣開了壹家公司,叫做?慶元自由在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壹直放著,跟他的學業壹樣。到初三幫企業做網站的時候,每接壹個活可以賺兩萬到四萬元。
?初中時就不想讀書了,臨近中考前壹個月都沒讀書,在網上弄到很晚。?
高中他還是讀了。讀得非常即興,成績波動也非常大。吳昕哲說,他跟部分老師關系特別好:但是又跟另壹部分老師關系不好,是他們眼中的問題學生。至於考試。他興致來了就認真考,不高興就交白卷,所以成績時而是年級前50名,時而落到後面墊底。
?當時用賺來的兩萬塊錢給自己買了兩樣東西,壹臺壹萬多的戴爾筆記本,壹臺數碼相機。每天上課就帶著這臺筆記本坐在教室後面上網。?
高壹的時候,吳昕哲還會去上課。到高二,吳昕哲在外面租了辦公室正式做網絡公司,就不怎麽去上課了。那個時候,除了每月盛大給的1500塊錢工資,他還能時不時地賺上壹兩萬塊錢。到高三下半年會考過後,他就?正式?不讀書了。
?高考那天沒什麽特別的印象,好像在工作或者睡覺。反正不在考場裏。?吳昕哲已經記不清四年前高考那兩天自己在做什麽了,這段對於大多數中國學生都頗為糾結的記憶,在他那裏被輕描淡寫地壹筆帶過。吳昕哲,依然開他的公司,從不去理會周圍人的目光。直到有壹天,連家人都調侃他為?吳總?。
2004年底,吳昕哲在杭州開了自己的公司?億網互聯科技。從最初的4個員工變成8個。到2005年,吳昕哲擁有了自己的銷售團隊?他始終在做網站與推廣。到2006年,他將公司搬到了壹個400平方米的辦公室內,壹次性招了五六十名銷售人員和八九名技術人員,公司人數壹下膨脹到七八十人。
但這次擴張把吳昕哲的公司擴傷了。
?最困難的時候,發完工資就沒錢吃飯了。只能把儲蓄罐裏的硬幣換兩三百塊錢出來用用。?這個17歲的管理者也壹度苦悶過,那個時候他就找來心理學的書讀,老爸也支持壹點,就這麽撐過去了。
現在,吳昕哲的公司規模和效益都穩定下來了。今年,在他的同齡人面臨著大學畢業找工作的時候,他已經做老板五六年了。他說現在他招人的標準就是不看學歷,只看能力。在公司裏,他每天都要給比他大上好多歲的員工開會布置任務,他不喜歡員工叫他吳總,他叫比他大的員工也都是直呼姓名。
吳昕哲說自己對網絡市場壹直都沒有底,這點他很佩服馬雲,目標永遠都那麽明確。作為80後,他從來沒對未來想過太多,他覺得太遙遠的目標都不切實際。他挺實際的,平時吃吃快餐,不喜歡逛街顯擺,到目前為止只買過兩雙耐克鞋,身上的衣服都不是名牌。當然還有更實際的?當他面對合作者的時候,除了壹張娃娃臉,還有近九年的工作經歷。而現在的他,不過才22歲。
從興趣走向成功的名人事例篇2
柳州鐵路壹中高三學生何興平有點?癡?:在高考的關鍵時刻,當其他同學紛紛繃緊神經緊張復習時,他每天還會抽出時間摸摸電腦,看看天下大事,搜集壹些電子制作的最新信息。
在學習上分心的結果直接導致他的學習成績滑落至班級靠後的名次,連考個二本院校都有點懸。
這個?癡?也成就了何興平:他用兩年時間潛心研制的壹款能防盜、防火、防煤氣泄漏的智能安全報警器,在第25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得二等獎。今年4月,何興平帶著這個項目來到歐洲,代表中國中學生參加丹麥青年科學家競賽。回國前,他從丹麥王子阿希姆手中接過競賽三等獎獎牌。
何興平得到了參加名校自主招生考試的資格。在面試中出色的發揮讓中山大學和北京理工大學兩所名校同時向他發出邀請。最終,他選擇了北京理工大學。
