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寺
斯隆廟位於上海市徐匯區龍華鎮,是上海最古老、最大的古剎。相傳龍華寺始建於三國,吳王孫權為其母所建。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現存的寺廟是清光緒年間重建的。如今的龍華寺早已成為由古寺、古塔、龍華廟會、龍華晚鐘組成的宗教旅遊勝地。
交通:可乘坐73路、87路、41路、44路、104路等公交車。
玉佛寺
玉佛寺位於上海市安源路,不僅是上海的名寺,也是享譽海內外的佛教名寺。作為上海十大旅遊景點之壹,雖然地處繁華鬧市,但被稱為鬧市中的壹片凈土。
地址:普陀區江寧路999號(近安源路)
公交:68、112、206、738、737、966、13。
城隍廟
“不去上海的城隍廟,說明妳沒去過上海。”上海城隍廟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4),距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它位於上海最繁華的城隍廟旅遊區,包括九殿:霍光廟、甲子廟、財神廟、慈航廟、城隍廟、娘娘廟、父母廟、關廟、文昌廟。城隍廟裏有三位菩薩,分別是城守秦玉伯、霍光、陳化成。正殿正門掛著“城隍廟”的牌匾,並配有壹副對聯“做壹個好人,穩住自己的靈魂和夢想,做點好事向鬼神取經”。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市民請來1842年第二次鴉片戰爭血洗吳淞口,死於吳淞堡的江南提督陳化成的塑像。民間雕塑家為保護其免受外敵入侵,確保壹方平安,將其塑造成面目火熱、雙目炯炯有神的生動英雄形象,以祈求消災。
靜安寺
靜思寺是上海著名的古剎之壹。位於繁華的南京西路,毗鄰百樂門、梅隴鎮、恒隆等著名娛樂商業中心,是繁華都市中不可多得的清修之地。相傳建於三國孫吳赤武年間,初名崇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名靜安寺,至今已近780年。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用6000斤銅鑄造的鐘,至今還掛在大殿上。三個主要建築,大會堂,天王殿和三個寺廟,是宏偉的。大雄寶殿是柚木結構,銅瓦屋頂。殿內供奉著壹尊15噸重的銀喬達摩悉達多,以及十大菩薩和十大弟子各3噸重的銀像。金殿將供奉百萬信眾捐贈的壹瓶佛像,設計用兩噸黃金。東翼的觀音殿內有壹尊6米高的觀音菩薩雕像,這是壹棵千年香樟樹,而西翼則有壹尊4米高的悉達多喬達摩,重達11噸,用整塊緬甸白玉雕刻而成。寺前的“達摩萬歲”梵諦岡建築由花崗巖雕刻而成,長18米,直徑2米,重160噸。樓身刻有金剛經,樓頂為16噸白銅鑄造的四面獅吼雕像,表面鍍金。
孔廟
上海文廟,又稱“夫子廟”,位於文廟路215號。南宋時叫梓潼廟,元代上海建市後正式建文廟。文廟現址重建於1855年,占地17畝。是上海中心城區唯壹的儒家思想和孔子崇拜的古建築群。寺廟景觀分三部分:壹是供祀聖之用,包括星宿門、大成門、大成殿、東西廊、祀聖祠;二是藏經講座,包括大中門、明倫堂、尊經閣;三味派,包括魁星閣、天光雲影池、儒部、六殿、東西廊。建築布局嚴謹,氣墊寬敞,具有民族特色。大會堂前的孔子銅像是香港同胞豎立的。在大殿正中的神龕裏,壹尊用樟木制成的黃金裝飾的孔子雕像由臺灣同胞獻上。兩邊站著孔子的弟子顏回和曾參。大殿的中梁上懸掛著三塊匾額:上面的匾額由清朝嘉慶皇帝題寫為“聖跡大成”,中間的匾額由道光題寫為“謝勝十中”,下面的匾額由鹹豐皇帝題寫為“德啟祥載”。廳內還有青銅編鐘、完整的《論語》銘文等文物,為國內罕見。
溫馨提示:自南宋以來,上海已有近300位文人,這可能與文廟的存在有關。當參觀上海的孔廟時,學生可以崇拜孔子,以保佑他們的學業成為第壹名,並找到壹份工作。他們還可以在附近的圖書市場買壹些新舊書籍,也可以去附近的著名美食街品嘗當地小吃,過壹個充滿文化氣息的旅遊。
/p