我能把它提出來,就壹定能完成
從小學五年級開始,何興平就參加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等科技競賽活動,大大小小的獎沒少拿。考入柳州鐵路壹中?柳州市兩所最好的高中之壹時,他的成績排名處於全年級中上遊的位置,只要保持下去,將來考上壹所壹本院校基本沒什麽問題。
何興平卻沒有按照既定軌道走下去。
這個改變源於高壹時何興平的壹次發燒經歷。當時恰巧碰上家裏沒人,全身無力的他想走到電話機旁向家人求助,卻力不從心。幸好媽媽提前回來,把他送到醫院,方才脫險。痊愈之後,他想到,現在很多家庭也可能會遇到陌生人闖入、火災、煤氣泄漏等突發事件,如果家裏沒有人,後果不堪設想。要是能制作出壹款遠程控制的智能語音報警系統,在危險來臨時就可最大限度地避免災難的發生。
市面上像煤氣報警器這樣單壹性能的產品已經很成熟,而且也有壹些具備相關功能的電子模塊出售。壹開始,何興平認為,在現有基礎上進行改進,增加壹些自己的創新想法,要完成這個作品也許半年就夠了。沒想到,這會變成壹場持久戰,開發過程前後持續了近兩年。
為了擠出時間搞制作,何興平基本上不睡午覺。高壹高二兩年,他每天都盡量在學校把作業做完,以保證晚自習回家後能全身心投入到項目的開發中去。晚自習後回家洗漱完畢壹般都11點了,何興平還要弄上壹兩個小時,卻也不覺得累。
高壹時,何興平的母親沒有阻止兒子搞研究,而且還很支持他:雖然家庭經濟並不寬裕,但給兒子買電子零件和專業書時卻從不吝惜。
進入高二以後,何興平的項目開發進展並不順利,經常會遇到壹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因為學習成績下降,家長和老師漸漸有些不太支持他的研發工作了。當時何興平安慰自己,不管怎麽樣,壹定要把這個階段挺過去。?我覺得我能把它提出來,就壹定能完成。?
在母親眼中,何興平從小到大都是壹個充滿自信的孩子:?他總是跟我說,媽媽妳不用怕,妳要相信妳的兒子,我是不會令妳失望的。?初中時,何興平因為投入太多精力從事科技制作,學習成績也壹度落到年級40多名,後來他花了些工夫補習功課,中考時以全校第三的成績證明了自己。
?我不擔心他不成功,我是擔心他時間不夠。因為已經高二了,決定命運的時刻就快要到了。?但是,母親的擔心和勸說並沒有起到多少作用,兒子雖然嘴上說不做了,但母親仍能發現他暗渡陳倉的蛛絲馬跡?從他書桌和床頭放著的那些電子、編程方面的書就能看出他最近在幹什麽。
關系最緊張時,母親連家裏的電腦都不讓他碰了。何興平就偷偷摸摸地跑到學校的青少年科學工作室去做。回想起來,何興平覺得當初的這種執著和堅持,也包含著壹種青春期的沖動。?如果再讓我重新選擇,在前途未蔔的情況下,我可能會在某些環節上舍棄,不會把太多心思放在與學習無關的領域,畢竟學習還是需要兼顧的。?
在各種工作之間進行轉換,也是壹種放松
從小就愛參加各類比賽的何興平,在壹些同學眼裏儼然成了比賽專業戶。但在他看來,參賽主要是為了享受制作過程。初中時,為了制作壹個城市主題的網站來介紹家鄉柳州,他不僅學習了很多電腦方面的知識,而且壹有時間就去柳州的大街小巷走訪民風民情,搜集圖片和文字素材。比賽完了,他也把電腦繪圖、視頻制作等技術摸個門兒清。進入高中後,性格開朗的何興平還加入了校學生會,因為這些特長還被推舉為宣傳部部長。
?又要學習功課,又要搞發明制作,還要擔任宣傳部長,妳怎麽忙得過來?
面對記者的問題,何興平覺得是興趣讓他不知疲倦。高中三年,他每天的睡覺時間都只有六七個小時。學生會的工作雖忙,但他因此認識了很多朋友,懂得了怎樣去做壹個策劃,組織壹個活動,怎麽樣去協調各部門老師與同學之間的關系;當從事項目開發時,他又會學到很多諸如電子、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知識。?雖然辛苦,但並不覺得累,在這個過程中,就會感覺到每個領域都需要妳,每個領域妳都能做壹些事。而且能夠在各種工作之間進行轉換,對自己的身心也是壹種放松。?
進行電子制作,需要很多課本以外的知識,何興平因此也成了學校圖書館的常客。圖書館裏各種編程、單片機、c語言和電子電路方面的書都被他翻了個遍。?從最初的如何辨別電阻、電容、三極管、二極管、場效應管以及各種芯片開始,到認識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都得不斷去學習,才能化解項目開發的壹個個難題。?何興平說。有時遇上壹個星期都讓他毫無頭緒的問題,他就幹脆放壹放,讓自己冷靜冷靜,利用那段時間給自己充充電,等到回來時又會有新的思路和收獲。
讓母親印象最深的是,因為老泡在學校的圖書館裏,圖書館的老師也跟何興平混熟了。知道何興平家境壹般,有壹次老師就問他還想看什麽書,可以列個書單出來,學校沒有的可以幫他去進。沒過多久,母親看到兒子拿回來五六本嶄新的編程、軟件方面的書,壹臉喜悅地對她說:?媽媽,這是我們圖書館老師特地幫我訂的,要是叫妳買,妳肯定舍不得了。?
何興平認為,這3年,學校抓成績固然是壹方面,但真正能提升學生學習動力的,是讓他們正常的興趣和愛好得到滿足。他很感激高中學校和老師的寬容和理解,班主任何茂森老師從來沒有放棄過他,總是很和藹地提醒他兩邊都不能放棄。
從興趣走向成功的名人事例篇3
沈韻是中國獨壹無二的女性食品造型師,曾為麥當勞、必勝客、哈根達斯等國際知名企業?操刀?,目前國內半數以上電視食品廣告的造型均出自她手。
她的多彩生活,令人大開眼界!
沈韻:80後美女食品造型師迷上?舌尖創意設計?
沈韻是壹個80後美女,出生在上海壹個知識分子家庭,從小喜歡畫畫,積累了深厚的美術功底。在大學裏,她特意選修了環境藝術專業。畢業後,她曾做過電視廣告美術指導等職業。
沈韻還有壹個愛好,就是烹飪。媽媽燒得壹手好菜,各種雜亂無章的食材只要壹經擺弄,就是壹桌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有時,媽媽還會手把手教沈韻做幾道民間特色菜。每壹道菜烹調出來,沈韻都會認真做下記錄:色澤,味道,香氣,感受?然後再進行另樣的嘗試。久而久之,她練就了壹手烹飪絕活。
沈韻做的?清蒸鱸魚?,堪稱壹絕。刮鱗後,沈韻先是用鹽略擦魚身讓鹹味滲入,再起油鍋煎黃了魚皮,放生姜,噴料酒,將切細的雪裏蕻鹹菜放入?她喜歡用碧綠的新鹹菜稈,覺得味道更爽口。然後,澆壹大碗清水,蓋上鍋蓋,等大火燒開後改小火燉,讓魚肉的鮮味慢慢滲透到湯裏面。掀開鍋蓋,魚湯已變成醇白色,撒壹把蔥花起鍋,把湯盛入深碗。舀壹口湯,腌與鮮混合出來奇妙的鮮味,讓舌頭微微壹燙,隨即彌漫在口腔,滿口生津,那味道鮮得不得了!
2000年,朋友在地鐵站附近壹個大型商業中心裏開了壹家飯店。這裏大大小小的餐廳有二三十家,飯菜質量和價格都差不多,競爭很激烈。沈韻僅用壹張小小的菜譜,就使朋友的餐館門庭若市。這家人氣最旺的餐廳,贏在?舌尖創意設計?,其中食品造型很有奧妙。
沈韻知道,客人落座後總要先看菜單,很多人都是看菜譜上的照片點菜,而經她的手擺弄出來的菜就頗有藝術感。比如,最簡單的白菜炒肉絲,別家炒出來的大多是爛糊壹片,而她不是將肉絲壹股腦兒盛進盤子,而是用尖頭筷子,將其壹根壹根地放進盤中。若覺得整盤菜的色澤還不夠誘人,她會在肉絲上放幾絲紅辣椒,整道菜馬上出彩。
沈韻在為菜譜做設計時,會從源頭開始。她苛求廚師的刀功,比如白菜和肉絲壹定要切得粗細均勻、長短相近,而配料的香菇、竹筍等也要切成絲狀,與白菜、肉絲的 ?身材?統壹。裝盤時,要分清主角和配角,香菇、竹筍這些配角不能搶了主角的風頭。盤子的中央,恰似舞臺的中心,是觀眾視覺的聚焦點,壹定要留給主角?肉絲雖然不多,但肯定當主角。
由於職業關系,沈韻經常接觸到很多拍攝食品的廣告片子。她從網上了解到,其實國外前幾年就有食物造型師這個新興職業了,也就是給食品進行美化和造型的專業人員。他們用雙手為食品打造出盡可能自然完美的狀態,激發攝影師的靈感,拍出理想的照片。與廚師不同的是,廚師推崇美味第壹,食品造型師則是視覺效果第壹,讓菜品看起來更美味,讓人有食欲感,感覺到餓了。
歐美專業人士認為,好看的食物不亞於壹件高級定制的時裝,每壹樣食物都可以是藝術品。因為視覺認知是大多數人對食物的首選認知方式,所以,食物造型師對食品生產商來說非常重要,在市場推廣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壹個好的創意造型,很快就會帶來滾滾財富。
第壹個客戶是?康師傅?
2001年初,當進入這個行當時,沈韻最早接觸的客戶是?康師傅?,對方要求她為福滿多牛肉面?操刀?。為了做好這個造型,她需要研究怎樣將牛肉顏色做得夠紅夠漂亮,怎樣通過裝置做出面泡好後的熱氣和小氣泡等。
?在這期間,光是測試就做了將近兩周。?沈韻口中的?測試?,是指拍攝用的這壹碗面整個制作過程。?我要不停地研究面和肉怎樣看起來最好吃,要把肉煮得比較有光澤,有筋有肉、肥瘦相間,而且還要看上去有壹點兒熱氣騰騰的感覺。?
首先,她把牛肉切塊,胡蘿蔔切丁,放入沸水中翻滾。牛肉塊要立即取出,可以充分顯出自身的紋理,但又不顯老;胡蘿蔔丁必須等有些變色後才能撈起,和牛肉塊壹起放進醬汁中,浸泡著色?生的胡蘿蔔顏色太艷,容易搶主角的風頭,所以要多煮壹會兒。
第二步,將壹束面條整齊地放入沸水中,只需稍微浸壹下就撈出,在碗中擺造型,不斷調整直至滿意為止。
緊接著,用醬汁、涼水、食用色素等調出湯底,並切好蔥段。調好的湯汁,用壺從四邊慢慢註入碗內。?這個過程,動作必須要慢,以免湯汁濺到不需要的地方。?
接下來是最關鍵的壹步,取出已著色完畢的牛肉塊和胡蘿蔔丁,壹塊壹塊地堆放在面條上。?胡蘿蔔和牛肉的前後關系要掌握好,包括胡蘿蔔丁露出多少都要仔細觀察、調整。最後的畫龍點睛之處是擺上蔥段,要讓人看著既不覺得呆板又沒有松散之感,壹定要註意蔥段的量及其在畫面中的視覺重心和色彩的比例。?
這樣,壹碗好看又?好吃?的紅燒牛肉面就新鮮?出鍋?了。該廣告在電視上播出後,給億萬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有朋友開玩笑,問沈韻是不是借機吃了很多色香味俱全的?康師傅?。沈韻大笑著說:?當妳連續壹個月天天對著方便面做各種研究的時候,妳肯定是打死也不想吃了。?
很多人以為,食品造型師只是在錄制廣告片的時候忙壹下,其他時間很空閑。其實,沈韻每天的工作時間長達12到16個小時,有時候甚至要熬夜拍攝。有壹次,片子拍了整整2天2夜才結束,因為每個產品的需求不同,每次手法也要創新。比如拍壹個漢堡,肉的厚度、皮和肉的比例或者黃瓜擺放的位置,客戶都有自己的考量。沈韻調侃:?要想成為壹名合格的食品造型師,除專業技能外,還應該加上能熬夜、體力好。?
日常生活中,沈韻還要隨時隨地地研究各種原料。比如,為冰激淩做造型的難度非常高,因為無論是多高級的冰激淩,都不能在攝影棚的燈光下拍攝?還沒等擺好造型,它就已經融化了。為鼓搗出不會融化的冰激淩,沈韻在家研究了2個多月的配方。哈根達斯老板看了拍攝的廣告後,覺得非常逼真,表示滿意,稱沈韻是?天才創意大師?。
沈韻透露,壹些歐美食品造型師常用土豆泥做冰激淩。不過,不能細看,因為土豆泥的質感與真正的冰激淩有很大差距,給人壹種很假的感覺。沈韻喜歡挑戰,所以才研制出了冰激淩的代用食品,解決了攝影師們的難題。她的成功,是經過反復試驗、用汗水換來的。
全中國幹這行的不到10人
沈韻也常為壹些烹飪、美食及時尚類雜誌推介的菜品做造型。曾有粉絲請教:?做食品造型,跟廚師對菜肴進行裝盤有什麽異同?她說:?制作菜肴,同壹道菜必須有統壹的造型,只有在開發新菜時才需要構思新的擺盤式樣;做食品造型,要的就是別致的裝盤。?此外,兩者的生熟程度也有區別。考慮到拍攝時需要相對鮮亮的色彩,諸如彩椒、蘆筍、西蘭花等燒熟後容易變色的蔬菜,在做造型之用時,只能煮至七八成熟。不過,像番茄牛腩這樣的菜式,則可以完全燒熟。
?最好的美食造型,是要擺出食欲,但要遵循壹條原則:食品本身是什麽樣就讓它呈現出什麽樣。?沈韻說,為壹道菜做造型,根據難度系數的不同,耗時也有很大差別。?有時候,壹個小時足夠。但有時候,需要耗上壹整天。?
實際上,食品造型師往往比其他造型師的工作難度更高,因為不僅需要對物體的美感有敏銳的洞察力,還必須了解食物的品性,並且具備壹定的烹飪技能。這些綜合素質包括:美術基礎、攝影基礎、色彩學、幾何學、廚藝、食材知識、食品價格、成本控制、道具搭配、動手能力、創造思維。
2012年,沈韻應邀參加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節目。有趣的是,她把林林總總的制作工具在鏡頭前壹亮相,把眾人驚得目瞪口呆。原來,除了廚師的常用工具外,她最常用的竟然是外科手術或者是牙醫用的醫療器械:手術刀、手術剪、尖頭筷子等等。雖然使用這些器械不存在什麽危險性,但特別考驗工作的耐心,幹這行壹定要坐得住。
2013年4月,沈韻曾做過壹個經典案例,接手壹家著名披薩品牌的訂單。給披薩做造型,非常考驗食品造型師的功力,因為要讓披薩看起來美味可口,必須制造出長而細膩的拉絲效果。沈韻在披薩中加入大量的粘稠芝士,終於成功。但是怎麽去切割花瓣呢?最後,她大膽嘗試用電鋸代替普通刀子進行切割,使得拉絲效果達到完美的境界:觀眾可以看到,從花瓣裏拉出的芝士綿綿不斷,讓人壹見之下頓感披薩美味可口,食欲旺盛。
沈韻說,正因為做食品造型如此?復雜?,這方面的人才在全世界都堪稱珍稀。以北歐國家瑞典為例,全國不過6個人;在中國,幹這行的不到10個人。沈韻的薪水是相當可觀的,每12小時的收入就高達5位數。幹壹單大活,掙10萬、20萬元,小菜壹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